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沂南縣農業農村局 武平
花生是人們比較喜愛的一種堅果,喜歡氣候溫暖、雨量適中的沙質土壤。通常在每年五六月份開始播種,此時氣溫回升氣候也比較濕潤,利于花生種子萌發。播種前應做好種子和土壤處理,播種后適時進行田間管理。
1.土壤整理。適宜播種花生的土壤需具備耕作層疏松、細碎、不板結、活土層深厚和中性偏酸的條件,以含水量適中、排水方便、肥力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最為適宜?;ㄉ剡€需要結合耕地施足基肥。鉀肥、磷肥和有機肥要根據土壤情況在整地時一并施入。準備播種的地塊至少3年內未種過花生,確保播種后不重茬。
2.種子處理。為了保證花生的產量和品質,首先要選擇籽粒飽滿的雙仁果,莢果果大飽滿、形狀整齊、無破碎。花生殼不宜剝得太早,剝殼時間離播種期越近越好,剝殼后再次篩選種子,要選擇色澤純正、形狀整齊的籽粒作種,并在播種前進行曬果1~3天。其次為提高花生抗病蟲能力,可以用藥劑對花生進行拌種后再播種?;ㄉ璺N劑是一種緩釋劑,一次拌種即可實現一季不受蟲害,還可以促根、壯苗和抗病,使花生生長旺盛不早衰,達到高產、優質和無藥殘的目的。用拌種劑播種后不用灑藥、灌藥和噴藥,即可以預防蠐螬、金針蟲危害,還可以防治地老虎、螻蛄和根腐病等地下病蟲害。拌種應注意兩點,一是用種衣劑進行均勻拌種,加水量越少越好;二是花生種包衣后,不要暴曬也不要悶種,要攤開晾曬。
1.播種時期。每年的五六月份是北方花生的播種適期,此時氣溫回升,有利于延長花生的營養生長期,利于花生高產。如果播種后氣溫還不到20℃,需要覆蓋地膜保暖。
2.播種。花生播種深度,露地栽培以3~7厘米深為宜,一般在5厘米左右。一般要求干不種深、濕不種淺;土質黏的要淺一些,沙土地或沙性大的地塊要深一些。根據花生的品種合理確定播種密植,密植度取決于植株高度、結實范圍和葉面積大小,還要依據氣候特點、土壤肥力和栽培條件。一般控制在每畝一萬穴左右,每穴兩粒。為了促進種子萌發,播種后要對種穴進行鎮壓,這不僅可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還可以讓種子與土壤緊密接觸,促使土壤下層水分上升,防止種子落干,便于種子萌發出苗。
1.查苗補苗。花生出苗后3~5天應進行查苗,缺苗嚴重的地方要及時補苗,確保單位面積苗數達到計劃要求。
2.清棵。當花生出苗齊后,要進行清棵蹲苗,將幼苗周圍的土用小鋤向四周扒開,露出兩片子葉和第一對側枝。這樣有利于側枝健壯發育,幼苗生長健壯。清棵時不要損傷或碰掉幼苗子葉。
3.松土?;ㄉ_花下針入土結實前,植株接近封行時,要對土壤進行中耕松土,深鋤、細鋤和徹底鏟除花生植株周圍的護根草。深鋤時不要松動入土果針,避免鋤頭碰傷結果枝。
4.培土。對花生培土有助于增溫、防澇,促進果針入土結莢和莢果發育。將壟行間的土培到花生壟上,能夠縮短高節位果針入土距離,促進果針入土結實,提高結實率和飽果率。一般選擇晴天墑情適宜時,單株盛花期、群體植株封壟之前進行第一次培土,高度在5~7厘米為宜,注意不要埋壓分枝,土松壟胖最佳;第一次培土后10天再進行第二次培土,高度在8~12厘米。培土如果過早會影響莖枝基部生育和開花成針,如果過晚則會因花生群體封行和大批果針入土而不便中耕,容易傷害入土果針。
5.灌溉與排水。花生是比較耐旱的作物,抗澇性差,既不喜太干旱又不喜漬水,需要及時根據土壤情況選擇灌溉或者排水。根據花生生育期內降水量情況及花生各生育階段對土壤水分的需要來決定是否灌溉。如果田間積水過多,造成土壤內缺乏空氣,容易導致花生根系發育不良。
6.適度防控。花生結莢初期即開花后30天左右,為了防止植株生長過旺,造成田間過早封行,要對葉面噴施15%多效唑,一般按照每畝50 克可濕性粉劑對水 50 公斤。注意可濕性粉劑用量不能過大或重復噴施,以免造成花生植株早衰而減產。
7.病蟲害防治?;ㄉ仓晟L中后期葉面容易感染葉斑病和花生銹病,癥狀主要表現為葉片枯黃,嚴重的掉葉,影響花生莢果成熟,癟莢多,影響產量和品質。對葉斑病,可用75%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靈800~1000倍液葉片噴霧防治,每畝對水70~80公斤。對花生銹病,可在發病初期每畝用20%粉銹寧乳油30~40毫升對水40公斤對葉片進行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