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孌 李珊珊 張炳秀
(威海技師學院,山東 威海 264300)
當前,不論是會計行業內部還是外部,許多人都沒有對會計信息化和會計電算化有一個明確的概念,甚至認為兩者沒有什么不同,是可以通用的。這種錯誤的認知,對于行業的學術研究和會計行業的發展都是不利的。為此,相關人員必須明確會計電算化和會計信息化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并且嚴格加以區分,以為會計信息化的不斷發展打好基礎。
所謂的會計電算化,是指在會計工作領域引入計算機技術,將一些復雜的會計計算工作交由計算機軟件來完成,以此來提升會計工作的準確性和高效性。在2005 年召開的中國會計學會會計電算化專業委員會會議上,相關人員正式提出了“會計信息化”的概念,并且提出了“會計電算化”轉變為“會計信息化”的邏輯過程。
會計信息化是會計電算化進一步發展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信息技術所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其除了要承擔計算功能之外,還要利用自身的豐富資源和先進技術,體現出在會計領域的管理價值,同時要運用好“萬物互聯”的特性,做好會計行業中信息的收集、處理和存儲等工作,以便為會計從業者和企業管理者提供及時,全面的信息。由此可以看出,“會計電算化”和“會計信息化”有著時期和比重的區別,兩者之間是有著明確的概念和內容區別的。
在更加廣義的范圍上,信息技術是指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網絡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遙感技術等的合稱,信息技術也是隨著不同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在會計電算化時期,人們對于信息技術的應用主要是利用計算機軟硬件技術來處理會計工作過程中的大量數據,以此來提升會計工作效率,解放從業人員的勞動力。同時,極少或從未涉及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和互聯網遙感技術的應用。而在會計信息化時期,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和互聯網遙感技術已經運用到多個行業,信息技術的環境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相關人員開始逐漸將信息技術用于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數據收集與處理等多個方面。這種信息技術環境的不同,是會計信息化與會計電算化的首要區別。
會計電算化的系統地位層次較低,主要用于一些部門的入門級數據處理和數據核算等工作。而會計信息化則有效地滲透到了企業工作的各個部門,其不僅將會計電算化的工作融合其中,同時也為相關部門的信息收集和政策決策提供理論支持和技術支持,系統地位層次相對較高。
會計電算化和會計信息化是信息技術不同發展時期的產物,這也就意味著兩者的系統目標有著明顯的區別。會計電算化的系統目標是解放相關人員的勞動力,提高其工作效率,因此就側重于“數據”這一概念,一切軟件硬件的開發和標準都圍繞著“數據”來開展。而會計信息化的系統目標是智能化和互聯化,即更側重于會計工作過程中的增值性,將會計工作過程中的具體內容與上層決策融合起來,促進會計工作的多元化發展。
由于系統目標的不同,會計電算化的信息輸入過程主要是財務部門的手動輸入,屬于記賬憑證。而會計信息化的信息輸入依托于信息技術的萬物互聯,可與企業其他系統和部門對接,直接從中獲取,從而使得信息輸入更加準確、高效、便捷。
在數據處理方面,會計電算化主要是對以輸入的數據進行單獨或分批計算,從而獲得處理結果;而會計信息化能夠有效地利用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通過企業間各部門的相互聯動和協作,做到實時訪問和提取系統數據庫中的信息數據,從而達到對數據進行實時處理的效果。
在會計電算化過程中,由于技術條件的限制,會計信息輸出大多是通過紙面打印、磁盤存儲等方式。而在會計信息化的過程中,會計信息輸出的方式得到了明顯的改革。依托于信息技術,企業共享數據庫的建立能夠使得企業內部的多個部門可以實時獲取到相關數據,同時隨著會計行業相關體系架構的建立,也實現了企業財務信息的實時透明公開。
綜上所述,合理地利用好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能夠極大地促進會計行業的變革和發展。會計信息化和會計電算化就是會計行業在利用信息技術不同階段下的產物,兩者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系,但是在信息技術環境、系統地位層次、系統目標信息輸入、數據處理以及信息輸出等方面有著明顯的不同。相關人員必須把握好兩者之間的區別,同時繼續探尋信息技術與會計行業的深層融入,不斷促進會計行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