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東
(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寧夏總隊,寧夏 銀川 750021)
我國的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并且針對于我國整體的經濟發展與建設來說,礦產資源起到重要的作用。隨著近些年來我國相關礦產行業的迅猛發展,使各項采礦技術也變得越來越完善,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各種問題,例如,安全問題與環境問題等。這些問題的出現,會直接影響到采礦工程中的安全以及效率,因此,在當前的采礦工程開展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存在的問題對當前的采礦技術進行改良,并且加強對于施工過程的管理工作,使礦產的開采更加安全、高效。
當前我國的科技水平正在不斷提升,采礦技術也在朝著更加完善的方向發展。但是由于我國的地形地勢十分復雜,因此采礦技術的類型也十分豐富,在長期開采技術的運用中,可以運用在礦產開采的環境中,但是就不適宜使用金屬礦產的開采。金屬礦產的礦層厚度與儲備都和礦產有著顯著的差異,因此在實際開采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的開采內容選擇相應的技術。
針對于相應的礦產開采理論來說,實踐的過程明顯是更加復雜的,例如,露天的金屬礦與非金屬礦在相關的理論知識上并無二致,但是在實際的實踐中卻具有明顯的差異。通過實踐能夠得知非金屬礦工程更加困難,開采的時候十分復雜,所以非金屬礦開采作業之前需要首先了解開采環境,確定相應的開采方式,并且要針對于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應對措施制定,防止出現意外[1]。
當前我國對于礦產開采工作的重視度正在不斷提升,并且礦產資源對于國家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大量礦產企業都開始投入人力與物力,希望能夠使礦產開采的技術更加完善,而這也極大的推動了我國礦產技術的發展,使礦產開采行業與其他行業比較來說發展的速度更快。
填充開采技術是在礦產的開采過程中使用十分廣泛的一種技術,這種技術一般都是在礦產的開采以及處理廢料的時候,把填充的材料直接回填到一些空著的區域,防止這些采空區域出現塌方等情況,以確保開采工程的順利完成。通過對填充開采技術的相關原理進行分析,能夠得知這種技術的運用,能夠有效防止開采區塌陷。而這也是填充開采技術的主要功能,能夠使采空區的礦坑具有支撐,分層回踩的底板具有著力點,根據實際的情況,可以選擇不同的填充材料,礦產的運輸方式以及填充的方式[2]。也就是說,填充開采技術能夠運用的范圍很廣,例如,針對于一些容易出現塌方的開采區域和需要礦床暴露面積減少的區域等,在這些區域使用填充開采技術較為靈活,并且對礦石的損耗較低,能夠使圍巖更加穩定。
空場采礦技術也是一個較為常用的技術,主要特征就是,將礦塊分成不同的采集區,由礦房和礦柱以及頂柱和底柱構成。在這種技術的運用環境下,需要作業人員首先在內部通道垂直的工作面中出礦或者鑿巖,因此在作業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關注自身的安全問題,絕大部分情況下礦體厚度較高時就可以使用水平方向進行礦房的布置,在厚度超出實際需求的時候,則可以使用分段技術垂直進行布置。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開采技術也越來越完善,相應的行業技術運用也開始得到了一定的發展,留礦開采技術與空場開采技術的共同點,在于都是屬于水平走向和垂直走向兩種走向構成的。留礦開采技術的礦床布置,主要是按照礦床的實際厚度來決定的,通常是以10m為界限,小于10m的時候,就使用水平的走向進行布置,大于10m的時候就使用垂直走向進行布置。而起到運輸以及通風功能的運輸,平巷則是按照礦房的布置走向進行設置的水平走向的,平巷都在礦體中垂直走向的礦礦運輸,平巷則會在礦體的內部。在礦床的厚度能夠達到施工要求的環境下,人行天井與通風天井都會在建筑里,通過每5m一個的通道,將所有的礦房聯系在一起,這樣就能最大程度上保證作業時的通風要求。如果使用了淺孔爆破的方式進行開采,就需要在作業過程中依照相應的爆破程度,找到一些能夠符合要求的礦體,而不能符合要求的,就需要再次爆破[3]。為了防止爆破之后產生的坍塌現象,需要在爆破作業后控制好人員,不要讓人員立刻進入到相關的范圍內,在爆破完成后只有不到一半的區域能夠放礦,其他區域還是屬于在礦體中的狀態,這樣就能讓整體的作業區域變得更加靈活,在礦產回踩的工作完成后,就會把剩余的礦體放出。解決完頂板的結構以及不平整的礦體后,就能為后續的開采工作提供一個安全便利的環境。
