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蛟
隨著時代的進一步發展,新聞媒體的定位越來越清晰,并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聞事業與和諧社會的建設之間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新聞記者的工作具有特殊性,肩負傳播精神文明的重要職責。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新聞媒體的工作模式出現了變化。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新聞工作者需要進一步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
融媒體是在互聯網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新興產物,是通過互聯網及手機等信息傳播工具來進行新聞信息傳播的一種新型新聞媒體。在融媒體進一步發展的過程中,群眾成為信息的制作者、傳播者,而且在傳播信息的過程中,群眾具有對信息進行審查、辨別和評價的基本權利,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新聞的傳播者。所以,融媒體的出現和發展徹底改變了從前普通個體只能被動接收信息的模式。
①融媒體具有服務性
融媒體的進一步發展改變了傳統的新聞媒體的信息傳播形式。和傳統新聞媒體比較,融媒體的信息傳播速度更快、傳播效率更高,融媒體信息更具娛樂性,更加豐富多元,能夠緊密跟進社會熱點,注重民生問題,在社會層面上更具服務性。
②融媒體信息的精準性
在融媒體時代,最看重的就是新聞信息是否能夠引起社會的共鳴。另外,要想更加充分地利用融媒體優勢,將融媒體價值凸顯出來,就需要進一步提升新聞的整體質量,為人民群眾營造良好的互聯網信息傳播環境。所以,融媒體從業人員要及時更新新聞信息,除了做到快捷傳播,還要提高信息的精準性。
融媒體記者必須調整自己的工作狀態,創新工作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樹立互聯網思維。融媒體是傳播信息的重要渠道,具有引導社會輿論的重要作用,所以,融媒體內容要凸顯出人民性,采編人員要具備高度的責任意識。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新聞媒體工作已經受到了不小的沖擊,所以傳統的新聞媒體必須進行創新改革,向融媒體方向發展。
融媒體記者要積極運用互聯網思維,應對融媒體語境下新聞內容及工作方式的轉變,和新媒體進行更深入的合作,積極打造具有全媒體特色的欄目,進一步夯實受眾基礎。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具有多元化的特點,具有豐富的個性化特征,受眾會形成一個個不同的圈子,所以采編工作人員要根據融媒體平臺受眾需求搭建新聞傳播矩陣,更充分滿足受眾對新聞信息的需求,并且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深層次了解受眾的情感需求,只有精準掌握大眾需求,才可以更好地引導社會輿論。
互聯網不僅是工具和渠道,更是一種可以改造世界的新結構方式。我們要用互聯網來重新整合構建匯聚傳媒實力,用現代方式來重新整合媒介。從新聞宣傳角度看,強化互聯網思維并不意味著媒體的屬性、社會責任會有所改變。以互聯網思維和網絡技術手段去改造現有的媒體,是當今世界傳媒改革發展的大趨勢,勢必帶來顛覆性的創新和變革,但我們也要始終牢記,強化互聯網思維的落腳點是進一步強化輿論引導能力,增強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能力,壯大主流思想輿論陣地。
當前處于知識爆炸時代,完善的知識體系是一名新聞工作者開展工作的基礎。記者一直走在時代發展的前端,為了更好地適應瞬息萬變的時代,新聞記者需要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及工作經驗。僅僅掌握新聞知識遠遠不能滿足記者崗位的基本要求,記者應該廣泛涉獵多領域的知識。以往,記者只需要進行采訪、出鏡主持以及新聞撰寫等工作,但是現在有很大的不同,記者還需要運用多種傳播工具提升新聞的傳播力。時代不斷變化,新聞工作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記者需要進一步豐富自身的文化內涵、文化底蘊,清楚和明確把握新聞工作面臨的問題、挑戰。所以,新聞記者一定要做到與時俱進,在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同時,進一步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
新聞最大的特點就在于“新”,也就是即時性,并且“新”也是衡量新聞價值的基本準則。新聞記者需要具有敏銳的新聞捕捉能力。當前,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對新聞信息的討論和交流中來,為了進一步保證新聞的權威性,記者一定要及時捕捉信息,提升自己發現線索的能力,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將新聞準確報道出來,這對記者的工作能力是一個重大考驗。新聞記者需要始終保持新聞警覺,堅持嚴謹的工作作風,積極面對工作。另外,新聞記者還需要進一步培養自身準確判斷新聞價值的基本能力,總結經驗,有效提升自己的新聞敏感度,全方位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融媒體時代已經到來,為新聞媒體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動力,新聞傳播的范圍變得更加寬廣,傳播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在這樣的形勢下,新聞記者需要具備融媒體思維,科學利用融媒體技術,促進新聞媒體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