謝雨岑

摘 要:通過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個體的實踐,基于“產出導向法”(POA),研究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構詞教學對學生英語學習的作用。將POA與構詞法教學相結合,有效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中,將有助于鞏固拓展學生的英語詞匯能力,有助于學生提高英語綜合能力,并為大學英語教學提供了更為有效的詞匯教學法。
關鍵詞:POA;構詞法教學;大學英語詞匯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6.068
詞匯之于語言,猶如基石之于房屋。對于非英語專業本科生的英語學習,至關重要的也是英語詞匯的積累。根據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大綱的要求,學生的詞匯量需達到四千詞以上。而如何進行有效的英語詞匯教學,讓學生記憶和掌握大量詞匯則是當前大學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
1 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現狀研究
在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中,尤其是獨立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英語詞匯教學未得到應有的重視。詞匯教學中一直存在著一種兩難選擇的困境:一方面,不突破詞匯關,英語學習就無以為繼;另一方面,相較于其他語言微技能訓練而言,詞匯教學方法最少、最缺引導、最為枯燥。在日常教學中,有的老師重視文本的講解而忽略詞匯教學;有的“填鴨式”的講授詞匯;有的認為大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詞匯學習能力,且教學內容繁多,學生可自行學習詞匯。這些嚴重影響了大學英語教學,因為學生的詞匯學習基本上是自發進行的,學生詞匯學習不得法,增長緩慢,這將嚴重影響學生的語言習得。
2019年4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發布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點》第七條,“推進公共外語教學改革”,強調了“提高公共外語教學改革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避免‘水課,呼呼‘金課”。據此,如何較好的進行英語詞匯教學,幫助學生有效地學習并掌握單詞,迅速擴大詞匯量,提高英語綜合能力,有效建設“金課”,探尋到適合我國大學生實際情況的英語詞匯教學法是當前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課題。
此外,為了更準確地把握英語詞匯教學這一領域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筆者查詢并整理了相關的數據:
CSSCI數據:1998-2020,檢索篇名(詞)含有“英語詞匯教學”的文獻,總共獲得33篇相關文獻;檢索篇名(詞)含有“英語構詞”的文獻,總共獲得3篇相關文獻。
CNKI數據:1998-2020,檢索主題含有“英語詞匯教學”的文獻,總共找到23,851篇相關文獻;檢索主題含有“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的文獻,總共找到4,423篇相關文獻;檢索主題含有“英語構詞”的文獻,總共找到694篇相關文獻;檢索主題含有“大學英語構詞”的文獻,總共找到62篇相關文獻。
縱觀近20年間國內英語詞匯教學研究的發展,可以發現其總成果量呈明顯上升的趨勢,但深入型研究成果較少(據CSSCI數據);研究英語詞匯教學的視角和理論相應增多,涉及面更廣,如認知語言學、詞源學、語義學、語用學、跨文化教學等;研究方法涉及理論和實踐研究,如多模態教學理論、語塊理論、思維導圖、翻轉課堂等。但針對英語構詞法教學的研究卻鮮見筆端。
另外,在圖書出版方面,涉及英語詞匯記憶的書籍數不勝數,涉及構詞記憶法的亦是多如牛毛。其中,涉及CET4、CET6、考研英語及各類國外考試(如雅思、托福、GRE等)的詞匯書大多都涉及構詞教學。
國內研究者關注英語詞匯教學的研究,在詞匯學習中也重視構詞法,但對構詞法教學應用于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的深入研究還有所欠缺。
當前的詞匯教學,大多采用生詞串講、語境助猜、閱讀鞏固、詞表強化、機械訓練、重復學習、定向測驗,既缺少鮮活的教學方法和多元化的評測手段,也缺少趣味化的教材和個性化的指導。立足于我國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的實際,尤其是獨立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實際,本人有效結合具有中國特色的“產出導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下文簡稱POA)和構詞法教學,將兩種教學方法結合,揚長避短,探索具有實際操作性的大學英語詞匯教學方法。
2 POA與構詞法教學
構詞法教學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傳統的英語構詞法中涉及的三種主要構詞方式為:轉化、合成與派生。但正如李平武老師所說:“以單詞為立足點觀察英語構詞現象,視野受到很大的限制。”我們應當站在新的立足點“掌握了詞素構詞理論,認識了詞根與詞綴兩大詞素,就能夠以詞素為基礎,重新審視英語的構詞現象。”當前在進行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當結合大學英語教學的特點,以及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基本情況,基于構詞法的基本理論,以最常見的詞根與詞綴兩大要素為主,輔之以詞源簡介,結合適用于中國國情的POA教學法,進行有效的英語詞匯教學。
2.1 構詞法教學優勢
