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洋
(大同市平城區消防救援大隊,山西大同 037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鄉一體化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以及高科技和“互聯網+”經濟的迅速崛起,作為大眾娛樂消費的歌舞娛樂場所在全國各地的街頭巷尾大量涌現。然而由于其場所存的火災隱患及消防設施設備管理方面的不足,以及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責任落實不到位等諸多原因,導致屢屢發生火災事故。例如:2009年1月31日,福建省長樂市一拉丁酒吧發生火災,造成15人死亡、22人受傷。2014年12月15日,河南省長垣縣皇冠歌廳(皇冠KTV)發生一起重大火災事故,過火面積123平方米,造成12人死亡,28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957.64萬元。2018年4月24日,廣東省清遠市一KTV發生火災,造成18人死亡、5人受傷,經查明是人為縱火所致。歌舞娛樂場所火災事故頻發,時刻警醒著我們,消防安全工作不可忽視。為此,研究和探討歌舞娛樂場所存在的火災隱患及防火對策已經成為消防救援機構防火部門的一項重要課題。
(1)歌舞娛樂場所設置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一旦發生火災,火災撲救時間長,火場將產生濃煙有毒氣體,易造成人員窒息中毒死亡。(2)設置在袋形走道的兩側或盡端的,不利于人員安全疏散。(3)設置在民用建筑或公共建筑內而未與其他建筑空間分隔。
(1)部分歌舞娛樂場所建筑工程未經消防救援機構消防安全檢查及驗收工作,先天存在安全出口不足,安全出口寬度不夠,疏散通道不暢,場所與居民住宅共用一個疏散樓梯等情況。(2)部分歌舞娛樂場所存在安全出口數量不足問題。(3)大部分歌舞娛樂場所均大量使用可燃易燃材料裝修。
(1)一些安裝在吊頂上的燈具,由于表面高溫或鎮流器發熱也引發火災;且有的特殊燈具帶有驅動旋轉的電機,當旋轉阻力增大或卡機時,電阻發熱也會引起火災;(2)有的場所電氣線路敷設不規范,電氣線路未穿阻燃管,有的電氣線路接頭松動,易產生電氣故障等原因而發生火災。
消防設施設備配置、維護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如許多歌舞娛樂場所的滅火器配備數量不足,有的滅火器已經超出有效期限等;部分歌舞娛樂場所安全疏散指示標志及應急照明燈有損壞現象且有的安裝不符合規范要求,有的部位甚至未設置安全疏散指示標志和應急照明燈具;有些歌舞娛樂場所的火警系統、自噴系統、防排煙系統等,由于長期缺乏維護,設備老化、破損嚴重,完好率低,如若發生火災,很可能成為擺設,貽誤有效撲滅初期火災。
(1)一些經營管理者消防安全主體責任意識不強,消防安全管理責任制度落實不到位,自我管理、自我防范的消防安全管理機制尚未形成。(2)許多歌舞娛樂場所消防安全管理組織制度不健全,普遍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識、防火滅火以及應急疏散的演練和培訓,致使從業人員上崗后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識,不會報警、不會發現火災隱患、不會使用滅火器撲救初起火災等。(3)個別歌舞娛樂場所未制訂滅火疏散預案演練制度,一旦失火,無法有效組織和引導人員安全疏散和逃生自救能力。(4)違規違章將易燃易爆物品帶入歌舞娛樂場所,比如空氣清新劑、冷煙花等。(5)在聚會喜慶活動時以及國家重大節假日期間,歌舞娛樂場所存在嚴重超員經營現象[1]。
歌舞娛樂場所的選址應嚴格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和《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的要求進行選址建設。
(1)歌舞娛樂場所宜設在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的首層、二層或三層的靠外墻部位,不應設在袋形走道的兩側或盡端。當必須設置在建筑的其他樓層時,不應設置在地下二層及二層以下,當設置在地下一層時地下一層地面與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應大于10m;應設置防煙排煙設施;對于地下房間、無窗房間或有固定窗扇的地上房間,應設置機械排煙設施。
(2)歌舞娛樂場所與其他建筑毗鄰或附設在其他建筑物內時,應當按照獨立的防火分區設置;商住樓內的歌舞娛樂場所與居民住宅的安全出口應當分開設置。
(3)加強電氣設備的防火管理工作。歌舞娛樂場所使用的電氣設備較多,首先,要有電工資質的企業負責設計和施工,要明確規定:嚴禁私拉亂接臨時線路,嚴禁超負荷用電;其次,要加強電氣設備及電氣線路的檢測工作,杜絕因電氣線路故障而引發火災事故。
歌舞娛樂場所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等有關規定,必須做到:(1)嚴禁占用、阻塞疏散樓梯間。(2)樓梯間、前室的門應安裝乙級防火門,并向疏散方向開啟。(3)樓梯間和疏散走道應設置應急照明燈和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安全出口標志、疏散走道的指示標志的設置以及疏散所使用的應急照明燈的最低照度和連續照明時間應符合規范要求。
(1)嚴格把好源頭關。消防救援機構應嚴格把好開業前消防安全檢查驗收關,嚴格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等要求對歌舞娛樂場所進行消防安全檢查驗收,嚴把開業檢查關。開業前,必須嚴格進行防火安全檢查,檢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或者開業。對于未經消防驗收或開業前消防安全檢查已投入使用的單位加大處罰力度。
(2)加強場所消防安全主體責任意識。歷年來的火災案例表明,歌舞娛樂場所是火災經常光顧的地方,因此必須深刻認識該類場所發生火災的危害性和嚴重性,嚴格遵照最新頒布的《消防法》及《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等法律法規履行職責,確保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扎實有效。消防救援機構和轄區派出所應定期開展消防安全檢查,督促和指導歌舞娛樂場所消防安全工作,力爭形成“自我巡查隱患、自我整改隱患、自我管控火險”的良性管控運行機制[2]。
消防救援機構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歌舞娛樂場所經營業主和從業人員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和技能培訓,將火災隱患自查、初起火災撲救和火場逃生自救常識等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夯實歌舞娛樂場所經營業主和從業人員的消防安全素質和“四個能力”建設水平,使之正確操作規范使用安全用火用電等知識和技能,熟練使用滅火器材撲救初期火災,熟知各種疏散逃生方法;同時要開展滅火應急疏散預案的演練,確保一旦發生火災,在場人員能夠及時引導人員安全疏散。
消防救援機構要充分發揮好各政府職能部門作用,實行“政府牽頭、社會聯動、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綜合治理”的監管格局。積極協調各部門,齊抓共管,建立完善行政審批監督管理消防聯席工作機制,確保對歌舞娛樂場所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同時要督促和指導歌舞娛樂場所建立健全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制度,并將消防安全責任逐級落實到各個崗位及個人,進一步夯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
歌舞娛樂場所存在的火災隱患突出,作為消防救援機構和轄區派出所的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認真貫徹落實消防工作總方針,即“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原則,嚴格扎實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各項規章制度,依法推行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切實做到“隱患自除,責任負責”,從而進一步筑牢社會單位消防安全管理防火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