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妍 李雷
摘? 要:在移動通信技術以及無線網絡的發展進程中,移動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移動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徑。為了能夠滿足當代大學生獲取移動信息的個性化需求,高職高專圖書館需要創新移動信息素養教育手段。該文在對其內涵研究的基礎上,分析當下移動信息素養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創新策略,以促進高職高專圖書館移動信息素養教育的創新發展。
關鍵詞:高職高專? ?圖書館? ?移動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教育
中圖分類號:G250.7?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7(a)-0169-03
Abstra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wireless network, mobile Internet has become the main way for people to obtain information. The advent of the mobile era has changed people's methods and ways to obtain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personalized need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o obtain mobile information, the librar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eeds to innovate the means of mobil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Based on the study of its connot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mobil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nnovation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i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y; Mobile Information Literacy;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實施信息素養教育是高職高專圖書館的主要職能之一,高校通過實施信息素養教育,提升師生信息意識,加大信息利用及強化信息行為規范。在信息素養教育傳統模式中,一般是通過信息檢索教學提升學生信息素養水平,然而在當前社會環境下,這一課程已經無法滿足移動信息素養教育的需求。基于此,積極探討高職高專圖書館移動信息素養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創新策略,以期能夠引導廣大師生認識不斷變化的信息特征,提升自身移動信息素養,在紛繁的移動網絡環境下對信息去偽求真,提升高職高專圖書館的服務水平。
1? 移動信息素養教育內涵
在信息環境下,信息素養是人們必備能力之一,主要包括有信息意識、信息道德以及信息能力等。在信息素養研究中,20世紀70年代美國信息產業協會主席保羅·澤考斯在信息工程研究中,第一次提出“信息素養”的概念,信息素養是一種通過應用大量信息工具和信息技術處理問題的應用能力。20世紀90年代,信息素養的相關理念傳入我國,目前關于信息素養的研究,通常認為是個體依照自身所需信息,具備信息檢索、信息評價以及信息評估的綜合能力。
信息素養教育的過程是教授學習者學習信息技術相關知識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可以顯著提升學習者的信息意識以及信息能力,引導學習者養成學習、思考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習者的批判性思維,促進其全面發展,進而顯著提升廣大學習者的綜合素質。
移動信息素養教育和傳統信息素養教育相比,主要是建立在移動終端應用下,教育過程中適當地融入計算機和通信工具的應用,也可以展開專業課堂教學,融入相應的信息素養教育。移動信息素養教育在當前移動互聯的社會環境下,是一種相對新穎的教育方式,具備高效、個性化的特點,和傳統信息素養教育方式相比,有助于顯著提升教育教學效率和質量,同時也是未來信息素養教育發展的一個主要方向。
2? 高職高專圖書館移動信息素養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2.1 信息觀念不足,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有部分高職高專院校領導和教務部門本身沒有足夠的信息觀念,對于學生的信息素養教育也不夠重視,未將信息素養教育納入議事日程以及日常教務范圍內,對于當前的移動信息素養教育更是重視性不足。高職高專院校對于基礎學科和專業課程教學研究非常重視,認為信息素養教育和基礎教育相比不夠重要。圖書館在信息素養教育過程中,存在孤軍奮戰的局面,導致各項工作的開展有時無法及時得到教學管理部門和院校相關部門的理解,更無法得到支持。在此情況下,對于學生的移動信息素養水平的提升非常不利。
2.2 《信息檢索和利用》課程講授的內容設計不夠合理
在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過程中,主要包括有信息意識教育、信息道德教育以及信息能力教育等。在高職高專院校信息素養教育過程中,開展《信息檢索與利用》課程教學是一項重要環節。移動信息素養教育的內容需要在高職院校教育的相關環節中全面融入,特別是信息意識以及信息道德教育,需要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積極貫徹,以幫助學習者在長期生活以及學習過程中逐漸養成相應的信息意識和道德,結合《信息檢索與利用》實踐課程,更有助于對其實施強化。在此情況下,也就需要在課程之外加強對學生信息檢索與利用能力的關注和配合。但在實際中,長期以來,在我國高職高專院校移動信息素養教育過程中,只是單純地通過信息檢索與利用課程實現,另外在相關課程中也是一部分為信息技能教育,另一部分為信息意識教育,和移動信息素養教育關系不夠緊密,從而導致沒有真正實現信息素養教育意義。同時,在部分高職高專院校相關專業中,雖然只有部分院校開設了專門知識產權教育課程,但是普及度不足,院校圖書館也沒有針對用戶開展相應的教育工作,所開設的教育通常是學術論文中參考文獻標引等比較基礎內容,因此在教育過程中還需要加強改革,并擴展信息檢索與利用課程的教學內容。
