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剛
(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十堰 442000)
生產實踐培訓不足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實踐教學規范不足;實踐訓練時間不足。國內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大多都有相應的校企合作企業或校外實訓基地,這些合作機構介入到教學環節后,由于生產安排或者效益制度原因,可能導致生產過程中存在不規范問題,對學生實踐的規范性產生影響,大多校企合作企業通常以學生觀摩或者企業演示的形式組織學生參與實訓,訓練過程時間和強度均不足。還有一些高職院校有標準的模擬工作情景的實訓場地,但是教學中仍存在一定的動手操作局限性。因此,高校應按照4S店模式對現有培訓場地進行改造,短期調查顯示,大部分院校半年左右的現場實習期對于高職汽車修理專業的學生來說還達不到實踐目標。無法實現企業實踐效果,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也會出現能力不足問題[1]。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決定著教學最終效果,教師的專業能力有待提高。在高職院校的汽車修理教學中,教師的專業能力不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則難以提高。現用教材也有許多不足之處,仍有一些老舊教科書在教學中使用。這是由于教育教學理念跟不上科技的進步,汽車技術更新導致傳統教材的使用很難滿足教學要求,因此應開發現代汽車檢測與維修特點的高質量教材。
利用互聯網資源引進現代汽車技術的相關資料、圖片、視頻,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學習達到最佳狀態。目前,高校利用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在線課程資源不夠,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教學平臺,互聯網中汽車維修相關的資源優化實踐教學。汽車檢測與維修的理論課程枯燥難懂,學生對課程內容很難產生足夠興趣。例如,在一些汽車實踐檢修操作演示過程中,學生現場不容易體會到操作者示范用力的大小、細小零部件的特征和數量、狹窄部位的空間和相對位置,而網絡課程中有視頻、動畫、圖片,使學生能夠清楚地了解汽車零部件的位置、形狀、大小、結構、特點和功能[2]。
成立汽車檢測維修技術實踐能力試驗班,對每個實驗班針對性地采用新的訓練題材、新的考核標準、個性化的教學模式。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使學生掌握車輛檢查、維修和維護相關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在講完重要的理論知識后,針對課程難點和實踐要求,與學生共同規劃可行的操作方案并共同實施,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汽車動力系統維修技術中,蓄電池充電不良是一種常見的故障,若只講授測試理論知識,學生很難掌握,不容易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法,首先講解充電不良原因和處理過程,講解經常見到的問題及原因,最后利用理論知識解釋如何應用于實際操作過程。這樣,學生不僅可以在實踐中檢驗和提高技能,而且鞏固了理論知識。理實一體化講解的效果比傳統講解方法具有明顯優勢,例如,在電控發動機故障檢測與維護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在試驗臺上對設定故障的電控發動機進行檢修。學生應注意傳感器和執行器的檢測和維護,了解和掌握發動機故障的原因和排除方法。再如,在汽車發動機結構的維修過程中,活塞連桿組的維修是汽車發動機維修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材只介紹了連桿彎曲現象的檢測和修理方法,不涉及維修連桿老化處理的內容。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具體內容,通過設計教學過程中形象的具體的實踐指導,可以擴展豐富實踐教學內容。
培養創新型人才,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一定的自學能力,讓學生的學習過程從“學”到“好學”轉變,是研究新教育模式的重要內容。因此,在課堂上要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
教師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學生學習,而教研的目的是研究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教師不僅要研究自己 “如何教學”,還需要研究學生 “如何學習”,需要重視實踐訓練和實踐指導。針對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課程的特點,對教學組織中的學習過程進行設計和指導。課堂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培養學生優良的學習習慣,傳授學習方法的過程。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課堂展示和操作,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增強學生分析和表達能力,強化車輛檢修的實際操作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及時對學生提出的各種疑問進行講解。同時,要重視收集學生學習反饋的信息,借此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狀態有更清晰的了解。通過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能力,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在“汽車檢測與維修”過程中,學生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知識獲取途徑,通過教師的教學引導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相關技能的掌握。例如,在汽車電氣設備結構和檢修課程中,不同類型的起動機有各自特點的檢修流程和標準參數。但總體的檢修流程大致相同:首先,進行磁場繞組和電樞繞組的檢查和測試,并進行電樞軸和電刷檢查。其次,進行撥叉、啟動齒輪、單向離合器的維修。最后,進行起動機空載試驗、制動試驗、負荷試驗、交變負荷特性試驗、啟動特性試驗和手動調試。如果教師對課堂缺少明確的流程要求和必要的引導,學生就不知道檢修過程的實際排序,先檢修什么后檢修什么,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
高職學校應當明確汽車檢測維修技術學員的培訓目標。如果人才培訓的目標不明確,培訓的學生就不能滿足市場需要。目前,市場需要有車輛維修技術專業技能和實踐經驗的人才,但學生在學校實踐的機會很少,造成實際工作能力不足。因此,高職院校只有根據市場需求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才能使學生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技能培訓目標不明確會導致教學活動混亂,由于教學活動是圍繞教學目標進行設計的,所以教學任務也必須根據教學目標制定。如果教學目標不明確,無論是教學活動還是教學任務,其對教學的作用和價值都會受到限制[3]。
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是高校人才培養中一個重要而突出的問題,關系到高校人才培養的落實,必須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人才培養目標的建立必須要以本校的學生情況為出發點,并結合汽修市場對車輛檢測、維修崗位要求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因此,必須針對崗位需求確定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進一步完善教學課程體系,在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教學改革實踐中,必須提高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過程中,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的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同樣重要,必須增加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實踐課程的比例[4]。
總之,改革汽車檢測與維修實踐教學的目的是提高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使汽修專業畢業生更適應社會和市場的發展需求。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實踐教學還存在許多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已成為現階段的首要工作,要通過完善教學課程體系或明確人才培養目標,以進一步提高汽車檢測與維修實踐教學的有效性。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