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德,郝毅,李志
(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山西 太原 030032)
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央企業區域公司黨委加強對巡視整改和政治巡察工作的全面領導,紀委加強對落實巡視巡察整改的監督,破解了長期制約區域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指導被列入處置范圍的資不抵債企業推進轉型發展、科技創新、現貨交易和降本增效,一批好經驗好做法不斷涌現,干部職工精神面貌、工作作風和政治生態發生了格局性的變化。
基層企業自20世紀建成投產,它們經歷過輝煌、孕育過希望,但是隨著市場改革以及自身條件的限制,它們在2008年出現虧損。盡管歷任領導班子竭盡全力控虧減虧,但仍未能扭轉企業持續虧損的艱難局面。按照國務院國資委、中央企業“處僵治困”的要求,區域公司指導基層企業確定了資不抵債企業處置的中心工作,明確了轉型發展的思路,抓住“處僵治困”的機會,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處僵治困”是處置“僵尸企業”和治理“特困企業”,這些企業普遍經營困難,有的持續虧損、有的資不抵債,它們長期占用大量資源,對國有企業整體的經營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制約。解決結構性矛盾、推動企業效益提升以及實現高質量發展是“處僵治困”工作的重中之重。
運用系統的方法,從全局的角度對高質量發展和“處僵治困”、防范風險、提質增效的各方面、各層次、各要素進行統籌規劃,圍繞六個“狠下功夫”,集中有效資源,以強烈的使命感、舍我其誰的責任感、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深化巡視巡察整改成效,確保“處僵治困”工作務期必成。
圍繞“六個深化提升”“兩個更大突破”戰略任務,聚焦基層企業“處僵治困”的階段性目標,不斷優化頂層設計,持續推動制度體系的完善。在發電量企穩回升、燃料成本管控成效顯著、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科技創新力度加大、高質量發展持續深化、黨建工作質量不斷提升、經營業績逐步提升的大環境下,穩步推進中央企業總部“兩線”“兩化”戰略布局的落地。
以職工隊伍穩定為目標,持續加快結構轉型升級步伐。考慮到企業歷史包袱重、人員結構復雜、資產負債率高等實際困難,區域公司積極爭取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在中央企業總部的指導下,逐步完善了注資減債、費用管控、崗位培訓、新能源項目運維等方面的制度,規范了人員分流方案,拓寬了富余人員的安置渠道,為被納入“處僵治困”范圍的企業減輕了負擔。
巡視指出的重點難點問題不是開幾次會、發幾個文就能整改到位的,需要深入研判甄別,穩妥慎重處置。區域公司黨委對照中央巡視整改要求,開展自查自糾、立行立改,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在聚焦“處僵治困”重點、突破轉型發展難點上發揚不服輸的勇氣和不怕難的魄力,多措并舉推動問題“見底清零”。
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處僵治困”工作程序比較復雜。長期以來,企業因虧損產生了許多矛盾和問題,處置中涉及人員、債務、資產怎么處置,需要各級黨組織下足“繡花”功夫,以更大的決心、更高的標準、更實的舉措把解決問題和化解矛盾的新成效轉化為推動企業轉型發展、提質增效的強大動力,努力構建系統全面、科學合理、運作高效的制度體系。
著力補齊“處僵治困”、提質增效、“兩金”壓控、項目發展等的短板漏項,結合現有人員的實際情況,深化人才規范化管理,編制《機構及崗位設置方案》《部門崗位設置及定員方案》《崗位歸級表》《薪酬管理制度》《競聘上崗實施細則》等制度,用制度規范組織機構設置、合理調配人員崗位、優化薪資待遇等。
為落實“處僵治困”總體部署及資不抵債企業處置任務要求,區域公司黨委組織第三方評估、審計、咨詢機構及律師事務所進行反復研討論證,在保證職工利益和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制定了“三步走”處置思路,提交了職工代表大會審議“處僵治困”工作方案及相關專項方案,征得了廣大職工的理解和支持。
在深入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效推進實體經濟轉型發展、提升國有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方面,“處僵治困”步入戰略機遇期。就如何通過“瘦身健體”提質增效,如何通過處置“僵尸企業”和治理“特困企業”,如何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等,中央企業系統內的許多基層企業做了大量成效顯著的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區域公司牢固樹立“轉型發展是當前唯一出路”的理念,順應國家電力市場改革發展的潮流,以“涅槃重生”的勇氣,開啟“二次創業”的新征程,紀委組織企業管理人員到相關企業交流學習,取長補短,創新管理方式。
采用清單式管控處理進度,對處置進展情況倒排進度,各級紀委全程監督,定期深入企業了解進展情況,對其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進行推動,并督促其加強經驗交流。協同式推進工作,區域公司由財務部門牽頭,會同辦公室、人資部、經營部和基層企業成立聯合工作組,共同研究和解決“處僵治困”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引導式實現轉型,用“六個堅持”實現“六個新轉變”,完成“傳統火電能源供應商”到“綜合電力能源服務商”的身份轉換,努力實現基層企業高質量發展。
不斷增進降本增效的舉措,全面拓展新型電力市場,加強電力服務的理念,調整企業發展思路,加大開源節流的力度,深入拓展市場空間,完善獎勵機制,“僵尸企業”和“特困企業”的創效能力顯著增強。2020年,基層企業按照中央企業《資不抵債企業處置工作目標責任書》的要求,嚴格執行扭虧增盈工作措施,在開展股權轉讓的同時,開始盈利,實現經營扭虧。
要通過“把脈問診”發現問題,通過“對癥治療”解決問題,并通過建章立制固化巡視整改的成果。區域公司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綜合運用巡視巡察成果,以問題為導向,立足實際開展對照檢查,舉一反三查擺問題。要發揮好巡視巡察標本兼治的決定性作用,既著力解決具體人和具體事的問題,又著力解決體制機制的問題,加強綜合分析,統籌聯動,同向發力,堵塞漏洞,拿出“當下改”的舉措,形成“長久立”的機制,定期開展整改成效“后評價”。
堅持“市場主導、法治保障”“一企一策、因企施策”“多措并舉、綜合施策”等原則,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在處置工作中堅持多兼并重組、少清算破產,減少對社會的沖擊。要充分發揮市場在電力資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優勝劣汰的步伐,針對“處僵治困”企業的個別業務領域和工作環節的效率不高、管理手段不新等問題,加強優化流程和提升效能,在系統內開展對標管理,主動查擺問題,推行精細管理,不斷完善企業治理的體制機制。
是否做好“處僵治困”的后續銜接工作是檢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的一項重要指標。既要鞏固處置和治理的成效,還要確保老問題不反復,不再產生新的虧損。區域公司探索建立“處僵治困”的長效機制,對經營業績差、連續兩年以上虧損的企業進行綜合評價,并與相關企業簽訂責任狀,對其進行業務指導和減虧幫扶,提高其盈利水平和控本能力。通過資本運作盤活現有資產,積極采取多種措施催繳債務,及時降低“兩金”占用率,大幅提高現有資產的效率,堅決防止在系統內產生新的“僵尸企業”或“特困企業”。
黨的十九大以來,作為全國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和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山西省全面貫徹“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戰略,新的一輪能源變革正在興起。區域公司深化巡視巡察整改,全力提質增效,加大“處僵治困”力度,清理扭虧無望的企業。全體干部職工弘揚右玉精神,迎難而上,久久為功,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從根本上止住了效益“出血點”。
面對百年未有的大變局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僵尸企業”和“特困企業”要主動融入國家電力體制的改革實踐,加快發展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電力系統,為電力行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