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明
(玉龍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 錫林郭勒 026200)
地質礦產資源在實際的生活中具有十分廣泛的應用,在建筑石油化工等多個領域均有著很大的需求。在對地質礦產資源開發的過程中,地質資源的勘查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通過相關的勘查工作,可以對當地的地質狀況,水文資料以及礦產資源的分布情況有一個全面系統地掌握,并根據勘查結果預先評估地質礦產資源的開發工作對于當地環境系統的影響。而合理的開采則是對施工人員安全的保障,同時也可以結合當地的環保部門的相關環保政策規定,將整個開采過程對于環境的影響降到最小,切實保障當地的生態系統不被破壞。總而言之,地質礦產資源的勘查和合理開發工作是一項極其復雜且專業性較高的工作,為了提高整個工作過程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就需要相關從業人員提高自身素質,有關企業結合自身特點進行技術革新,只有多方面的配合,才能確保地質礦產資源勘查結果的準確性,從根本上保障資源開發的效率。
自然資源部日前發布《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披露,2019年,全國地質勘查投資993.4億元,其中,油氣地質勘查投資821.29億元,增長29%;非油氣地質勘查投資172.11億元,下降0.9%。全國新發現礦產地79處,其中大中型55處。截至2019年底,天然氣、錳、鋁土等34種重要礦產資源儲量增長。采礦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4.1%,10種有色金屬、黃金、水泥等產量和消費量繼續居世界首位。
對此,我們不難發現盡管我國幅員遼闊,地質礦產資源分布較廣,但目前我國地質礦產資源分布極不均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開采地質礦產資源的難度。通過煤炭資源,我們不難發現,煤炭資源集中于我國的北部地區,并且我國中西部地區的煤炭儲量更為豐富。借助我國省域劃分不難發現,我國的煤炭資源大多分布在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省份,如山西,內蒙古,陜西等。但在一些經濟相對發達且耗煤量大的省份,比如北京,天津,遼寧,山東等地的煤炭儲量很少這就體現了我國煤炭資源分布的不合理性。
從2019年的“中國礦產資源報告”中可以得出以下信息我國目前的地質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的投資金額有著顯著的提升。根據遙感監測數據統計,2019 年全國新增礦山恢復治理面積約 4.8 萬公頃。其中,在建和生產礦山新增恢復治理面積約1.92 萬公頃,占 40.05%;廢棄礦山新增恢復治理面積約 2.88萬公頃,占 59.95%。在勘查工作中貫徹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我國綠色勘查工作大力發展積累了重要經驗。2020年1月,印發《自然資源部關于將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等礦山納人全國綠色礦山名錄的公告》(2020 年第3號),在原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工作基礎上,經遴選將953家納人全國綠色礦山名錄。其中,大型礦山573家,占60.2% ;中型礦山292家,占30.7%。與此同時,我國的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過程中所應用到的技術也進行了逐步地調整和升級,相關從業人員素質也正逐步提升,這也為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效率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1.1 選擇合適的承包單位
根據目前的地質礦產資源勘查現狀,目前該行業內出現嚴重的供求不平衡的問題,我國地質礦產資源豐富相關勘查工作需求量較大,但從事相關工作的企業卻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嚴重的供求不平衡導致行業發展出現一系列的問題。為應對這一問題有關部門應從市場的角度出發,重新調整市場競爭機制,建立完善的招標制度,使從事相關資源勘查的企業,在同一平臺下進行公開的競爭從而確保項目招標過程中的公平性避免出現違反相關行業制度的情況,從而營造出良好的競爭氛圍。在選擇承包單位時,要嚴格按照有關工程水平和相關的法律規定,選擇資質完善且有能力的承包單位,在同一平臺下公平競爭,選擇最優的、綜合水平最強的承包單位,將整個競標過程進行公開化,透明化展示,確保整個過程的公平性。另外,相關部門也應通過合理的方式提升勘查工作的效率,例如可以借助定向委托的方法,在勘查過程中,與承包商建立妥善的合作關系實現對整個勘查過程的有效監管。同時,還應建設專業素質較高,技術水平較高的專業勘查隊伍。最后在勘查工作進行的過程中,也需要有關部門進行不定時抽查和嚴格監管工作,對于勘查過程中的企業進行監督和管理。
2.1.2 平衡定價
一般而言,地質礦產資源勘查工作的定價都是由政府統一制定的,在這個過程中可以以預算作為定價基礎,通過供求雙方部門和企業進行協商。如在協商過程中存在對價格方面的爭議,可以將定價中的各個組成部分進行分解,均勻平衡的定價,通過采用平衡定價的方式,給供求雙方提供一定的議價空間,雙方根據預算的價格進行調整,從而保證定價的公平合理。
2.1.3 嚴格監管項目施工和驗收過程
在地質礦產資源勘查的過程中,施工過程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正因如此,嚴格合理的監管就是整個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縱觀目前的工程施工監管工作,都是由相應的監管人員進行整個施工過程的監督和管理,調整和督促完成相應的工作進度,確保勘查工作如期進行,以求達到最大的經濟效益。因此,相關的監管工作的從業人員就要在施工過程中全面掌握施工進度和工程質量,對于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進行及時的解決。嚴格審核相應的施工方案和施工進度,控制整個施工過程。同時,施工過程完成之后的驗收工作也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環節。這就要求相關企業和部門組建專業的驗收團隊,聘請專業的能力強的從業人員進行驗收,對于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要及時與施工單位進行協商,并在第一時間進行解決。在整個施工和驗收的過程中,對于應用到的技術,也要進行不定時的調整和優化。以期達到最佳的應用效果,確保施工效率和施工質量。
