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竹,李文敏,李 欣
(伊通滿族自治縣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吉林 伊通 130700)
在玉米收獲機實際作業環節中,因其工作強度較大,在長期復雜的環境作業下,收獲效率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例如:農機手駕駛技術、農作物種植模式、地勢高低起伏等,以上問題均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玉米收獲機的收獲效率,甚至還會引發機械故障,嚴重影響收獲質量[1]。要想從根本上提高玉米收獲機作業效率,除要對所收獲玉米的種植情況有充分了解,還需做好玉米收獲機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從多方面預防農機故障的發生。
農業工作人員需在每日工作前,對玉米聯合收獲機進行全方面檢查,及時清除附著于收獲機各部位的塵土及雜物,同時檢查各部件連接情況及緊固性,著重檢查運輸器刮板、粉碎裝置刀片的牢固情況,并查看喂入輸送鏈、傳動鏈、三角帶的張緊度,做好調整與更換。檢查減速箱、轉動箱潤滑油是否有不足或泄漏,并做好空氣濾清器、發動機水箱、除塵罩的清理作業,按照說明書內容對發動機進行技術保養。
玉米聯合收獲機在作業環節,諸多部位均會產生摩擦,這時就要及時檢查磨損情況,并做好潤滑作業,進一步提高玉米聯合收獲機的穩定性,降低功率消耗量。要想更好地節約潤滑保養時間,提高機械利用率,可使用兩面帶密封圈的單列向心球軸承,該軸承在一定時間內可不予以注油,但是,也應按照說明書要求,定期潤滑。
在玉米聯合收獲機運行過程中,需時刻使皮帶保持正常張緊度,以免影響聯合收獲機使用壽命。如皮帶過松,就會出現打滑現象,致使皮帶磨損,失去工作效能[2]。如皮帶過緊,就會導致軸承過度磨損,加大功率消耗量,為此,做好皮帶保養最為關鍵。而在安裝和拆卸皮帶的過程中,需松開張緊輪,如出現安裝困難等現象,可拆卸一個皮帶輪,固定好皮帶后,再安裝卸下的皮帶輪。此外,如皮帶輪邊緣有缺口或變形情況,就要及時維修或更換,同時確保同一回路所用皮帶長度的一致性。
首先,在同一回路中的鏈輪要保持同一回轉平面。其次,鏈條張緊度要適宜,如鏈條過緊,會加重軸承磨損度,如鏈條過松,就會出現跳動情況。最后,在調節鏈條時,可在鏈條和鏈輪間插入改錐,并朝向鏈條運動方向扳動,如此時鏈條松緊度適中,就可將鏈條轉過約25°。
在檢查液壓油的過程中,應將收割臺降至最低位置,如液壓油過少,應及時補充。針對新玉米聯合收獲機,需在其工作30 h后更換液壓油箱內部的液壓油,之后可每年更換1次。在更換液壓油時,要將油箱加油孔擦拭干凈,拆卸清洗濾清器,將液壓油經過濾清器緩緩倒入油箱內,同時還要保證液壓油的潔凈度,避免油內混有泥沙或其他雜質。
2.1.1 故障原因
玉米聯合收獲機出現故障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田間雜草密集;第二,玉米聯合收獲機未保持勻速運行;第三,摘穗板工作間隙過小或者摘輥間隙不夠寬;第四,撥禾輪轉動障礙;第五,摘穗箱安全離合器彈簧失效。
2.1.2 故障排除
(1)農業工作人員需改變玉米聯合收獲機工作擋位,按照說明書要求,合理補充喂入量,適當調整機械運行速度,與此同時,還要將摘穗板和拉莖輥工作距離確定在合理范圍內。
(2)拉莖輥間隙是指兩輥凸筋間的有效距離,因此,當拉莖輥在中間部位碾壓莖稈時,就可證明拉莖輥間隙在合理范圍內,并使拉莖輥相鄰兩棱前1/2部位呈現立體交叉狀態。
