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寧
在大型文藝晚會現場攝像工作中,首先要掌握攝像機的性能特點及攝像技巧;其次需要考慮到晚會的主題風格,通過攝像技巧突出晚會主題和舞美設計特色,提高節目的播出質量。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根據晚會現場確定好攝像機的位置和攝像方法,從而做到“錦上添花”,更好地將晚會現場呈現給電視機前的觀眾,吸引觀眾的眼球,提升晚會整體的播出效果。
大型文藝晚會的攝像和其他拍攝工作存在較大差異,通常要設置6個左右的專用機位,負責全景和特寫等拍攝任務。另外這幾個機位攝像要及時進行拍攝畫面的切換,從而滿足人們的視覺觀看需求。在確定好機位位置后,要根據節目拍攝現場進行細節的調整及優化,比如一些機位負責拍攝舞臺演員,一些機位負責拍攝現場觀眾,防止出現某一關鍵畫面無人拍攝的問題,從而實現無死角的拍攝。在大型文藝晚會的拍攝工作中,需要對舞臺情況和觀眾席情況進行完整記錄,每個攝像要明確自身工作分工及工作重點。當前,大多數大型文藝晚會是通過現場直播的方式進行播出的,因此對攝像機位設置和攝像水平有非常高的要求。現場直播實時播出,無法進行重新拍攝,一些“一閃而過”的畫面和場景如果沒有被有效捕捉,那么會影響晚會的播出效果和視覺呈現。因此需要攝像人員明確自身攝像位置的技術要點和技術特征,同時做到靈活地運用拍攝技巧,根據現場情況隨機應變,與其他機位互相配合,從而達到最優質的拍攝效果。這就需要在實際拍攝前對工作內容進行統籌安排,防止發生突發情況,影響攝制及播出效果。
在大型文藝晚會拍攝工作中,為了確保攝像機位設置的精準,要做好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為了精準呈現現場,大型文藝晚會通常都要進行彩排。攝像師必須全面了解大型文藝晚會的播出流程和內容,認真參與彩排,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這樣才可以在后續直播過程中明確拍攝的位置及拍攝角度等多個要點。在現場直播時,如果攝像師沒有針對彩排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優化調整,那么很難捕捉到節目的關鍵信息和精彩畫面,就會影響大型文藝晚會的攝制效果,從而影響播出效果。
另外,如果導播和攝像師之前沒有做好前期充分準備、缺乏默契的話,晚會現場錄制過程就會很容易出現問題。比如在鏡頭切換的時機把握上、畫面構圖上會出現配合失誤、畫面重疊等問題。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做好充分準備工作,根據大型文藝晚會的彩排內容,明確攝像機擺放的位置及主要工作任務,從而提升拍攝的效果和水平。
攝像師要掌握和明確自身機位的工作職責,同時,要融入自我創新意識,提升節目呈現效果,提升工作效率,增強拍攝效果。首先,需要攝像師具備基本的拍攝技巧,能認真負責地完成實際拍攝工作;其次,要從畫面質量和節目呈現角度入手,合理科學地安排攝像機的位置,在拍攝晚會時要捕捉關鍵和精彩的畫面;最后,要充分掌握節目的流程和進程,能夠從整體出發,統籌思考。
為了使大型文藝晚會節目的精彩之處能夠完整展現在觀眾面前,需要在攝像中合理運用畫面切換技巧,提升大型文藝晚會的感染力。根據電視節目的特點,融入創新意識,給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感覺。攝像師要不斷提高職業素養,在拍攝過程中根據不同的主題和需要確定拍攝機位,熟練地運用各種攝影設備來進行操作。
在大型文藝晚會拍攝過程中還需要掌握舞臺和觀眾席上的變化,根據導播思路協調好攝像機位置、完成各個指令的操作。另外還需要和其他攝像師進行有效配合,確保畫面順暢銜接,在畫面切換時,要使整個畫面更加緊湊、精致,防止拍攝重復的內容。
在進行大型文藝晚會攝像時,需要把握好拍攝要點,精準地確定拍攝的位置。
多信道切換系統錄制是電視節目最傳統的制作方式之一。大型文藝晚會節目錄制都會用到多信道導播系統,即在固定演播室里設置導播間,在外景錄制中安排轉播車,或使用便攜式導播切換系統(EFP)。運行多信道切換系統呈現畫面,就需要攝像師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并完美配合導播的相關指令。導播是確保大型文藝晚會有序實施的核心人物。為了完成實際攝像工作,攝像師要加強與導播的溝通和交流,從而及時完成導播發出的指令任務。在實際拍攝過程中,如果發現拍攝畫面已經被其他機位捕捉到的話,那么要馬上切換畫面,防止節目畫面交叉和重復,使整個節目畫面具備流暢性。在此過程中需要在導播的指引和指令下確定好攝像機位置,并且與其他攝像師進行有效溝通,共同提高攝像效果,增強文藝晚會的感染力。在攝像機位置確定之前,要與其他攝像師共同商討,防止發生位置偏差問題,對現場攝影造成負面影響。
在大型文藝晚會播出過程中,拍攝質量有助于提升節目的傳播效果,因此攝像師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根據大型文藝晚會本身的主題和風格,明確拍攝要求和標準,確定好攝像機的擺放位置。在前期做好充分準備工作,認真參與彩排,并且還要與導播和其他攝像人員進行緊密配合,掌握更多的專業拍攝技巧,提高文藝晚會節目的播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