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涉及運輸、存儲、配送、信息等各個領域。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測算,物流行業2018年能源消費量約4.36億噸標準煤,在我國能源消費總量中占比為9.24%,成為碳排放增長速度最快的行業之一。在“雙碳”趨勢下,著力發展綠色物流服務和智能信息化,是物流業發展的必然之選。
數智時代,數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物流企業要將數據與科技深度融合,打造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供應鏈。通過數據驅動和算法依據,做到科學決策,最終實現物流全場景的智能化。以菜鳥的智能合單技術為例,當海外消費者使用同一地址在不同店鋪進行購物時,這些不同商家的包裹會被打包成一個包裹,完成后續跨境運輸,最終送到消費者手中,時效由30-50天縮短到20天內,且成本不會有任何增加。疫情期間,菜鳥還通過其國際醫藥冷鏈的溫控和全球定位技術為疫苗運輸保駕護航,實現了疫苗運輸過程的溫度和軌跡實時監測可查,并累計向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運送了超過2.5億件醫療物資。
說到冷鏈物流,除了醫藥運輸,食品安全更是普通消費者關注的重點。當前我國冷鏈物流環節的設備及技術還存在低溫運行及凝結等難點,亟需利用信息化手段,數據化賦能冷鏈全鏈條,覆蓋各個環節的信息化采集、可視和數據轉換等。只有打造透明數字化供應鏈餐飲,實現食品從源頭到餐桌各個環節的無縫對接,才能讓消費者買的放心,吃的安心。
此外,作為新興的物流服務模式,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是貫穿企業生產制造、銷售、物流、售后等多個環節的端到端、一攬子服務的綜合物流解決方案。從服務的內容層面看,不僅包含基本的運輸、倉儲、分揀、配送等物流服務,還包括銷量預測、生產規劃、SKU及存貨管理以及終端客戶訂單管理等增值服務。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不僅可以幫助企業降本增效,全面優化供應鏈網絡,還可以有效推進產銷高效對接。京東物流近日就宣布,將繼續投入10億元用于加碼綠色低碳的一體化供應鏈生態建設,未來5年實現自身碳效率提升35%。
數字技術是一種“核心技術”,正在改變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數字經濟正在我國經濟增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AI、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為物流行業智慧化升級帶來更多可能。協同創新、降本增效、低碳共贏,最終實現循環經濟,數智化的物流行業,我們一起來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