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山東省齊河縣晏城街道辦事處 光蘭昌
走入齊河縣晏城街道的鄉間小道上,只見土地平曠,屋舍儼然,庭院整潔,美麗的墻繪訴說著文明鄉風,過往的村民們言笑晏晏,一幅幅田園生態、鄉村美態、特色生態的美麗鄉村圖景正徐徐展開。
2017年以來,晏城街道立足實際、創新舉措,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作用。文明實踐站志愿工作者積極參與,廣泛發動群眾,持續深入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2020年 農 村 人居環境得到切實改善,依據晏城街道地理位置,結合大濟南經濟圈,齊河發展南融北接的方針,晏城街道大力發展鄉村觀光、農業采摘旅游業,融合民俗民宿的鄉村旅游大環境。街道村顏值不斷提升,廣大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我們天天打掃呢!現在環境干凈了,如果家門前有點臟亂自己都看不下去啦!”晏城街道池莊村的一位村民笑著說。“而且我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特別負責,這一片的環境衛生他都操心著呢!”不只是池莊村,在晏城街道各村,大家都熱情高漲。2016年始,晏城街道開展打造美麗鄉村行動,街道全部村莊居民家中垃圾集中桶裝化,定期由保潔公司車輛統一運到垃圾回收廠統一處理。實現了村村、戶戶通自來水,村村通公路。2017政府出一大部分資金,村里自己統籌一小部分資金,合力打造美麗鄉村。實現了晏城街道各村的村內胡同都修上了水泥路,改變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景象。2018年晏城街道各村完成了統一綠化,統一亮化,統一粉刷墻體,美麗的墻繪訴說著文明鄉風。2019年,晏城街道各村80%戶的家園打造成了美麗庭院。2020年,旱改廁2000余戶,2021年上半年,全街道旱改廁完成率達到90%,助力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開展讓村容村貌換新顏。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推進,不僅是領導帶頭,以上率下,分村包干的過程,更是動員群眾、發動群眾,做好群眾工作的過程。”晏城街道黨工委書記趙萬濤表示,“人居環境整治要從‘小改變’做起,才能到‘大變局’。通過倡議書、喇叭廣播、宣傳車輛、微信群、簽訂“門前三包協議”等方式進行宣傳引導,鼓勵籌資籌勞,積極發動群眾,增強群眾責任意識,在全鎮形成了“領導帶頭干、黨員專心干、群眾一起干”的濃厚氛圍,達到了預期效果。
在三合村,村兩委為解決村養殖場、水塘黑臭水體問題,通過對養殖場雨污分流改造、清淤疏浚等措施,徹底解決了污水排放問題,現在河水清澈見底,村內胡同修建了綠色護欄,村民的房前屋后種上了花草,居住環境美麗清新。
自今年5月份以來,晏城街道多次召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會議,成立以街道黨工委書記為指揮長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指揮部,街道村實行網格化管理。明確當前整治工作重點,突出“五清一改”,并及時建立工作臺賬,實現清單化管理。
“環境整治是一場攻堅戰、持久戰,只有真抓實干,才能共建美麗家園。”晏城街道分管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黨工委副書記董斌說道,“為了提高整治成效,我們不僅組織各村黨支部書記到外地先進縣市、街道、村去學習,更是定期舉行農村人居環境‘看、比、評’活動,各村之間通過比進度、比成效、找差距的方式,正視環境整治中的問題、查找原因、整改完善。”
在集中整治下,晏城街道現治理黑臭水體溝渠38處,清理溝渠河道堰口131處;清理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168處,清理違規小菜園55處,清理陳年垃圾120車,挖機臺班353小時;清理亂搭亂建、亂堆亂放454處;清理拆除廢舊廣告184處;拆除無功能建筑34處;完成改廁4000戶。
門前綠化美如畫,宅后碧水映春光。只有建立長效機制,才留得住青山綠水,才能使在外游子記得住鄉愁。隨著整治工作的不斷推進,晏城街道也愈加注重構建和完善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
今年,晏城街道通過研究、實地走訪,征求意見,制定了《晏城街道2021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考核標準及管理辦法 》,明確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要求、考核辦法及獎勵標準。街道、村均成立了工作專班,嚴格落實村干部包組整治責任,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
為確保各級信息暢通,晏城街道建立了全鎮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微信群,第一時間反饋問題、解決問題,督促加快整治進度,形成鎮村互動、上下聯動、干群共建共管共治共護的集中整治工作機制。同時呂亭鎮還聯合企業、社會多方力量,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建立健全村民參與機制,確保整治效果。
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晏城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為載體,凝心聚力,上下同心,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步伐邁得更加堅實、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