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圣輝(長沙)

黃興
黃興是偉大的辛亥革命領袖、民主革命家、軍事家,還是一位偉大的理論家、思想家。他對三民主義理論、建黨理論、軍事理論等都做出了重大貢獻;而且,黃興還是一位詩人、書法家,文武全才。他和孫中山先生并稱孫、黃。黃興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革命的一生,是為中國人民奮斗流血犧牲的一生。歷史證明沒有黃興就沒有滿清王朝的滅亡,就沒有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就沒有中華民族走向民主共和新紀元。黃興先生為國為民鞠躬盡瘁,一百多年來,赫赫戰功被大量地記載著述研究。黃興先生之精神,歸納后至少有五個方面:愛國主義精神、奮斗犧牲精神、無私奉獻精神、求實敬業精神、重團結顧大局精神。當然黃興先生最重要的精神是“無我”精神。
“無我”源自佛教,是佛發現的五蘊的共相之一,五蘊的共相是“無常、苦、無我”。佛陀說“無我者非我、非我所,非我之我”也指忘我無私,天下為公的精神境界。
黃興先生雖然聲望與孫中山齊肩(馮自由語“世稱孫、黃為開國二杰,克強誠當之無愧矣”。英國《旁觀者》發表駐北京記者的通訊中就有這樣一番判斷:“記者更敢大膽推測,將來袁退出政界,黃興將是最適宜的總統繼任人選?!保┍究梢宰鳇h魁、做開國大總統,但黃興總是甘做配角,辛亥革命以前的幾次“倒孫”風波中,假如不是黃興堅定地拒絕取而代之,他扮演革命領袖主角的機會是一直存在的。他身上的這種配角意識,放在整個中國歷史長河中也是罕見的,因為配角意識無疑是一種極為可貴的民主意識,其中閃現出黃興“無我”的偉岸人格。
1、中國同盟會成立,在選舉總理時,黃興提議:“公推孫中山先生為本黨總理,不必經過選舉手續。”
2、1907年,光復會的章太炎、陶成章等人以潮州起義失敗為由,想逼迫當時的代理庶務劉揆一召集特別會議,要求罷免孫中山的總理職務,另舉黃興擔任。黃興推辭,當即復函表示,自己支持孫中山,拒絕受任總理職務,最終平息這一次倒孫運動。1909年,章太炎、陶成章又發動了第二次倒孫風潮。陶成章等人在《南洋總匯新報》上發表了《同盟會七省意見書》,其中列出了孫中山三種十二條“罪狀”,并要求開除孫中山同盟會總理一職。為了維護孫中山的領袖地位,黃興挺身而出,一方面同劉揆一、譚人鳳一起勸解陶成章,拒絕發表他污蔑孫中山的所謂“公函”;另一方面,又同劉、譚以同盟會名義聯合發表公函,加蓋同盟會公章,逐條為孫中山辯誣。黃興還致函孫中山,告訴他,自己會全力阻止這一次倒孫風潮,希望孫中山能夠不予計較,以“海量涵之”,最終又平息了這一次的倒孫風潮。黃興在給孫中山的信中,表達了“陶等雖悍,弟當以身力拒之”的態度。在辛亥革命以前的幾次“倒孫”風波中,黃興素以“成事不必在我”的信念,堅定地拒絕名利的誘惑,其大公無私和忍讓顧全的態度,贏得了多數民國元老乃至后人的敬重。
