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鏑
制作一部能引起觀眾高度共鳴的高質量電視專題片,選題是第一位。選題的好與壞,直接關系電視專題片的成敗。
一部優秀的電視專題片,它的新聞價值、審美價值一定要高,它一定能給觀眾提供新鮮的信息,一定具有典型意義,一定是在社會上普遍存在、被群眾廣泛關心關注的,它一定有人情味、有故事性。它的主題一定要彰顯時代精神,反映時代主題,弘揚社會主旋律。在信息高度發達、自媒體異?;钴S的今天,要想吸引觀眾眼球,它還必須體現平民視角,體現人文關懷,關注熱門話題。它還一定具有可操作性,有大量畫面支撐,有同期聲,所以,把握思想性、貼近性、可操作性是做好電視專題片選題的關鍵。
電視專題片是運用現在時或過去時的紀實類型,對社會生活的某一領域或某一方面給予集中、深入的報道。它的內容雖然單一,但反映的卻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的歷史和現實社會。歷史和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情紛繁復雜,既有積極向上的,也有陰暗污濁的。
電視專題片要報道的應該是有政治思想意義、有價值的東西。要突出時代特征,弘揚主旋律,弘揚真善美,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要把正能量的故事傳播出去,教育人、鼓舞人,要鞭撻歪風邪氣。只有選擇這樣的主題,才能符合時代的要求。
今年是建黨百年,各地新聞單位都集中力量做了大量宣傳。筆者所在的電視臺開設了《朝陽黨史人物》系列專題,以專題片的形式,報道陳鏡湖、趙尚志、韓麟符等革命先驅,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而拋頭顱、灑熱血的故事。這樣的選題,既有政治思想意義,又有教育意義,能讓群眾了解革命先驅的英雄事跡,弘揚了主旋律。選題吸引人,報道收到很好的效果,社會反響強烈。
在宣傳朝陽、推介朝陽的報道中,從多角度展示具有鮮明地域特點的朝陽紅山文化、佛教文化、化石文化、三燕文化等四大文化。在化石文化報道中,策劃推出了一系列關于化石的專題片,《最早的角質喙》《恐龍長毛了嗎》等受到觀眾熱烈歡迎。
電視專題片介乎新聞和電視藝術之間,既有新聞的真實性,又要具備藝術的審美性。所以,在拍攝電視專題片時,要把可操作性作為選題的重要條件,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周全。操作性不強,沒有能力去做的,千萬不要選,以免半途而廢。
判斷電視專題片選題可不可操作,除了看故事是否動人、是否具有報道價值外,還要看能否拍到大量的支撐專題片的畫面和同期聲。
在歷史事件選題中,創作者需要格外謹慎。在《朝陽黨史人物》選題上,就注意了可操作性這一點。陳鏡湖是朝陽建平人,是黨的早期革命家。建平縣有陳鏡湖烈士陵園,烈士生前有照片,可供拍攝的資料較多,這些畫面可以支撐起整個專題片,可操作性強。趙尚志烈士是朝陽縣尚志鄉尚志村人,朝陽有趙尚志故居、趙尚志紀念館和趙尚志烈士陵園,趙尚志生前留有一張照片,他的外甥及研究趙尚志的歷史學家都能采訪到,可以保證專題片的畫面、同期聲等資料的豐富性,可操作性也很強。
但也有一些烈士,生前沒有照片留存,資料畫面難找,對他們深入了解、可以出同期聲的采訪對象很難找到。如果僅僅做文字報道,是可以的,但是電視專題片需要大量的畫面和同期聲支撐,資料鏡頭不夠,很難支撐起專題片,即使勉強做了選題,東拼西湊一些畫面,也難以達到高質量專題片的要求,起不到較好的宣傳作用。這樣的選題應該果斷放棄。
這里所說的不可操作,是指靠克服困難也不能解決的問題。靠記者吃苦、靠技術制作能解決的,都包括在可操作范圍。比如,筆者所在的電視臺在拍攝援疆干部專題片時,克服了惡劣天氣的影響,在保證記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拍到了專題片需要的大雪中援疆干部護路的畫面。還有一些靠特技、動漫能實現的畫面,也在可克服范圍內。只有那些無法再現的場景,無法拍到的場面,才是不可操作的。
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是媒體在報道新聞時必須遵循的原則。電視專題片也必須將“三貼近”作為選題的重要條件。因為只有“三貼近”的電視專題片才能抓住觀眾的心,才能讓他們有感同身受的共鳴,才能提高收視率,起到引導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
我們在民生節目的選題中,常常把群眾最關心的熱點問題作為選題,比如百姓關心的住房、子女入學、移動支付、網絡詐騙等,都曾作為目標選題實施。有些小區由于種種原因七八年不能辦房證。朝陽市政府把這項工作列為為百姓辦的實事之一認真解決,最終這些小區的居民都喜氣洋洋地拿到了房證。記者把這件事列為選題,做成專題片,很受群眾歡迎。
只有心中有百姓、有觀眾,揣摩觀眾心理,關心百姓所關心,這樣的選題才能贏得觀眾的心,才能讓觀眾在眾多的媒體平臺中選中電視,才能讓他們心甘情愿地打開電視看節目。
總之,要做高質量的電視專題片,首先要做好選題。要選擇具有時代精神的事件和先進人物的故事,弘揚時代精神,宣傳改革成果,讓主旋律成為媒體宣傳的主基調。要注重可操作性,要選擇記者易于把握、易于采訪的主題。做電視專題片,選題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否則,不但達不到預期目的,甚至有可能半途而廢做不出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