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川 新鄭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
食品安全是目前社會上最為關注的民生問題之一,這就要求與之密切相關的食品檢驗檢測機構不斷地完善自身存在的缺陷,自覺地提升檢驗檢測水平。檢測機構應對檢驗檢測手段進行優化和更新,不斷對食品檢測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通過不斷地改進提升,提高食品檢驗檢測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在社會發展中,民生問題一直是社會上最為關注的話題。隨著食品種類越來越多樣,食品生產企業越來越重視產品的包裝,而忽視了食品加工過程的控制以及出廠檢驗。為了保障食品安全,國家專門設立了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對市場上的食品進行檢驗檢測。通過檢驗檢測能夠及時發現不合格食品,有效阻止不合格食品在市場上的流通。同時也給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供了很好的監管依據,有效降低了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1]。做好食品檢驗檢測的市場把控,不僅能保障食品的安全性,也能促進食品市場環境的健康發展,對食品行業起到很好的監督作用。食品安全問題一旦發生,將對社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嚴重影響到社會的發展。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必須把好關,將不合格的食品清理出市場,把安全的、高質量的食品呈現給消費者。嚴格做好食品檢驗檢測工作,降低食品市場風險,創建良好的市場環境,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是食品檢驗檢測機構義不容辭的責任。
食品安全問題關乎民生,面對當前我國食品市場復雜,檢驗檢測行業不夠成熟的現狀,本文對食品檢驗檢測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只有正視問題,才能找到有效的解決途徑。
隨著食品種類的多樣化以及生產工藝的不斷變化,對檢驗檢測技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檢驗檢測機構人員的水平卻跟不上食品行業的發展,食品檢驗檢測機構人員配置缺乏嚴格的專業和職稱要求,存在檢驗人員專業性不強,檢測水平低的情況,并且當前依舊使用傳統的檢驗檢測方法和技術[2]。這對新型食品而言,起不到很好的檢測作用,有可能會導致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例如眾所周知的“三聚氰胺事件”,在牛奶檢驗中只檢測氮元素含量來表示蛋白質含量,正是這種檢測方法存在的漏洞給了“三聚氰氨”可乘之機。如果不合格的食品流入市場,會增加食品安全風險,同時嚴重影響食品檢驗檢測機構的權威性和公眾認可度[3]。針對此問題,檢驗檢測機構應該完善相關制度,著重培養適應當下檢驗檢測要求的檢驗人員,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以及優秀的檢驗人才,這樣才能做好最基礎的工作[4]。
目前,對食品檢驗檢測結果的認定,通常是只要有一家有合法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出具合格的檢驗報告,就認為該食品合格。這意味著一旦檢驗機構為食品生產企業出具虛假檢驗報告,很難被發現。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對檢驗機構出具虛假檢驗報告有嚴厲的處罰規定,但是依然存在檢驗檢測機構因利益為食品生產企業出具虛假檢驗報告的可能性。如果檢驗機構為了利益致使不合格的食品流入到市場內,將會造成嚴重的食品安全隱患,這也會直接導致檢驗檢測機構的公信力下降,引起人們的恐慌。所以食品檢驗機構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強化這方面的管理工作,同時應當建立健全的檢驗機構監管體系。
由于核心食品檢驗檢測設備價格昂貴,先進設備主要來源于進口,而大多食品檢驗機構都是自負盈虧的私有企業,資金上比較缺乏,導致機構中的檢測設備比較落后,現在普遍采用的檢測設備檔次不高,精度不夠,這也直接影響了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當前對于食品檢驗檢測機構的管理比較松散,在食品檢驗檢測機構管理體系中,存在資質評審不嚴格,后期監管松懈等問題。部分檢驗機構存在為獲得資質而應付評審,獲得資質后擅自更改實驗室條件、人員配置等現象,導致檢驗機構很難長久地保持評審時的狀態,難以保證食品檢驗結果的準確性。特別是一些小型檢測機構,相關部門應在評審通過之后定期或者不定期地進行監督檢查,嚴格審核其人員配置以及設施設備是否與評審時一致,是否符合相關要求。對經檢查不符合要求的檢驗機構進行停業整頓甚至吊銷資質,從而營造良好的食品檢驗檢測機構管理體系。但是目前的行業監管體系是有所欠缺的,食品檢驗檢測機構的市場魚龍混雜,這對食品檢驗檢測行業的發展和食品檢驗報告的準確性具有不利影響。
對于食品檢驗檢測中存在的問題,需要找到合適的應對措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才能使這個行業更健康地發展,使食品安全得到更有效的 保障。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食品、食品添加劑呈現多樣化,這要求食品檢驗檢測應使用更科學、更先進的技術來提高檢測的效率和準確度。如多引進和學習國內外先進的食品檢測技術,結合先進的設備,培養優秀的檢驗人員,這樣才能更準確高效地完成食品檢測工作。針對當前食品添加劑種類多樣,超限量使用情況嚴重的情況,檢測機構應加大對其檢測技術的研究與分析,確保不放過任何一個漏網之魚,同時加強檢測人員的專業知識技能培訓,設置入行門檻,建立考核制度,對于優秀的人員給予獎勵,充分調動檢測人員積極主動性,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這樣能使食品檢驗檢測機構更加規范化,提高檢測的準確性以及百姓對食品檢驗檢測機構的認可度。
在食品檢驗檢測中,對于檢測機構以及檢測過程的管理應向規范化方向發展,制定完善的制度。針對目前市場上食品檢測機構中的不規范行為,檢測機構應進行有效的監督,保證食品檢測過程嚴格、規范,落實責任制,推行誰檢測誰負責的模式,嚴肅處理出現的問題,避免推卸責任。這對保證食品檢測結果的準確至關重要。
食品檢驗檢測機構應及時引入先進的檢測設備、技術及優秀的檢測人員,這樣才能保證檢測的準確性和效率。對于資金方面問題,政府和食品檢驗檢測協會應設定專項基金,能為食品檢驗檢測機構提供幫助,使其更好地發展,從根本上真正解決食品安全的民生問題,促進社會經濟更好發展。
不管是對食品檢驗檢測市場的管理還是對檢驗機構內部的管理,都要構建一套完善的體系,從而提升整體的水平。實行食品檢測市場的規范化管理,嚴格按照市場準入機制去實施。健全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內部管理體系,從機構細化到各個部門,嚴格落實責任制。加強食品檢驗檢測市場及機構內部的嚴格監督與管理,真正發揮食品檢驗檢測機構的職責。
食品安全問題是民生問題,直接關乎著人們的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食品檢驗檢測機構應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緊密結合,各司其職,在發現問題時及時處理并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舉一反三,盡最大努力減少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共同保障舌尖上的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