2.3 沒有結合用戶需求提供個性化教育
在現代教育工作中,注重因材施教,教育者需要結合教育對象本身的接受能力以及實際需求,制定相應的教育內容和方式,從而實現對學生學習潛能的充分挖掘,做到“學以致用”。在當前網絡化環境下,高職高專院校信息素養教育工作中,也需要注重因材施教,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實施針對性教育。在當前網絡時代下,需要依照教育對象接受能力和實際需求制定相應的教育內容,提升信息素養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系統性,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移動信息素養教育。
3? 高職高專圖書館移動信息素養教育模式的創新策略
3.1 提高信息素養教育理念,提升服務主動性
思想對于行為具有支配作用,只有提高了信息素養教育理念以及服務主動性,才能更好地從事信息素養教育工作。高職高專圖書館要想提升廣大學習者的教育培訓質量,則可以加大對新技術的應用,同時還需要解放思想、創新觀念,不斷拓寬自己的新視野,在教育過程中積極應用新觀念、新方法,實現移動信息素養教育內容、方法、手段的創新,在“以人為本”教育理念下,借助于移動技術實現對廣大讀者的全天候服務,提升服務主動性,以為廣大學者提供良好的學習和服務環境。
3.2 基于網絡時代的特點建構移動信息素養課程體系
傳統《信息檢索和利用》課程教學過程中,主要內容是“文獻檢索”的基本方法和技術,也就是引導廣大學生提升自身對圖書館各種資源和網絡學術資源的應用能力。
在網絡環境下,在高職高專院校移動信息素養教育過程中,館員需要結合網絡時代特征和學生信息需求變化,實現對相關信息素養教育課程內容及其形式的調整,以能夠實現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促進學生養成可持續學習的能力。在此情況下,則需要建構適應網絡時代特點的移動信息素養教材內容體系,在移動信息素養教育課程體系建構中可以基于“基礎—技術—應用”這3個層次模式。“基礎”信息素養教育層次主要內容為文獻檢索基本知識、知識產權以及網絡知識等,是移動信息素養教育中比較重要的基礎知識;另外,也需要強化學生的信息倫理道德教育,將信息倫理道德教育內容適當地加入到學生思政課堂以及課程思政中,以引導廣大學生能夠嚴格遵守相關信息道德準則以及法律法規,讓學生在對不同載體信息資源應用的時候,自覺遵守相關學術道德以及學術規范;“技術”信息素養教育層次主要內容包括有信息檢索、信息處理以及知識建構技術、信息評價等,通過引導廣大學生熟練應用不同信息檢索工具,從而及時獲取所需信息資源,同時也能夠引導學生學會將信息轉化為知識,培養將新知識融入現有知識體系中的能力,以及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完成學生個人專業文獻信息資源庫建設的能力。在“應用”層次中,要注重提升學生對各種媒體或載體形式信息資源應用的能力,比如:在對新媒介、微信、微博等應用下,以能夠構建開放和交互性信息服務平臺,實現對信息的有效接收和傳播,以能夠完成學科交叉、務實有效以及協同合作的體驗式移動信息素養課程建設,提升移動信息素養教育質量。
3.3 提升教育內容的個性化水平
對用戶展開個性化信息素養教育的關鍵在于,針對不同教育對象的不同需求,在教育工作開展中需要實現對用戶需求的重視,根據不同年齡階段教育對象的個體差異及偏好,對其進行分類,了解不同用戶的信息需求和行為,進而制定差異化的教育教學目標,最大化實現針對性輔導,實現個性化教學,提升教育實效。另外,在教育工作中還需要注重開展教研活動,可以在一些新興應用下實現教育者和教育對象之間的網上討論和網上教學,以能夠實現對教育教材的合作編制,加大對相關研究資料的研究,教育者之間也可以積極交流相關教學心得,實施教育反思等,以能夠突破教育工作討論過程中的時空限制。
3.4 強化對移動學術信息資源獲取的引導
基于信息環境變化以及對國外相關研究總結可以發現,在當前學術性移動信息獲取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即為“不和諧”問題。其中學術信息提供者正在逐漸向移動環境靠近,在此情況下也進一步促進了學術信息環境的變化。與此同時,用戶的行為習慣并沒有太大變化,獲取移動信息的內容依舊主要是日常信息等非學術信息。針對這一情況,如果不對其實施改變,無法有效發揮移動信息獲取的優勢。在文獻調研過程中,也能夠發現廣大用戶非常期待對于移動學術信息的獲取,但是在此過程中沒有足夠的引導以及教育。所以,在移動信息素養教育過程中,不但要培養學生的移動信息檢索技能,還要加強其在移動環境中對于學術信息的感知和利用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移動信息素養,提升相關移動數據庫的利用率,以能夠真正實現圖書館“節省讀者時間”的服務真諦。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高專院校移動信息素養教育過程中,結合用戶信息需求和信息行為的變化,要基于網絡時代特點建構移動信息素養課程體系,提高信息素養教育理念以及服務主動性,提升教育內容的個性化水平,強化對移動學術信息資源獲取的引導,以能夠有效提升廣大學生的移動信息素養,實現對相關移動數據庫的充分應用,提升移動學術資源的有效利用率。
參考文獻
[1] 遲敬義.獨立院校圖書館移動信息素養教育模式研究[J].才智,2019(12):74.
[2] 張鐵鋼.新媒體環境下圖書館移動信息素養教育模式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8,40(3):22-25.
[3] 杜娟.圖書館健康信息素養服務模式探索[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0(12):131-133.
[4] 林婷.基于移動微課的信息素養課程軟件的設計與實現——以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圖書館為例[J].職業教育,2019,18(22):54-57.
[5] 楊瀟,王叢彥.移動學習在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中的應用[J].蘭臺世界,2016(20):62-65.
[6] 周波.“互聯網”視角下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微化模式探索[J].河池學院學報,2018,38(1):111-115.
[7] 胡文靜王睿.基于EdventureBuilder的圖書館“游戲化”新生信息素養培訓設計[J].圖書情報工作,2017,61(2):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