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中國人民大學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仝志輝
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對鄉村治理提出了“治理有效”的工作要求,并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的長遠目標。2020年一號文件提出的鄉村治理工作體系,除了繼續對村級治理提出加強黨組織領導和在行政村層面推進村民自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以外,著重對縣、鄉怎么做提出了具體要求。
第一,堅持縣鄉村聯動,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把更多資源下沉到鄉鎮和村,提高鄉村治理效能。在人們的慣性思維里,認為鄉村治理僅僅是鄉鎮和村兩級的事情,有的更是把鄉村治理僅僅看做是是村里的事情。可能從工作內容上來講,鄉村治理主要是對著農民,落實到村里。但是抓這個工作的力量不能僅僅是鄉村兩級干部,而必須是縣鄉村三級齊上陣,從縣里開始,重視基層,推動資源下沉,如此才能夯實鄉村治理基礎。
第二,縣是鄉村治理工作的“一線指揮部”。對縣抓鄉村治理上的工作職能提出了明確要求,就是“加強統籌策劃,落實領導責任”;對縣抓鄉村治理的工作方式提出了明確要求,就是“強化大抓基層的工作導向,增強群眾工作本領”;對縣抓鄉村治理的工作機制提出了明確要求,即“建立縣級領導干部和縣直部門主要負責人保存制度”。按照這些要求去做,就真正落實了縣級抓鄉村治理工作的責任。有了這樣的要求,鄉村治理就真正能夠成為三農工作的基礎性工作,就可以使得鄉村治理成為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的堅實保障。
第三,加強鄉鎮在鄉村治理工作中責任和能量的具體辦法。首先是明確鄉鎮地位,鄉鎮是為農服務中心。其次,鄉鎮在鄉村治理中要加強管理服務,整合審批、服務、執法等方面力量,建立健全統一管理服務平臺,實現一站式辦理。結合當下農村改革發展任務,要充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宅基地管理、集體資產管理、民生保障、社會服務等工作力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