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雨薇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氣田分公司頁巖氣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00)
科研項目經費是確保科研項目正常開展的根本所在,而科研項目經費管理則是科研管理的關鍵工作內容,當前我國進一步加大了財政支持科學研究的力度,政府和社會都更加注重科研項目經費的管理與使用,也不斷強化監管力度。就現階段我國科技經費管理現狀而言,我國不斷增加科研經費的投入,并相繼頒布了相關的管理制度與辦法,但仍舊存在科研實際與經費管理不銜接、不匹配以及管理不足等問題。因此,需要從完善管理制度、科學管理與監督等方面出發,讓財務管理更加貼近科研項目的實際,有效促進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確保科研經費能夠在科研創新工作中得到充分應用。
科研經費來源十分廣闊。第一,指令性計劃,也就是科研經費、技術基礎項目經費及維修管理費等。第二,基礎性攻關項目經費與相關資金資助項目經費等[1]。第三,與有關企業合作的指定性科研項目經費。第四,國家科研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經費,也就是科研條件建設經費、重點實驗室的建設經費等。
科研經費具有很廣的使用面,涉及供應商、合作單位、科研管理單位、業務部門等,在經費使用過程中這些單位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區別,但都希望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的利益。
不同科研項目的關鍵程度不同,且項目來源也不同,這就造成科研項目之間的經費額度存在較大差異,故而在財務管理過程中,需要結合額度的不同,選擇科學合理的經費管理手段。
對于科研項目經費的使用,很多科研單位普遍存在以下問題:第一,預算編制不科學。由于科研項目有很多風險和不確定因素,相關人員在申報科研項目的經費項目時,不能充分且準確地列出每一筆金額的對應項目與數額。第二,經費使用不靈活。經費無法及時全額撥付,嚴重影響到科研項目的順利展開,加上科研項目的固化,使得經費無法得到靈活使用。第三,報銷流程比較復雜。由于科研人員并非會計專業,不能掌握專業性極強的會計科目,這就導致其在具體支出時需要不斷與財務人員溝通,從而造成其有限的科研時間被浪費,還會引發諸多矛盾。
科研項目經費的財務管理制度存在較多缺陷,主要體現為:第一,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財務單位在編制財務制度的過程中往往以統籌全局為著眼點,不能切實滿足科研工作的實際需求,部分條例也忽視了科研項目的特點。第二,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盡管很多科研單位都制定了內部控制制度,然而這一制度僅僅流于表面,并未落到實處。第三,預算制度不健全。已有的預算編制與調整周期并不能滿足科研實踐的具體需求,且在預算科目的描述中所用語言過于復雜難懂,科研人員往往不能正確理解,大大制約了科研項目的順利進行[2]。
在科研項目經費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財務人員和科研人員溝通不全面、不及時的情況,科研與財務銜接不緊湊,導致科研項目開展時極易發生偏差。同時,科研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想確保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財務人員就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確保科研項目申報、經費使用等工作能夠有效開展,然而由于受到專業的限制,很多財務人員并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此外,財務人員的工作本就繁重,這就使其容易在科研項目經費財務管理中出現紕漏。
在科研項目經費財務管理過程中,財務部門往往比較重視科研項目合同管理、立項、結題驗收等工作的考核,忽視了對經費使用的考核,也更加注重對科研成果數量與質量的檢查,而沒有對經費審核方面的內容進行嚴格檢查。同時,財務部門并未制定科學完善的科研項目經費考核制度和監督制度,嚴重影響了最終的審計效果,導致經費使用中存在的一些不合法行為得不到有效披露,也不能有效地對科研項目經費進行問責。
財務部門應先建立科學且全面的科研預算執行機制,在充分了解科研項目的特殊需求和具體特點的基礎上,科學合理的編制預算,確保科研經費能夠被有效利用于科研項目活動中。在科研項目開展過程中,財務人員應及時有效地與科研人員進行溝通交流,充分掌握經費支出情況,以便更加有效地實施項目預算。同時,財務部門應建立完善的結余經費使用辦法,在劃撥科研項目經費時,通常會以科研項目的預估經費為標準,在結題時往往會出現經費結余的情況,當前很多科研項目在結題時會收回結余經費,以此促使科研人員對經費的支出進行有效控制。故而財務部門需要科學制定科研項目經費的結余辦法,在確保科研項目順利完成的情況下較好地管理結余經費。
財務部門應強化對科研項目經費的日常開支管理,即在經費預算的范圍之內,基于報銷憑據的合法取得,盡可能地實現專款專用,盡快核銷各項支出。在這一過程中,財務人員需嚴格檢查原始單據的合法性,針對各項開支是否與科研項目相關等內容加以全面考慮,有效避免無關開支的發生。另外,財務部門應結合科研項目的時效性,盡量簡化科研項目經費使用流程,即當不能使用公務卡進行費用結算時,科研人通過及時與財務人員溝通,獲得相關情況說明和正規費用票據后,可進行報銷。
財務部門需嚴格按照我國財政部與科技部等機構頒發的相關文件,堅持財務管理創新的原則,制定符合科研項目開展的財務制度,實現對科研項目經費財務管理的科學化與規范化,提升財務制度服務能力,有效確保經費的科學有效使用。同時,財務部門需要嚴格按照相關規范和要求,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實現對整個科研項目各環節的全過程控制管理,確保經費的合規使用。為確保預算的合理性與嚴肅性,財務部門需密切監控科研項目經費預算的全過程,并定期進行相關的分析工作,盡早發現和糾正其中存在的各種偏差,以此確保預算的順利落實。此外,還可讓科研人員參與到預算編制之中,將自身的經費使用需求詳細告知財務人員,以便財務人們更加合理和及時地調整經費預算支出科目,科學安排預算資金支出周期,確保科研項目經費的效益得到更加全面地發揮,改善科研項目經費的管理效果。
要想切實提高科研項目經費的財務服務水平,財務部門需要加強與科研人員的溝通,把一些復雜難懂的專業術語簡化成通俗易懂的有效信息,以此實現科研工作與財務管理的雙創新。同時,財務人員應積極學習科研相關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并充分掌握我國在科研方面的最新政策動向,學懂學透相關文件,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另外,財務部門應積極做好財務管理與科研工作的銜接,定期安排專門的財務人員為科研人員詳細講解財務知識、科研項目經費使用的注意事項,以此確保財務管理與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
在實際的科研項目經費財務管理過程中,財務部門必須強化財務監督管理,具體有以下幾點:第一,制定科學完善的績效考核機制,即完善績效支出配套的執行細則與條例,適當增加工資性支出內容,對經費支出加以核算規范,進一步明確科研人員的費用,并將績效劃分成基礎性與獎勵性績效,編制科學合理的約束與獎勵制度,有效避免科研人員通過不合法的行為獲得資金。第二,構建完善的科研項目經費內部監管機制,明確科研、財務、審計、人事等各部門的監管職責,通過各部門的通力合作強化內部監管機制的實施。
對于科研項目而言,科研經費是基本保障,要想確保科研的水平和科研質量,必須保證科研經費的科學有效使用。基于此,科研單位必須高度重視科研項目經費財務管理創新工作,認識自身在經費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明確自身實際與科研項目的具體需求,對經費使用進行科學規劃,完善財務管理制度,不斷提升財務服務水平,并加強財務監督管理,以此保證科研經費的科學有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