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思雨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文工團,河南 平頂山 467000)
隨著現(xiàn)代技術的發(fā)展,傳播技術的方法也日新月異。舞蹈表演不僅僅在舞臺上表演,隨著電視網(wǎng)絡的發(fā)展,很多時候,我們也會通過屏幕欣賞舞蹈。但是由于觀看現(xiàn)場表演和通過屏幕欣賞舞蹈所受到的視覺沖擊和鑒賞體驗是不相同的,所以我們不只要研究舞臺表演的方式方法,也要研究當通過屏幕這一媒介傳播舞蹈表演時所需要的方式方法,這是舞蹈表演藝術另一個新的發(fā)展方向,最終使鑒賞者有一個美好的審美體驗,讓更多人能欣賞舞蹈藝術。
舞者在舞蹈時的基本姿態(tài)是很關鍵的,也就是常說的直立感,而直立感是通過長期基訓來完成的,這也和身軀中段有著很大的關系。當一個舞者直立感不好時,最易見駝背這種現(xiàn)象,特別在生活中養(yǎng)成了習慣,很容易把這種姿態(tài)帶到舞蹈中。這也是身軀中段沒解決好的緣故,很少有駝背的人“只駝肩不駝腰”的。
還有舞者容易犯“胃口”外張的習慣,容易在提胸腰時把肋骨一起列在外面,如果身軀中段拔直了,“胃口”會自然收起。如翹臀,也是身軀中段沒完全解決的表現(xiàn),如果很好地提胯,身軀中段收緊,翹臀的問題也會得到很好的解決。在基訓中特別是在做控制時,最易出現(xiàn)重心后傾的問題,容易送胯、上半身往后靠,這也是身軀中段沒處理好的一個現(xiàn)象。當我們身軀中段提住收緊的時候,胯部自然鎖住,腿部的控制也會容易掌握很多。
當我們解決了身軀中段的時候,也解放了四肢,有一個很好的直立感和體態(tài),舞者表演時也就能更靈活自如地運用身體,在做跳躍和技巧的時候也會顯得更輕松、更游刃有余,觀賞者也會隨著舞者有一個美好的審美體驗。
很多時候我們在學習舞蹈過程中較易模仿大舞姿的動作,而不容易掌握細小的動作,如“小三節(jié)”的處理。舞蹈表演中很容易忽略末梢的處理,舞蹈過程很容易出現(xiàn)舞感延伸到手腕腳腕就停止了,或者做得很粗劣,這就使得一個流線的動作仿佛在中間剪斷了一樣,沒有美感、延伸感。
舞蹈是一個三維空間的運動,所以舞者的存在感非常重要,除了舞蹈的來回流動和舞姿的延展外,腋下的預留也是一個可以體現(xiàn)空間存在感的很好的方法。說到腋下的預留,大家可能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蒙族舞,在腋下的預留上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一些,那是由于草原文化而決定的。這里我所指的并非某一個民族的運用,而是在很多種舞蹈中都會運用到的。如新疆舞扶肩禮到打開,就要保持腋下的距離,更能體現(xiàn)熱情迎客的情緒。除了舞者在表演中特定動作的需要,不保持腋下的距離很容易造成局促的動作感覺。
當我們展肩時會拉長手臂的延伸感,這點在芭蕾中最為明顯。在做上拔的動作時,沉肩更能體現(xiàn)提拔感。而腮的運用也很重要,可以更有效地表現(xiàn)舞者的情緒,特別是在漢族秧歌里表現(xiàn)更為明顯,如果頭部不順也很容易造成線條不流暢。
舞蹈的觀賞者都會有內(nèi)模仿的心理特征,如果跳舞時的氣息不流暢,觀賞者也會覺得很不順暢;該吐出的氣不吐,鑒賞者會有憋著的感覺;而一直太放松又會讓觀眾覺得提不起精神。呼吸,呼吸,有呼就有吸,吸入的氣要吐出才會有一個循環(huán)的周而復始。舞蹈也是一樣,有的動作要求挺拔,氣息也要上提;而有的動作需要放松,氣息也要跟著下沉。這也是我們在身韻課中常練習到的。隨著氣息的流動,身體跟著走動才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怎樣有效地傳達內(nèi)心世界成了我們要掌握的重點。舞者除了解舞蹈文化背景以外,首先要了解舞蹈結構從始至終是怎樣一個情感路線,以及每一個動作的結構。了解表現(xiàn)什么,突出什么,才能更好地把握傳達作品的內(nèi)涵。其次,也要掌握音樂。音樂是舞蹈的大背景,只有跳準節(jié)拍,掌握音樂的旋律,才能更好地融入舞蹈情感。
舞者在舞臺表演的時候,有時有舞臺背景,有時沒有。在沒有舞臺背景的情況下,更要通過動作使觀眾感受到舞蹈的情景。如《三岔口》這部戲劇作品,其中一段表演是在一個黑漆漆的環(huán)境下,兩主角互相打斗、互相摸索尋找對方的情景。舞臺不能給出黑漆漆的背景效果,如果熄燈,觀眾一樣什么也看不見,這就需要表演者通過一系列藝術語言表現(xiàn)出黑漆漆的環(huán)境。再如蒙族舞中常有坐地仰頭動作,這里常表現(xiàn)舞者看到了什么,有的是藍天,有的是鳥兒,這就要靠舞者的動作語言來傳達給觀眾。所以在舞蹈表演時,動作除了要準確,更要讓觀眾很好地產(chǎn)生聯(lián)想,使觀眾更好地理解作品。
所謂無意識,是相對于意識而言的。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這種無意識與靈感、直覺等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而舞蹈表演可以說是二度創(chuàng)作。除了完成編排的動作以外,還需通過自己的理解對舞蹈進行再次發(fā)揮和創(chuàng)作,而一段成功的舞段又會激發(fā)觀眾的審美再創(chuàng)造。通過有意識的舞蹈技巧達到下意識(無意識)的創(chuàng)造境界,是最動人、最激情,也是最美的時刻,最易使舞蹈表演達到最佳瞬間,使舞蹈情緒達到高潮。怎樣達到無意識狀態(tài)呢?這就需要舞者除了熟練掌握舞蹈技術技巧外,更要充分理解舞蹈作品,全情投入,完全地融入舞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