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波
(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第一中學,貴州 銅仁 554000)
初中數學中考復習課的質量體現了教師教學的能力,教師在教學指導過程中既要完成基礎知識的樹立也要摒棄“熱剩飯”的思想,科學制定復習策略,在復習過程中調動學生自主復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在復習過程匯總夯實基礎、查漏補缺、實現歸納總結而不是盲目習題訓練,通過題山卷海低效率模式開展復習工作。
數學抽象是數學學習中十分重要的一種思維素養,在進行知識復習時,也成為學生歸納整理與抽象概括的過程。因此,教師要重視運用思維導圖開展復習課教學,使學生的數學抽象素養得到有效提高,以此來科學地構建數學知識體系。在課堂教學階段,新知識往往呈現碎片化的特點,通過思維導圖對知識進行復習,可以對碎片化知識進行有效的整合與抽象,有利于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因此,繪制思維導圖也成為學生數學抽象能力的具體表現。例如,“一次函數”知識的復習課教學,教師引導學生回憶“一次函數”知識模塊,了解基礎知識架構,鼓勵學生繪制“一次函數”思維導圖。通過對思維導圖的有效繪制,學生能夠對復習框架形成直觀、具體的認識和理解。
同時,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抽象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思維導圖具體細化,通過循序漸進地學習和理解,強化提升學生對思維導圖的運用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抽象素養。數學抽象素養是發展學生理性思維的基礎,對數學概念、系統及結構的認知理解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對學生學習能力的鍛煉培養也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對于“一次函數”的復習,教師可以設計相應的學習目標:借助思維導圖建立知識網絡;借助思維導圖完成問題的思考分析及正確解答。課堂教學期間,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自主建構知識網絡體系,鍛煉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及數學思想,實現知識的有效內化,促使學生抽象素養的有效提高。
邏輯推理素養在數學學習的各階段均有體現,幾何證明部分知識更能充分反映出邏輯推理思維能力的綜合運用。因此,在復習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對幾何證明題的復習,培養學生良好的邏輯推理素養。
數學建模對學生而言存在較大的難度,教師可以基于簡單且易于理解的建模,以“歸類找規律,變式求解”為切入點,對學生的數學建模素養進行培養。復習課教學期間,以《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 年版)》及學情實際為基礎,指導學生對有關例題做出思考分析及整理歸類,對解題規律進行總結。關于可變性題型,指導學生完成變式練習,基于不同角度對問題做出綜合思考分析,以分類的方式總結規律性的解題方法及思維方式。具體講解時,教師逐步指導學生對典型性問題做出靈活變換,實現觸類旁通、以類串型,構建系統的數學模型,使學生的建模能力得以真正提高。
數學中考復習過程中教師要積極落實以學生為主的教育原則,在指導學生開展復習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積極反饋,通過反饋的方式了解學生復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幫助學生開展查漏補缺工作,從而讓學生始終與教師的復習進度保持一致,提升復習效果。
中考數學復習過程中教師一般是按照自身對學生的了解開展復習指導工作,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教師在復習過程中應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積極圍繞學生問題查漏補缺,以二次函數為例,函數的知識點眾多也是學生復習的重點內容,在復習過程中函數圖像、圖形平行規律、拋物線頂點坐標、數形結合等都是常見的考核方式和復習知識要點,在復習過程中不同學生的掌握程度是不同的,通過了解學生反饋的內容可以針對不同學生群體開展差異化的復習策略,包括復習習題布置方向側重點不同,從而滿足不同學生的復習需要,在復習過程中針對學生個體開展查漏補缺,圍繞知識點進行串聯夯實學生的基礎,從而實現以點破面的中考復習效果。
中考復習過程中學生存在兩極化的現象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因此教師在教學指導過程中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積極開展個性化的指導,幫助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實現查漏補缺,快速幫助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提升學生學習的能力,同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針對性指導方案。
初中復習過程中教師采用的是中等生水平復習策略,但在復習過程中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化差異,針對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跟進,在復習過程中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同時結合學生不足給予專業的指導,如利用課下時間給予學生輔導,利用放學后為學生提供額外輔導等幫助學生查漏補缺,提升學生復習的水平和質量,在復習的過程中滿足不同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復習效率和質量。
復習課是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與鞏固的重要課程,能夠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因此,教師應對復習課教學予以重視。在復習課教學中,教師要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