(1)多快好省地記憶單詞。根據構詞法,英語單詞可分解為詞根與詞綴的組合,這猶如中國漢字,可拆解為單字和偏旁或部首。如單詞philanthropist,可分解為兩個詞根和一個后綴:phi(愛)+anthrop(人類)+ -ist(……者)。詞根和詞綴所代表的意義絕大部分情況下都是規律的,因此學生掌握了基本的詞根詞綴后,就可以利用這些規律,有效地將詞匯進行整理,將紛繁的詞匯系統化、條理化,串聯起來,而且還可以根據已知的單詞推測未知單詞的詞義。單詞的記憶將有規律可循,而且有限的詞根與詞綴經過不同的組合就構成了無限不同的單詞。隨著學生所掌握的詞根與詞綴的增加,單詞的記憶量將不斷擴大,記憶單詞的效率也將得到極大的提高,從而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有趣地記憶單詞。構詞法教學中會適當地增加詞源的講解,以及詞根背后的故事,這有助于學生了解西方國家的歷史和文化,而了解這些歷史和文化反之又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詞根和單詞。這不僅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還拓展了學生歷史、宗教、地理等方面的知識,更為深刻地學習和了解所學語言。該教學法改變了傳統的死記硬背式的單詞記憶方式,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減小了學生對單詞記憶的畏懼心理,提高了學生學習主動性和自信心。
(3)正確地理解與記憶單詞。英語詞根詞綴提供了對單詞進行“說文解字”的有效手段。抓住詞根,剖析詞形結構,就可以沿著一定的邏輯路線,綜合出單詞的基本詞義。這樣,不但可以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單詞,還可以了解單詞的演變歷史,詞義色彩,以及辨析同義詞等。比如,單詞succeed有“接替,繼承,成功”等意義,好多學生只知“成功”這一詞義,老是遺忘詞義“接替,繼承”。但若是知道詞根ceed意為to go(行走),前綴suc-(sub-)意為from under(自下而上),就可以確定“接替,繼承”是基本義,其他則是引申義。而且基本義記憶更為深刻。
抓住詞綴,還可以根據一定的既有規律判斷單詞詞性。尤其后綴,涉及單詞詞性的判斷。比如,以后綴-ion結尾的單詞,基本上都是名詞。這種方法對于切實掌握一個詞的具體用法有積極意義。
總體而言,利用構詞法教學,學生詞匯記憶的效率能得到明顯提高。詞根詞綴強大的“孳生”能力可以讓學生短時間內迅速擴大詞匯量,提高英語綜合能力,尤其是閱讀、寫作等方面的能力。
筆者在多年教授閱讀理解課程中,屢屢發現學生在積累了大量詞匯后,在閱讀理解考試部分還是存在詞匯問題。如一旦出現詞匯的派生變化,就不知詞義為何。這不是詞匯量不夠的問題,而是學生沒有掌握基本的構詞法,沒有掌握基礎的詞根和詞綴。例如,2009年考研真題中的這個句子:
Not long ago,with the country entering a recession and Japan at its pre-bubble peak,the U.S.workforce was derided as poorly educated and one of the primary causes of the poor U.S.economic performance.
學生只知bubble為“a round ball of liquid,containing air,produced by soap and water”(泡沫),不知pre-bubble為何意。而只要學過一點構詞學,掌握了基本的詞根和詞綴(數量并不多),知道前綴pre-為“before”(在……之前),該詞便不會成為學生理解該句的阻礙。
詞根和單詞涉及的詞源學還有助于學生了解相關的西方國家的歷史文化,拓寬學生視野。構詞法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死記硬背式的單詞記憶,其趣味性和整體性可以提高學生記憶單詞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綜上所述,構詞法教學將有助于學生學習掌握大量詞匯,加強英語基礎,增強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將是有效的大學英語詞匯教學法。
2.2 POA
POA是由文秋芳教授等人提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外語教學理論。圖1展示了POA理論體系的3部分及其關系。其中“教學理念”是其他兩部分的指導思想;“教學假設”是“教學流程”的理論支撐;“教學流程”是“教學理念”和“教學假設”的實現方式,同時教師的中介作用體現在“教學流程”的各個環節之中。
雖然POA理論體系目前仍處于發展和完善期,但它將教師與學生的角色進行了重新定位,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它基于我國外語教學實際情況,構建了新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外語教學理論。POA具有四個中國特色:(1)融合課程論和二語習得理論兩個視角;(2)始終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3)對癥下藥,綜合施策;(4)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
將POA理論體系應用到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具體到構詞法教學中,是具有實際意義的。它立足于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實際,將有助于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外語教學理論體系,從而推動多元的中國外語教學理論走向世界。它立足于我國學生實情,與之和中文式的構詞法結合,將更為適應于我國學生的學習實際,有助于提高學生英語詞匯有效輸入,并激發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的積極性。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將POA和構詞法教學結合起來,這是一種實踐嘗試。有助于深入探索研究具有實際操作性的大學英語詞匯教學法,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