(3)在調整摘輥板間隙的過程中,需注意在拉莖輥上方每對摘輥板都有與其對應的3套固定螺母,同時,可在摘輥板上發現與螺母對應的可調長孔,在調整時,需松開固定螺母,使摘輥板移動到適宜的位置,通常情況下,摘輥板前后間隙分別為3 cm、3.3 cm。最后,再將6個固定螺母鎖緊[3]。
(4)農業生產人員需檢查撥禾鏈轉動鏈輪運轉情況,查看撥禾鏈撥齒是否有損壞現象。此外,還需對摘穗箱安全離合器彈簧彈力進行檢查,一旦出現離合器脫離接合并發出響聲的情況,就可適當擰緊外側螺母,給予彈簧適當壓力。
2.2.1 故障原因
撥禾鏈發生轉動障礙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撥禾鏈條出現磨損、松動、變形等現象;第二,撥齒碰觸到地面;第三,撥禾鏈與托鏈板相互干擾;第四,主、被動鏈輪出現分離現象。
2.2.2 故障排除
(1)農業生產人員應及時檢查撥禾鏈,如出現磨損、變形問題,就要及時更換;如出現松動現象,可適當調整撥禾鏈張緊度,這時就要對壓縮彈簧長度進行調整;(2)避免撥齒與地面觸碰;(3)矯正玉米聯合收獲機機架上的定位板,使主、被動鏈輪趨向同一平面內,其誤差要保持在1.5 mm之內[4]。
2.3.1 故障原因
(1)農機操作人員在收獲過程中,還未到地頭就先行轉彎;(2)玉米收獲時間較晚,進而出現倒伏、下垂等現象;(3)摘輥間距不合理;(4)分禾器與地面之間未保持規范距離。
2.3.2 故障排除
首先,農業生產人員在收獲玉米過程中,需時刻觀察收獲情況,并選擇適宜時機轉彎掉頭。其次,農業生產人員需選擇適宜的收獲時間,當田地玉米果穗下垂率小于10%,就可進行收獲作業。再次,還要按照說明書具體要求,合理調整摘穗板間隙。最后,農業生產人員需根據當地玉米生長情況及耕作條件,將分禾器與地面距離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2.4.1 故障原因
故障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第一,田間雜草叢生或者玉米出現倒伏現象;第二,玉米聯合收獲機的運行速度較快,進而導致喂入量過大;第三,安全離合器出現嚴重磨損現象;第四,攪龍輸送器與底板間隙過大或過小[5]。
2.4.2 故障排除
(1)要將玉米聯合收獲機喂入口清理干凈,同時適當調整割臺高度;(2)使機器保持勻速運行,減少喂入量;(3)做好安全離合器結合面的修復工作,避免污染物的摩擦;(4)要將攪龍葉片直徑與底殼間隙維持在13 mm左右,并適當調節輸送攪龍兩側固定板上的8個固定螺母,調整完成后鎖緊螺母即可。
2.5.1 故障排除
當油路系統出現缺油、滲油、進入空氣、油泵異常、壓力盤間隙不合理、分離油缸出現故障、摩擦片受油漬污染等情況,就會導致行走離合器分離不清。
2.5.2 故障排除
做好油路系統的密封檢查工作,排除系統中的空氣,及時更換液壓系統動力油,檢查維修主油泵和分離油泵,從最大限度上降低油泵故障發生率。此外,在調整壓力盤間隙的過程中,應按照說明書的具體要求,一方面,認真觀察行走離合器摩擦片的磨損情況,如磨損嚴重,就要及時更換和維修;另一方面,使分離爪與分離軸之間維持約3.5 mm的距離,并將分離爪與壓力盤摩擦平面間隙調整在固定范圍內,與此同時,將中間盤距離調整在1.25 mm左右[6]。
綜上所述,玉米聯合收獲機對玉米產業經濟的發展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受到玉米收獲機工作環境的影響,做好玉米收獲機維修保養與故障排除工作最為關鍵。只有這樣,才可以最大限度上降低玉米聯合收獲機故障發生率,一旦發生機械故障,可在第一時間找出解決辦法,提高玉米聯合收獲機的工作效率。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