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勛
(河南大河水利工程有限公司,河南鄭州 450000)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涉及很多的工程技術形式,同時每種技術形式的施工要求、特點都不同,需要結合工程建設要求,選擇合理的施工技術,才能夠保證工程建設質量。但是從近年來我國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工作管理情況來看,雖然引入了大量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施工技術,但是在實際應用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無法發揮施工技術優勢,影響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施工的順利開展,同時對施工企業的發展也存在一定的限制作用,因此需要加強對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施工技術以及管理方法的優化[1]。
水利水電項目建設不僅關系著水資源的調配,保證人們生活質量,同時也能夠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關系著國家綜合實力提升。但是從我國當前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發展情況來看,在技術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不足,為了提升工程建設的發展速度和能力,需要加強對施工技術的完善。水利水電屬于環保建筑項目范疇,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工作要求,有利于促進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保證群眾的生活質量。同時水利水電施工技術是工程建設工作的基礎內容,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工程施工質量,因此在工程施工前需要先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保證各項技術的有效落實,提升建筑質量和效率。
從我國當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技術管理水平來看,技術管理發展速度慢,整體水平低下。技術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不高,對先進技術的掌握不扎實。而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技術人員作為施工的主體,必須要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較強的水利水電施工能力,才能夠攻克建設中的各項難題。但是當前能夠滿足這些要求的技術人員并不多,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水利水電工程技術的管理難度大,施工環境復雜,導致很多高技術人才不愿意從事到水利水電建筑工作中。另一方面施工單位培訓存在欠缺,施工人員在施工中難以獲得知識以及技術水平的提升,導致技術發展受到限制[2]。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是國家的重要工程項目,大部分都是由國有建筑企業負責施工。國有企業的規模大,經驗豐富,同時技術手段比較先進。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建筑行業市場體制發生變革,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施工管理內容和技術也發生一定的轉變,管理思想以及技術方法等都不斷創新。而國有企業相對于公司制企業來說在經營管理模式和方法方面比較落后,人員結構、機制制度建設不科學,導致施工工作開展受到限制。此外企業的監督機制不完善,在施工中容易出現施工質量不合格,工期延誤等方面的問題,如果這些現象無法有效改善的情況下,必然會導致項目檢查效率受到影響,不利于水利水電工程的開展,而且會導致施工管理成本增大。
隨著國家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和轉型,國有企業逐漸從傳統的體制內走到體制外,并利用自身的能力加強對工程項目的開展。但是從當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單位的開展情況來看,計劃體制思想仍然無法消除。在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立項中往往存在“等靠”方面的問題,不注重主動創新和完善,同時項目建設組織效率低,工序結構松散,容易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此外在人員管理中,福利待遇以及晉升方面過于強調公平性,影響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導致水利水電工程管理效率難以提升。
先進的施工技術是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基礎,只有不斷提升施工技術才能夠保證工程項目的質量。在水利水電施工技術中地基處理技術是最基礎的技術形式,直接影響水利水電工程整體施工效率,因此需要加強對地基處理技術的關注。首先,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需要先對施工地點周邊的環境以及地質條件等進行全面分析和考察,然后結合具體的施工環境采取合理的地基技術形式,保證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其次,加強對發電壩體填筑施工技術的完善。在壩體填筑施工工序的開展中,需要加強對壩面流水作業的重視,保證施工工序的順利開展,完善工序施工質量。壩體填筑施工中施工人員需要根據壩體的面積做好工程作業方向以及各作業段的施工設計,并科學選擇機械設備。最后,水利水電工程施工GPS定位技術的應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GPS定位技術的應用和普及,有利于對工程測量技術的提升。傳統地面定位技術的應用,主要是通過測角、測水準以及測距的方式進行定位。GPS定位技術的應用使定位技術更科學,大大提升工程施工定位效果。定位的范圍廣、精度高、速度快。不僅能夠保證定位的精準性,而且可以實現測繪與續航的拓展,提升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效率[3]。
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施工中,管理人員需要將質量安全放在首位,在施工中嚴格落實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并加強對施工組織工作的審批,建設完善的工程控制資料,包括三檢記錄、施工記錄以及驗收記錄等,以此為基礎保證工程驗收工作的順利開展。此外,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管理和控制工作中強調對“三檢”制度的執行和落實,做好各個工序質量的檢驗以及工程班組的自檢工作,促進各工種間的有效銜接,并將檢測記錄交由監理部門進行核查。最后,在施工中還需要做好對施工材料的檢測工作,包括水泥、鋼筋、砌體材料、保溫材料以及排水管等材料的檢測,針對這些材料取樣送檢,保證材料質量。針對工程項目各項機械設備,需要做好校驗,保證設備的穩定工作狀態,符合施工要求。
水利水電施工技術管理并不是施工單位一方的工作內容,其中還涉及到設計、建設以及監理等部門的管理。建設單位是水利水電工程的主體,需要協調好各方的工作,并做好整體施工監督,保證施工中各方面權責的明確性,通過組織多方合作提升工程施工技術水平,保證工程質量。首先需要做好施工組織計劃和施工規程,各方都需要根據水利水電施工規范開展工作。其次,采用工程監理制,監理可以代表國家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技術水平和施工質量進行監控,因此需要保證監理工作的權威性,一旦施工中出現技術和質量問題,監理有權勒令停工或者返工。最后構建建筑、設計、施工以及監理四位一體的質檢組織,對工程進行分段驗收,并設置專職質檢人員,對施工技術質量進行自檢,并上報檢測結果,在一個階段質檢合格后再進入到下一個工序。
任何行業的發展中都離不開人才的支持,水利水電工程發展中同樣需要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因此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人才的篩選以及培養尤為重要。在人才選拔中可以將人才的工作經驗以及資歷等作為選拔的基礎內容,提升技術人員的招聘門檻,保證管理和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與技術水平。同時構建科學的人才考核制度,結合各個人員的工作崗位特點以及企業發展需求等,采用淘汰制的人才培養方式,實現對水利水電工程人才梯隊的建設,提升工程管理效率。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工作開展中,需要加強對施工技術的完善,保證施工質量。但是從當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工作開展情況來看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不利于工程開展和完善。需要結合這些問題探究合理的解決策略,優化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