3.中國同盟會成立之后,黃興就開始了他職業革命家的生涯。1906年春,黃興派遣劉道一回到湖南,策動了萍瀏醴起義。雖然起義最終失敗,但作為同盟會成立之后的第一次起義,意義深遠。1906年,黃興又與孫中山等人在東京編制了《革命方略》,共同議定了《軍政府宣言》等15個文件,用來指導國內的革命運動。隨后,孫中山在東南沿海發動和領導了多次武裝起義,1907年3月,黃興從日本來到越南河內,同孫中山一同策劃了東南沿海多次起義;9月,黃興又先后策劃并指揮了防城起義;12月,黃興又與孫中山一起指揮了廣西鎮南關起義。1908年1月,孫中山離開河內之前,委托黃興、胡漢民經營粵、桂、滇軍事。1908年3月,黃興等人在孫中山的示意下,再次潛入欽州、廉州和上思一帶發動起義,當時黃興僅率領兩百多人對抗兩萬多的清軍,轉戰數月,最終因彈盡糧絕,不得不退回河內。之后,黃興又在云南河口發起起義,最終也失敗了。1910年春,黃興又策劃了廣州新軍起義,但最終也失敗了。1911年4月23日,同盟會又組織發動了廣州黃花崗起義,以趙聲為總指揮,黃興為副總指揮。黃興組織敢死隊,一直戰斗到只剩下他一個人,并被打斷了兩根手指。黃花崗起義失敗之后,黃興便一直留在香港養傷。10月11日,湖北軍政府成立。第二天,軍政府便派人前往上海聯絡同盟會中部總會,希望黃興、宋教仁能前往武昌主持大局。10月28日,黃興從香港輾轉到達武昌。當時武漢已經岌岌可危,黃興的到來,極大地鼓舞了武昌軍民的士氣。當時黎元洪不僅派軍樂隊和多人到漢陽門去歡迎,甚至還安排人騎著馬、舉著“黃興到”的旗子在武漢各街市奔跑,希望能夠安定民心。11月2日,黃興在軍政府緊急會議上被推舉為戰時總司令。第二天,黎元洪在武昌為黃興舉行“登臺拜將”儀式。當天晚上,黃興親率司令部成員進駐漢陽。
4.武昌起義后,上海的各省代表舉行會議,決定臨時政府暫設南京,公舉黃興為大元帥,負責組織臨時政府。因黎元洪反對,于是各省代表會改舉黎元洪為大元帥,黃興為副元帥并代大元帥職權。12月23日,黃興獲悉孫中山即將歸國,遂推辭赴南京組織臨時政府,并向眾人解釋:“孫先生是同盟會的總理,他未回國時我可以代表同盟會;現在他已在回國途中,我若不等他到滬,搶先一步到南京就職,將使他感到不快,并使黨內同志發生猜疑。太平天國起初節節勝利,發展很快,但因幾個領袖互爭權利,終至失敗。我們要引以為戒?!?5日,孫中山抵達上海,黃興和陳其美等人前往迎接。
5.南京臨時政府黃興任陸軍總長,袁世凱任大總統后授黃興陸軍上將、勛一位,黃興都不接受并于6月辭去南京留守職務。
這些正是黃興“無我”精神寫照。
黃興先生一生與佛有緣,特別是與麓山寺有緣。他一生的精神寫照“無我”源自于佛教,青少年時求學麓山腳下的湘水校經堂,青年時期因革命需要曾在廣西喬裝和尚,黃興去世后國葬長沙岳麓山麓山寺后云麓峰下小月亮坪,由麓山寺捐贈。
麓山寺自晉代創建以來,經過隋唐的發展、宋元的延續,至明代中期已成為全國佛教禪宗派著名的勝地,古剎幾歷滄桑,其規模雖未及想象中的壯觀宏麗,無嘩眾取寵的過分雕琢粉飾,卻古樸中透著厚重,雅致中透著莊嚴。幽深靈寂,梵唄悠悠,鐘鳴板響,頗具名寺氣象。自創建伊始,從古寺流出的佛法活水,便滋潤著靈秀麓山,滋潤著三湘大地,源源不斷地饒益著無盡大地眾生,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1986年由長沙市佛教協會主持恢復其原貌,我以現任麓山寺方丈身份當選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2000年,我作為中國宗教領袖七人代表團中的一員參加了聯合國“千年和平大會”。

古麓山寺

書法 陳智華(中國臺灣)

書法 方仲桓(中國臺灣)

書法 高安國(中國臺灣)

書法 高青(中國臺灣)

書法 季麟連(中國臺灣)

書法 林宗慶(中國臺灣)

書法 劉守仁(中國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