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艷
相比愚鈍的郭靖,我本來是更欣賞聰明伶俐的黃蓉的,但最近看了稻盛和夫先生的《干法》,又覺得事情沒那么容易了。別看郭靖笨笨的,其高明程度,卻似乎比黃蓉更勝一籌。
稻盛和夫先生是做企業的,見多識廣,實踐經驗非常豐富,他的話以及他本人的經歷,都是讓人信服的。
他在自己的公司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一些在他看來才華橫溢很有發展前途的人,在公司呆不了幾年,就覺得這里的小廟容不下他這尊大佛,拍拍屁股走人了,而反而是那些當初很不起眼的、看起來非常愚笨的人,一如既往地呆在公司,并一如既往地勤奮工作,最終五年十年過去,他驚奇地發現,這些當初很普通的人,已經在事業上取得了很驚人的成功,升到了很重要的高位。
他還發現,一些頭腦靈活的人,不愿意像老黃牛那樣埋頭苦干,雖然能夠靠投機或從事高風險的行業,財富急劇增長,但他們翻船也翻得很快,風光一陣,過一陣就銷聲匿跡了。
而稻盛和夫先生則和這些才華橫溢或頭腦靈活的人不同,他選擇埋頭苦干,為了研發新型陶瓷,他每天都拼命工作,查閱大量資料,反復試驗,不厭其煩地改進,不達成功絕不罷手。憑著這份癡迷的勁頭,他超越了很多學歷比他高、實驗設施比他好的同行,成為這個領域的開拓者。
這和郭靖背《九陰真經》很像。《九陰真經》里有一段梵文音譯過來的中文,很長,字與字之間毫無邏輯關系,音也非常奇怪,讀起來詰屈聱牙,周伯通卻讓郭靖把這一段背誦下來。這要是稍微聰明一點的人,絕對不愿干這樣的傻事,但郭靖一股愚鈍的執拗勁上來了,決定要把它背下來。他本來就笨,這個任務又這么艱難,他就不厭其煩地背,上千遍上萬遍地背,絕不氣餒,絕不找借口放棄,結果怎么樣?奇跡發生了,他最終背得滾瓜爛熟,后來在一燈大師那位天竺師兄的幫助下,他終于了解了這段梵文的意思,原來是《九陰真經》中最重要的總論,這段總論還派上了大用場,幫助一燈大師和后來的洪七公恢復功力。
虛構的郭靖,真實的稻盛和夫,都不是聰明人,稻盛和夫初中考高中都要復讀,所上大學也是一所普通的本地大學,找到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個破爛不堪的、連工資都發不出來的企業,無數人都比他們聰明靈活有才華,但最終真正成大器的,練就了高深武功或做出了偉大事業的(稻盛和夫赤手空拳創辦了兩個世界500強的企業,晚年還使瀕臨破產的日航在一年之內就起死回生),卻是他們這種比一般人還要愚鈍一點的人。
這一點很值得深思。有句話說:“聰明反被聰明誤”,這種情況真可謂普遍存在。聰明人一般想著怎么走捷徑,不愿意辛辛苦苦一條路堅持到底,他們會不斷地東張西望,不斷地想投機取巧。年華匆匆過,等到老了回頭一看,腳步雜亂無章,沒有一條清晰的路,隨意拋灑了才華,四處揮霍了精力,老來仍是一事無成。而那些愚鈍的人,看似進步緩慢,卻十年二十年或千遍萬遍地持續努力,達到了聰明人望塵莫及的高度。
所以說,愚鈍的不必羨慕聰明的,死腦筋一點、純粹一點,從長遠來看,反而是一個大大的長處。聰明的,需調和一劑叫“愚鈍”的藥,才能熬出智慧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