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單單



摘? 要:量化史學研究成為當前中國史學研究和發展的新動向,量化研究方法在經濟史研究中就變得尤為重要,并且基尼系數在經濟史研究方面也被廣泛應用,因為基尼系數代表的經濟含義以及計算的可行性,使得其成為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經濟指標之一。對基尼系數的了解與使用有助于經濟史學量化研究的發展,拓展經濟史研究的分析領域。
關鍵詞:經濟史研究? ?量化? ?基尼系數? ?社會經濟指標
中圖分類號:F64?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7(a)-0178-03
Abstract: Quantitative history research has become a new trend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urrent Chinese history.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have becom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economic history research. Because of the economic meaning represented by the Gini coefficient and the feasibility of calculation, it is currently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economic indicators, and the Gini coefficient is also widely used in economic history research. The understanding and use of the Gini coefficient will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in economic history and expand the analytical field of economic history research.
Key Words: Research on economic history; Quantization; Gini coefficient; Socio-economic indicators
1? 常用的經濟史研究方法
在經濟史研究中,經濟史學采用的方法并沒有高低之分,卻有一定的優劣之別。常用的方法總體上有以下幾種:一是運用經濟學的方法,以經過考證且研究者們認為可信的史料為依據,進而將經濟學理論、原則都視為思維分析的方法。二是社會學的方法,費孝通先生的《江村經濟》是中國社會調查研究的里程碑式的著作。三主要是區域研究與比較的方法,吳承明老師說:“各種社會形態的機制不同,這其中,有些運行規律是共同的,有些可互相參照。”一個國家(或地區)與和別的國家(或地區)在某個時期的經濟總會有一些共有的東西。對不同區域之間的經濟比較分析研究,可以找出共同點以及區別所在。四是運用量化分析方法,過去中國經濟史研究主要是用描述的方法進行比較。但只有材料描述并不具有說服力,得出結論也很容易被推翻[1]。
2? 量化方法的必然性
在新時期的學術探索中,應該嘗試把量化方法作為分析經濟史的手段。經濟史作為一個交叉性學科,經濟史研究在新時代迎來了新的機遇。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經濟的增長,大量可利用的史料和民間文書被整理出版。網絡技術的廣泛使用使得很多資料變得數據化,經濟史學界有了自己的數據庫。這讓經濟史研究者們不必攜帶大量的資料文稿,繼續異地做研究調查。在早期的經濟學家中,大多數的著作都與歷史相關。經濟史學的這種學科性質為量化方法的應用提供了可能性。另外,經濟史學如果僅停留在對現狀或者過去的宏觀框架描述中,沒有運用一定的量化比較,就不能對特定的歷史現象得出精確的分析、準確的結論。經濟史學的研究現狀決定了量化方法的必要性[2]。
3? 基尼系數的概念與應用
3.1 基尼系數的概念
目前,基尼系數是被最廣泛應用的社會經濟指標之一。尤其是在考察收入分配是否平等方面。經濟學家們長期都在關注收入分配,這是經濟學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其中從長時段的經濟史視角考察收入分配的研究也與日俱增[3]。