3 POA與構詞法教學相結合的重難點
3.1 學生
在學生早期英語學習中,記憶單詞基本上都是機械記憶,效率較低。且由于缺乏語言使用環境,隨著時間的流逝,大多學生總是陷入記了又忘、忘了又記的循環狀態中。雖然構詞法具有趣味性,可以幫助學生快速大量的記憶詞匯,但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尤其是獨立院校的非英語專業學生,普遍存在英語學習積極性較差、自信心不足的問題。在課后缺乏復習鞏固,因此依舊會陷入之前的學習狀態中。
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實施好POA,不能再像傳統教學一樣,只圍繞教材涉及教學流程,而應當重視“驅動”的教學步驟,確定恰當的產出目標和與之相匹配的產出任務,激發起學生學習新內容的興趣或者激活學生已有的背景知識;“促成”學生學習并有所產出,激發起學生的學習信心;最后進行有效的“評價”,使學生有復習性產出及遷移性產出,激發起學生的成就感;再次激發學生學習輸入的動力。比如,在《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第三版)的教學中,教師根據每個單元詞匯表中單詞,每單元重點分解5個單詞,講解5個最常見詞根和相關的詞綴,共計用時20分鐘。按照POA的教學流程(“驅動”“促成”“評價”),堅持“學習中心說”“學用一體說”“全人教育說”的教學理念,依據POA教學假設(“輸出驅動”“輸入促成”“選擇性學習”),將詞根詞綴講解和相關詞源典故的補充作為具體教學內容,有效結合POA與構詞法教學,完成相關教學。促成學生轉變詞匯學習的被動狀態。
3.2 教師
據前面所述,單詞的構成可分解為詞根與詞綴,但其構成并不是詞根和詞綴的簡單相加。構詞學還涉及詞根的來源,詞根與詞綴的關系,詞根的形音義性,同源異形根和同根詞等,掌握這些才能更好地理解構詞。因此,這就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高要求。構詞學涉及詞根詞綴的相關理論較為枯燥深奧,若教師用教授英語專業學生的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可能會聽不懂,甚至會反感。因此,教師應當因材施教,做好學生學情定位,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比如,略過深奧難懂的長篇理論知識,以學生熟悉的單詞舉例,拆解單詞,讓學生了解相關詞根詞綴。之后在學生有了初步了解后,再加入一些基礎的詞根詞綴理論即可。
4 總結
本文研究立足于我國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的實際,尤其是獨立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實際,基于具有中國特色的POA,有效結合構詞法教學中的詞根詞綴教學,是對我國公共外語教學詞匯教學法的一個重要探索。該研究注重學生構詞法的教學,即常用詞根詞綴的掌握;注重POA的運用,將輸入和輸出相結合。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學生學習并掌握常見詞根詞綴,使其有效地學習、記憶及運用單詞,迅速擴大詞匯量;有助于學生學習一定的詞源知識,了解相關的西方國家的歷史和文化,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尤其是閱讀、寫作等方面的能力,增強學生英語學習自信心及自主學習能力,為他們今后進行較深入的跨文化交際、學術交流和終生學習打下較為堅實的基礎,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
簡言之,本文研究立足實際,結合POA與構詞法教學,緊跟時代的步伐和應對社會發展的要求,努力達到大學英語改革中的四項新要求:實效性、人文性、工具性和數字化,探索具有實際操作性的大學英語詞匯教學方法。但基于將構詞法教學和POA相結合的獨特性以及研究時間的有限性,該教學法的有效性還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Cornog Wood Mary.Merriam-Websters Vocabulary Builder[M].Massachusetts: Merriam-Webster,Incorporated Springfield,2014.
[2]Kumaravadivelu B.Beyond Methods: Macrostrategies for Language Teaching[M].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2003.
[3]Lewis Norman.Word Power Made Easy[M].New York: POCKET BOOKS,1979.
[4]丁韜.大學英語詞匯教學:問題與對策[J].外語電化教學,2020,(2).
[5]蔣爭.英語詞匯的奧秘[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2.
[6]李賦寧.英語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7]李平武.英語詞根與單詞的說文解字(修訂版)[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5.
[8]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9]王海嘯,王守仁.我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現狀調查及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發展方向[J].中國外語,2011,(5).
[10]王守仁.關于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1).
[11]文秋芳.“產出導向法”的中國特色[J].現代外語,2017,(3).
[12]文秋芳.構建“產出導向法”理論體系[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4).
[13]莊和誠.英語詞源趣談(第2版)[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