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彬
(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術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000)
海洋是人類社會生存及發展的關鍵資源,承載著全人類的希望。相關數據顯示,海洋面積在地球總面積中的占比達到70%,并且具有較為廣闊的開發空間,全球80%的經濟活動都與沿海地區相關。我國沿海城市也以海洋工程產業為主要發展產業,旨在實現對海洋資源的合理應用,實現海洋強國的戰略發展目標。由于現階段我國海洋工程發展出現困局,海洋石油工程進展陷入僵局,導致海洋產業發展受到限制,因此,海洋工程企業應增強自身的前瞻性,強化深海石油開發技術,積極使用智能化手段,以此帶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我國海洋工程產業的高質量高效率建設提供動力。
通常情況下,海洋石油工程分為深水業務和淺水業務兩種,二者在技術特征以及產品內涵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海洋石油工程主要以淺水為主,而后逐步拓展到深水領域。現階段,淺水海洋石油開發鮮有重大發現,并且據專家預測,深海海洋油氣在整體海洋油氣中的占比達到40%左右,對其進行深一步開發勢在必行。就淺水開發而言,除波斯灣等少數海區在未來10年仍有開發價值以外,其他大部分淺海海區均會逐漸衰落,淺水海洋工程產業也會面臨拆除風險。
石油價格會直接影響海洋石油工程的產業發展。2014—2015年,布倫特原油價格由110美元/桶下降至50美元/桶,2017年原油價格出現了新的冰點,價格下降至27.11美元/桶,跌入歷史新低。隨著原油價格的逐步下跌,海洋工程產業也逐漸走向蕭條,世界海洋石油工程呈現整體虧損的狀態,如Saipem、Bourbon、Swiber等公司。同時,在2017年,Accord GR Energy公司在油田開采中應用了脈沖技術,這極大地降低了稠油開采成本,即便當時油價為25美元/桶,該企業整體情況也處于盈利狀態。該公司實現了陸上稠油開發的巨大技術突破,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海洋石油開發企業的競爭力度,給其未來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另外,由于海洋石油的開采成本較高、開采技術較難,受陸上、新能源等非常規的油氣競爭影響,海洋工程行業的發展前景一片渺茫,曾躊躇滿志的Epic Companies等海洋工程企業也深陷泥潭,于2019年宣布破產,至此海洋工程產業的發展前景被蒙上了陰影[1]。
海洋石油工程發展態勢主要取決于海洋石油開發,雖然現階段淺水海洋石油資源逐漸衰落,但是尚未達到衰亡的地步,所以海洋工程企業應全面加強科技創新,降低企業石油開發成本,確保企業能夠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新能源開采與應用技術逐漸完成,面對新能源帶來的挑戰,海洋工程企業需要盡量減少石油開采費用。對于海洋工程企業而言,生產成本的降低,能讓企業將更多的資金應用到石油開采技術研發與應用中,也能進一步提升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由此可見,海洋石油與新能源以及頁巖氣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還是科技的競爭,這就需要海洋工程企業不斷加強科技創新,確保企業能夠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全面強化自身核心競爭力,進而助推海洋石油工程穩步發展。
石油開發成本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降低成本的措施較多,但目前最具戰略性質的方法就是在淺水油氣開發中引入深水油氣開采水下生產系統,這樣不僅可以大幅降低開發成本,也有助于其未來逐步向深水開發轉型。具體而言,就是利用水下生產系統,將距離較近的新油田通過臍帶纜以及管線等工具連接到已有的設備上,進而達到開采油田群的目的,全面降低海洋石油開采成本。基于此,海洋油田工程企業現階段最重要的戰略任務就是強化水下技術的開發,確保所研發的水下生產系統成本較低、安全可靠,且能夠被應用在淺水海洋石油開發中。同時,由于淺水海洋石油數量的不斷減少,淺水海洋石油開采工作發生了轉變,所以海洋工程企業也應不斷強化邊際油田技術,加大邊際油田的研究與探索,以此實現對海洋石油工程的進一步開發和建設。
深水海洋具有豐富的石油資源,但是受長周期、高風險、高投入以及高成本等因素的限制,導致沒有得到充分開發。現階段,深水開發技術呈現出多元化特點[2]。雖然水下生產系統具有建造周期短、投入成本低等優點,能夠在海洋石油開采低迷時脫穎而出,但是由于這一系統的實際開采產能存在一定限制,并不適合所有油田的開采,加上其維修成本相對較高,一旦油田開采過程中出現系統故障,就會急劇增加油田的開采成本。若能夠有效突破水下生產系統的技術壁壘,提升水下開采技術指標,提高開采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同時降低運維成本,就能夠為深水海洋石油的開發帶來新的希望。基于此,專家指出,未來深水海洋油田的開發方向,就是將水下生產系統與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相結合,進而開創海洋石油工程的新局面。
開啟海洋經濟時代,海洋工程產業將會面臨更多的發展和建設機會,人類對于海洋資源的使用也會發生相應的轉變,海洋工程產業的核心業務將會發生變化。海洋石油工程正處于不斷衰退的局面,因此大量海洋工程企業將海洋石油工程發展面向深水石油工程建設、海洋空間利用工程等。此外,如果原油價格能夠一直維持在70美元/桶以上,若干年后淺水海洋油田必將會被深水油田工程所取代,成為主流的海洋工程產業。由此可見,海洋工程企業需要順應海洋工程發展趨勢,并及時調整自身的戰略結構,進而構建出高質量、可持續的產業結構。另外,就海洋工程產業而言,現階段第一有利的發展戰略就是強化企業前瞻性,成為石油開發市場的領導者,做“領頭羊”,主動引領海洋核心業務轉型,并做好水下技術創新的準備,進而實現“彎道超車”,為企業贏得更大的經濟效益。第二有利的發展戰略則是緊跟石油開發市場領導者的步伐,不斷強化自身的開發能力,跟上海洋核心業務的轉換節奏、與時俱進,進而在競爭激烈的海洋油田開發行業中獲得一席之地。
在“互聯網+”背景下,現代化信息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海洋工程企業如果想要順應現階段經濟發展趨勢,則需要對海洋石油開發的智能化發展給予足夠的重視,進而使海洋石油產業成為世界主流產業,幫助石油公司實現智能化生產,這樣不僅能有效降低石油開發的整體經濟成本,也能提高海洋石油的安全性,為海洋工程企業建設提供新的動力。因此,如何將智能化融入海洋石油開發之中、如何打造智能化海洋工程設計以及如何開創海上智慧油田開發時代,成了海洋工程企業目前的重大戰略部署,也是整個海洋工程行業的主攻方向。另外,無論海洋工程的核心業務如何變革,智能化發展都至關重要,其不僅為海洋工程企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也對整個海洋工程行業造成了顛覆性的變革。因此,海洋工程企業應主動擁抱智能化時代,并始終將其作為重要的戰略目標,不斷催促企業朝著高質量的方向發展,全面提升自身的智能化技術能力,做到未雨綢繆。
在淺水海洋資源日益枯竭以及原油價格不斷下跌的背景下,海洋工程企業的發展也受到嚴重沖擊,而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為海洋工程開發行業行穩致遠提供了新的契機。因此,海洋工程企業應不斷強化自身的科技創新,構建水下生產系統,逐步向深水海洋石油資源拓展,應積極擁抱智能化,將智能化手段融入海洋石油開發中,使海洋工程企業得到轉型升級,進而開創海洋石油工程的新局面,為我國建設海洋強國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