采礦企業要意識到工作人員的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視度,并且要充分認識到這一工作能夠有效提升作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針對于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要開展不同的安全教育內容,但是整體教育工作要確保全員都能夠參加,從而有效提升企業內部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例如,在工作開展過程中,可以讓員工去觀看一些礦難事故,并且了解事故出現的原因,從而掌握一些在事故出現時的逃生技巧,而企業則可以組織一些相關的求生演練,提高員工的應急處理能力。與此同時,還要不斷創新教育的模式,通過與采礦作業實際工作融合在一起,使用一些員工感興趣的方式開展教育,使教育的有效性得到提升[4]。比如,企業可以通過一些公眾微信或微博平臺去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多多發布一些相關知識,讓員工互相溝通交流,提升安全意識。
為了能夠促進采礦技術在采礦工程中的實際運用,采礦企業需要按照安全生產的相關責任意識,將政府的安全監管作為輔助工作,不斷提升自身對于采礦工程中各項管理工作的監管力度,強化企業整體的監管意識與觀念,自覺地遵守我國相關制度。作為企業來說,需要對于當前的相關生產責任制度進行改革,進一步完善工作過程之中的流程,防止出現一些違規問題,在出現事故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按照相應的流程去處理,對于造成事故的責任人要嚴肅追究其責任,從而有效提升礦產工程開展過程之中的實際安全性。
礦山開采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安全問題,因此,企業需要構建出一套完善的應急處理機制,確保在出現事故問題的時候能夠及時處理,將損失降到最低。首先需要建立起完善的領導責任機制,由專人去負責,對事故問題進行協調和指揮,其次要構建出完善的信息機制,防止事故的二次出現,將事故出現的原因進行總結匯總,形成一個數據庫,通過這些數據的分析得出事故的原因,并且總結相關經驗教訓。除此之外,還需要建立一套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相互溝通合作的協調機制,大部分的應急救援組織,都是由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獨自進行的,所以會導致在事故出現的時候,企業內部的救援工作開展無法將力量整合在一起[5]。所以采礦企業需要按照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部門之間相互溝通交流的機制,從而有效的確保企業內部應急處理機制更加完善,最大限度發揮出自身在事故出現時的作用,為礦產工作者提供相應的安全保障。
在采礦工程開展過程中,企業需要首先對現場的實際地理環境進行開查,并且對于相關數據內容進行分析,總結出相應的操作規范流程,防止出現災害以及各種意外情況。在采礦工作開展過程之中,需要加強對于采空區域的關注,防止出現積水,并且在施工時也要按照相關的原則,重視露天作業的安全管理工作,以此為根本,發揮出采礦技術在工程之中的實際運用,提升工程效率[6]。除此之外,由于采礦作業整體現場環境較為復雜,因此,企業需要關注工作人員自身的安全,就需要首先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監察制度,定期對于采礦作業的安全情況進行抽查,確保排除一些安全隱患。具體的抽查內容,需要企業針對于自身的規章制度與安全管理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并且,確保員工在開采過程之中,所使用的防護用品以及相關設施是否完善。只有完成這些工作,才能確保采礦工程的開展更加順利。
綜上所述,采礦工程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并且擁有較強的專業要求,對于我國整體的經濟與發展來說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礦企業需要加強對于采礦技術的研究與探索,還要提高自身對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視度,通過了解到采礦工程的實際特征,結合于自身的實際,選擇更加符合于實際情況的采礦技術。配備完善的施工安全制度,從根本上確保施工的順利開展,最大程度上避免在采礦工程過程中出現安全事故,保障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從而有效推動我國礦產行業的長遠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