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金輝
(甘肅省甘南州臨潭縣扁都九年制學校,甘肅 甘南州 747502)
童心,確切來說即人類最本真、最原始的心態,其最大特點就是活潑開朗、率真自然。構建童心課堂,即以兒童的視角出發,以保護童心作為前提開展教學活動,使課堂更適應學生的身心發展,使其精神生活得以保護,從而享受積極、樂觀的學習過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對象為活潑的孩子,需要教師注重尊重童心,充分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設計教學的形式和內容,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汲取知識,從而切實感受到英語學科散發的魅力,以此為構建高效化的小學英語課堂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離不開適當的語言情境。倘若語言教學脫離了情境,就會猶如無本之木、無源之水[1]。所以,教師必須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征,根據具體教學內容,構建趣味化的語言情境,借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能夠切實感受到學習英語知識的樂趣。
例如,當教師講解“Do you like pears?”這一相關內容的時候,為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到所學詞語和句型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教師可以將帶領學生開展角色扮演的小游戲,將幾副桌椅排列成餐廳的樣子,然后由三名學生扮演服務員,其他學生輪流扮演客人到餐廳中點餐。在此過程中,教師也要積極參與到活動中,隨機扮演服務員或者客人融入情境中,與學生進行英語對話。通過構建趣味化的語言情境,學生能夠在輕松、真實的情境中學習知識,其學習興趣被充分激發出來。英語學科本身就具有較強的趣味性,教材中的大部分內容均是基于現實生活編排的。所以,需要教師認真探究,以小學生喜歡的內容當作突破口,構建趣味化較強的課堂情境,借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教學實效性。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科特點,開展靈活性的課堂小游戲,把英語知識滲透在游戲中,借此活躍課堂氣氛,帶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使其可以從被動學習轉變為自主學習。除此之外,小學生在積極參與課堂小游戲的同時,也能夠極大的增強彼此之間的交流與互動,進而提升合作意識與能力。游戲化教學之所以適用于小學生,主要由于小學生通常在參與游戲時非常興奮,所以對知識的接受能力會得到極大提升,從而會輕松掌握所學知識,潛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興趣。因此,開展靈活性的課堂小游戲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2]。
比如,當講解“At the zoo”這一相關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借助本課接觸到的有關小動物的詞匯帶領學生開展“點動物”的游戲,借此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由幾名學生以抽紙條的方式,選擇自己扮演的小動物,并將教師課前制作的動物頭飾戴在自己頭上,如tiger、fox、lion、zebre、horse、wolf 等。待游戲開始,先由教師說到“××,××,你快出來”,這時被點名的“動物”就要立刻走出來,做出自己的招牌動作,然后繼續說道:“××,××,你快出來!”游戲中,沒有及時反應的同學被淘汰,剩下的最后一名學生即為獲勝。教學在一片歡聲笑語中進行著,學生的學習熱情被充分帶動了起來,同時也深化了對詞匯的了解和記憶。以此真正實現了玩中學、學中樂,教學更是達到了理想的成效。
隨著我國科技的持續發展,教學設備隨之逐漸完善、先進起來,教學方式變得更多樣化,已不再像原本那么單調、枯燥[3]。對小學生來說,其對直觀生動的教學內容更感興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播放英文動畫片、小短片等,借此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使其在耳濡目染中提升學習效率。
比如,當課堂講解到in、on、under、behind、near 等方位介詞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制作主題為“調皮的小狗Lucky”的課件,并在其中融入幾個方位介詞,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在一間寬敞的房間中,擺放著一些物品,如bed、desk、chair、box,調皮的小狗Lucky 正和主人玩捉迷藏的游戲,它在房間中躲來躲去,只見它一會藏到床下“under the bed”;一會藏到桌子旁“near the desk”;一會藏到椅子上“on the chair”;一會藏在盒子里“in the box”。通過這種直觀性、趣味性的多媒體動畫,學生的學習熱情一下子被帶動起來,跟隨著小狗Lucky 的每一次躲藏哈哈大笑,同時進一步理解和記憶每個方位介詞的具體意思與應用。
結語:綜上所述,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小學生的具體學習需求,而不是單單停留在對單詞和句型的背誦和記憶上。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實現離不開學生的積極參與,教師需要注重強化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升課堂教學的多樣性,以此使小學生的童心得以保護,使其能夠更加輕松、愉悅的學習英語知識,主動配合教師的指導,提升學習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