2.2.1 提升地質礦產資源開采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
在地質礦產資源的開發過程中,對于行業內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從業人員也是影響礦產資源開采質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相關企業在招聘地質礦產資源開發人員時,要對應聘者進行嚴格的篩選,挑選開采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能強的、專業素質較高的人才。部分礦產企業為了節約成本,在挑選開采人員時降低準入門檻,選擇專業技能性差、工資水平較低的農民工,這在一定程度上對開采過程中的安全性產生了影響,增加了開采作業的風險。由于農民工普遍學歷水平較低,缺乏專業技能和安全意識,很容易對開采過程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開采作業的風險,嚴重影響地質礦產資源開發的效率。為了從根本上杜絕這類現象的發生,相關企業要從長遠來看,招聘具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才,可以借助校企合作的新模式,直接從高校招聘相關人才,提升行業的整體水平和團隊的專業素質。與此同時,在招聘完從業人員之后,要對從業人員進行統一的培訓,提升他們的安全意識和專業技能。并定期組織專題講座,確保相關從業人員能夠完全適應行業要求,切實保障資源開發效率不受影響。
2.2.2 完善地質礦產資源開發的法律法規
為了約束行業內企業和人員的行為,有關部門要制定并完善關于地質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的法律法規,通過制度約束企業和從業人員行為,保障離職資源勘查行業的穩定發展。在開發過程中,企業和相關從業人員,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進行相關工作的開展,確保所有行為均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嚴厲打擊不法行為和不法分子,防止部分有關企業和個人以謀求私利為目的,作出有害行業發展,有違法律規定的行為,如不嚴格監管,杜絕此類現象發生,整個地質礦產資源開發行業都會受到嚴重影響,嚴重的還會危害市場穩定發展。因此,有關部門要時刻掌握好法律的武器,借助完善的法律法規,打擊不法行為和不法分子,切實保障行業有序發展。
2.2.3 提升地質礦產資源開采技術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地質資源勘查和開發領域,技術的應用尤為明顯,借助科技的發展和應用,能在最大限度上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提高自然資源開采的效率,和資源開采的質量,同時也能保護相關從業人員的安全。地質礦產資源的開采本身就是對技術有著極高要求的行業,開采過程中需要借助相關科學技術的應用,以期達到最高的開采效率。同時,開采地質礦產資源會對礦床產生極大的破壞,也會對資源開采當地的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為了將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達到綠色采礦的目標,就需要更加發達的技術水平,正因如此,相關礦產資源開發技術的提升就顯得尤為重要。有關企業和相關的從業人員,要結合自身經驗和科技發展水平,對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應用到的技術進行不斷的調整和優化,從而緩解開采資源對環境產生的一系列影響,提升資源開采的水平。同時,有關工作人員要積極參加企業培訓,掌握更加高效的開采方法和開采技術,提升高新技術的應用能力和自身素質。相關企業也應將眼光放長遠,學習和借鑒行業內部,國內以及國外的先進技術和先進經驗,積極組織從業人才進行學習和培訓,從根本上提升地質礦產資源的開采效率,推動本行業迅猛發展。
2.2.4 實時監管地質礦產資源的開采過程
與地質礦產資源的勘查過程相同,地質礦產資源的開采過程,需要進行實時的監督和管理,確保整個開采過程按照相關的行業規定進行。有關企業或部門要成立專業的工程監管團隊,對于開采過程進行實時的監督和管理,在開采過程進行之前,要對開采過程的進度和方案進行審批;在開采過程進行中,相關的監管團隊要按照進度要求進行管理,以確保相關的工程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從而保證施工效率。同時,有關監管部門要按照行業規范和法律法規,對開采過程中的資源開采質量和安全風險問題進行排查,對于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進行及時的約談和處理,以保證整個工程質量和工程進度,最大程度上提升的開采過程中的效率。
總而言之,作為提升國民經濟水平和社會發展的關鍵行業,地質礦產資源的勘查和開發工作要進行逐步地調整和優化。通過技術革新人才素質的提升,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切實保障該行業長期穩定發展。逐步提升地質礦產資源的開發效率,并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將開發地質礦產資源對于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對于資源開采當地要進行妥善處理和保護,逐步實現綠色開礦的新目標。在勘查和開發的實際過程中,也要進行嚴格的監督和管理,降低工作中出現的安全風險,提升資源開采質量和效率,為我國的自然資源儲備和社會穩定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