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興波 張偉瑩 黔南州檢驗檢測院
經濟飛速發展,食品行業產生了很多新的商業模式,部分食品從業人員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趨勢,利用互聯網平臺在線上進行食品銷售。雖然滿足了人們的生活需求,但是存在潛在食品安全隱患,傳統的食品安全監管已經不再適用于當前的時代背景。因此,加強食網絡品安全監管是食品零售新業態背景下的一個重要任務,食品監管部門利用互聯網思維和互聯網技術,可提高食品質量安全監管效率。
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模式,為監管人員提供更寬泛的監管領域,但也給監管人員帶來了很多干擾信息。互聯網是一個開放平臺,任何人可隨意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給一些沒有職業道德的人提供了一個誣告他人的途徑,且不實消息在互聯網上呈裂變傳播,容易干擾食品安全執法人員的視線[1]。
網絡食品安全監管所采用的互聯網監管系統處于剛起步的階段,如二維碼監管系統、食品全程監管系統等,都可為人們提供信息,但這些監管系統本身存在漏洞,有不良消費者利用平臺漏洞進行投訴,影響食品行業的穩定和長遠發展。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食品安全監管提供了很多幫助,政府頒布的關于食品安全監管的新政策中體現了專業監管部門和社會公民共同監督這一理念,促進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制轉型。網絡可以很好地解決食品安全監管中時間和空間受限的問題,利用互聯網的信息共享和信息免費的特點,創建食品安全監管系統,將食品的相關信息發布到系統中,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獲取公布的食品信息。利用互聯網進行食品安全監管,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便捷性,給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帶來了便利,利用互聯網的特點對食品安全信息進行公開,增加公眾對各種食品安全問題的了解,提升人們和食品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2]。
食品質量安全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傳統的食品安全監管主要由政府部門負責,互聯網時代下,網絡食品安全監管要構建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履行者、社會群眾為監督者的多元化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保證食品安全監管正常運行。作為主導力量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不僅要兼顧線下環節,還要兼顧線上監管,對網絡上的各種與食品相關的信息進行鑒別,及時辟謠,給人們提供真實準確的食品安全監管信息,防止消費者和食品商家的利益受損。
利用互聯網的便捷性可建立全面的食品安全監管系統。①可優化食品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間,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到食品全方位監管上。食品企業的信息以電子信息的形式公布在網上,供人們查看,設立全民監管模式。②監管部門還需要不定期對已經獲得網絡食品經營的企業進行復查,將復查的信息統計起來,建立數據庫,比如食品生產經營數據、銷售數據、物流數據等,方便監管部門了解不同時間段的食品數據,提高網絡食品安全監管力度。③建立信息化監管模式,食品監管人員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對監管過程進行梳理,形成環環相扣的監管系統,實現食品電子監管新模式。無論是食品原料的來源,還是食品的銷售走向,都可追蹤溯源,減少食品質量方面的問題[3]。
加強互聯網時代食品安全監管,要不斷完善監管制度,可從完善法律法規的角度出發,保證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能行使監管職能。完善溝通制度,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加強與基層的溝通與交流,與基層保持配合,加強基層監管工作的執行和落實,將食品安全監管責任下放到基層,由基層部門真正落實與開展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消除監管盲區。
食品行業從業者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加強對互聯網平臺的應用,宣傳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提高食品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盡量減少和杜絕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對于食品監管人員而言,要定期進行思想教育,強化其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在日常工作中積極開展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提高執法人員的職業專業能力,公平公正公開地進行食品安全監管,杜絕包庇等行為[4]。
互聯網時代改變了很多行業的發展模式,食品質量安全監管也應該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改變監管方式,提高監管水平。由于互聯網中的信息比較混亂,監管不夠完善,但互聯網也具備一定的監管優勢。新時期要結合互聯網的特點,形成多元化監管主體,各方主體相互合作,完善食品監管制度和體系,提高食品質量監管 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