以應用最廣泛的收入分配為例,如圖1所示,該圖中的對角線“稱為絕對平均線”,其經濟意義是指在線上的任何一點是指各級人口與總人口的百分比等于各級人口的收入與總收入的百分比。
其中,OXI直角折線稱為絕對不平均線,其經濟意義是指,一個人掌握了全部收入,此時收入分配極其不平等。在兩線之間的一條曲線就是洛倫茲曲線,曲線彎曲弧度代表平等程度,弧度越小,代表收入分配越平等;弧度越大,代表收入分配差異越大。由此可見,當洛倫茲曲線與絕對平均線越接近,收入分配越平均。由此,基尼系數的計算公式為:
通過公式與圖表結合可以看出,當收入分配絕對平等時,Sa=0,G=0;當收入分配絕對不平等時,Sb=0,G=1。G的取值范圍為0 基尼系數G<0.2時表示此時收入高度平等,基尼系數在0.2 3.2 基尼系數的計算 基尼系數有一個幾何定義,即是兩個區域的幾何面積之比:即G=Sa/(Sa+Sb)。在這種計算方法下需要對數據進行分組,因此分為異距分組和等距分組兩種情況。 3.2.1 異距分組下的計算方法 以樣本人口總量n為例,按照從小到大順序將樣本人口排序后分h組,累計到第i(i=1,2,3,…,h)組的人口總數為mi,其中m0=0,mh=n,第i組的人口數=mi-mi-1。假設Wi為累計到第i組的收入總量占樣本總收入的比重,其中W0=0,Wh=1,則基尼系數的計算公式: 其中,mi/n為累計到第i組的人口占總人口數的比重。 3.2.2 等距分組下計算方法 在異距分組計算方式基礎上,定義X為各組人數,h為組數。因為是等距的分組數據,因此,有mi-mi-1=m。另外有。則基尼系數有: 從1978年改革以來,對基尼系數的研究探討逐漸成為學術熱點。截至2019年12月底,中國知網以“基尼系數”為主題的文獻2萬余篇。可以看出,關于基尼系數的研究文獻呈整體遞增趨勢,其中從1994年開始遞增斜率逐年增大,到2013年達到最大值,一年發表的文獻數量是1 625篇。之后每年有關基尼系數的文獻數量雖有下降,但仍然在1 000篇左右。這表明基尼系數仍然是一個熱點學術話題,并且可以應用在多方面的學術問題探討中。實際上,基尼系數從1921年在英文的文獻中出現到現在,有關基尼系數的研究歷經了80多年的歷程[4-5]。 3.3 基尼系數的應用 過去研究地權分配主要使用的是階級占地比例法、家庭占地比例法和自耕農或佃農比例法,研究者們在地權分配這一問題上觀點有很大分歧。原因是近代地權分配的調查,很多是以階級分組來統計,在地主不多或者無地少地農民過多時,只以地主、富農占有土地來說明地權分配的集中程度并不可取,自耕農、佃農和半自耕半佃農的認定不好區分。基尼系數一定程度上避免這一因素的影響,并且直觀地反映出不平均程度。因此,地權分配研究中更多的研究者傾向于使用基尼系數。基尼系數的研究對于深化量化方法在經濟史的應用中有一定的意義[6-7]。 4? 結語 經濟史學的研究中,不僅對同一對象要在同一性質上比較,而且還要在數量上比較分析。不能只有對過去現狀的宏觀框架描述,要學會把量化研究方法在經濟史學研究中實際運用,有助于推動量化經濟史的發展,為經濟史理論的發展做出貢獻。推動中國經濟史研究向“新”經濟史轉變。基尼系數代表的經濟含義以及計算的可行性,使得其成為應用最廣泛的經濟指標之一。數據計算出的基尼系數作為量化方法在研究中的具體運用,用來度量分布不均的事物狀況,包括用于度量不平等的收入、不平等的消費以及不平等的財富等,應用方面之廣泛。我們應該更進一步充分地運用現在材料中已有的或者按照規律總結出的數字化信息,使用更多更適宜的量化方法,同時發揮歷史學家的考證功夫,為研究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 參考文獻 [1] 李伯重.量化與比較:量化比較方法在中國經濟史研究中的運用[J].思想戰線,2018,44(1):53-64. [2] 張曉玲.量化史學:中共黨史研究的新視野[J].黨史研究與教學,2017(5):10-18. [3] 郝樂,楊芳,張啟望.再談基尼系數的統計測量[J].統計與決策,2021,37(7):27-32. [4] 高超群,黃英偉.中國經濟史研究的挑戰與機遇芻議[J].歷史教學,2017(12):26-33. [5] 劉志.近代地權分配研究方法芻議——基尼系數與統計方法的運用[J].近代史研究,2020(1):117-132. [6] 徐寬.基尼系數的研究文獻在過去八十年是如何拓展的[J].經濟學(季刊),2003(3):757-778. [7] 歐陽斌.羅伯特·威廉·福格爾史學探析[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