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燕
(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昆明五華實驗學校,云南 昆明 650102)
在平時寫作中,總有學生覺得無話可寫,還有的學生雖然寫夠了作文要求的字數,但內容較為空洞。這些都是因為素材準備不足的原因,所以,素材準備是寫作之前的必然步驟。但學生不能寄希望于“臨時抱佛腳”,也就是說,素材準備的重點在于平時的積累,寫作前準備的重點在于素材的挑選[1]。例如,在進行“觸動心靈的人”的寫作前,筆者剛提到作文題目,就有學生開始搖頭,表示自己沒有接觸過這樣的人。由此可以看出這些學生素材積累不足,并且對生活的觀察不夠細致。因此,筆者給學生進行了一定的提示,即讓學生回憶自己之前的生活,讀過的書或者看過的影視劇,能夠想起來的都是對自己有所觸動的,同時提醒學生將自己想到的人或者事記錄下來,當作寫作素材進行積累。通過這樣的素材準備,學生在之后的寫作中就會有內容可寫,并且可以意識到自己素材積累的短板,從而提升素材積累意識。
寫作前的交流討論對學生的寫作提升意義重大。到了高中階段,學生已經擁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也有了自己慣常的思維方式,但正因為如此,在思考問題時,學生有可能陷入思維定式,很難寫出新意。因此,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交流討論的機會,讓他們可以聽聽他人的想法,從而得到一定的啟發[2]。還以“觸動心靈的人”的寫作為例,在學生進行了一番自主思考后,筆者給了他們五分鐘的時間進行交流討論。在交流討論中,學生可以講一講觸動自己心靈的人是什么樣的,也可以從如何寫作、如何突出人物等角度進行技巧方面的交流討論。交流討論的角度不限,如此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交流討論范圍,還有助于他們在交流討論中產生新的想法,從而提升寫作能力。所以,教師應給學生提供交流討論的機會。
在語文寫作中,確定整體思路是提升寫作速度及寫作質量的有效方式。在高中階段的語文寫作中,一般都是限時寫作,在有限的時間內,有了整體思路的引導,學生只需要在寫作中注重細節即可。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養成列寫作提綱的習慣,并優化學生的提綱寫作能力。例如,垃圾處理是社會熱點話題,筆者據此給學生設計了寫作任務。具體來說,學生需要以垃圾處理為話題,寫一篇八百字的作文,角度不限,但不可寫詩歌。對于這樣的寫作要求,學生可以先確定自己的寫作角度,如寫垃圾處理的方法、垃圾處理的意義,還是寫在垃圾處理中存在的問題。學生在確定了角度后,可以進行詳細思考,如每一段寫些什么,或者將作文分為哪幾部分。通過這樣的整體規劃,學生的寫作思路會逐漸清晰起來,寫作效率也會提升。
在語文寫作中確定整體思路固然重要,但同時也要懂得隨機應變。也就是說,學生需要有靈活調整的意識,然后根據自己的實時寫作情況進行調整。不過教師應讓學生明白,不管如何進行調整,都需要滿足寫作的要求,切忌在寫作過程中頻繁變換想法,以至于忘了本來的寫作目的,偏離了寫作要求[3]。還以“垃圾處理”的寫作任務為例,在寫作過程中,有學生能一氣呵成,但也有學生會遇到問題。例如,有學生想寫垃圾處理的方式,但是寫著寫著發現自己對垃圾處理的各種方式并不是很了解。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進行靈活變通,如可以從自己了解的日常生活垃圾處理方式來寫,寫自己見過的垃圾處理方式。學生通過這樣的靈活應變,可以有效提升寫作質量。
在寫作完成后進行寫作修改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限時寫作中,學生難免會有考慮不周全的地方,寫作修改可以幫助學生把這些不周全的地方一一補足,并在之后的寫作中引起注意。不過為了提升寫作修改的效果,教師既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修改,也可以讓學生進行交換修改,同時要求學生注重細節方面的修改。例如,在進行了關于人工智能方面的寫作后,筆者沒有直接將作文收上來進行批改,而是讓學生進行了交換修改。并且,在交換修改中,筆者要求學生在給出修改建議的基礎上,至少寫出一個修改示例。如此一來,不管寫作者,還是修改者,都能得到一定的鍛煉與提升。
寫作過后的反思與寫作修改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寫作修改更多的是針對此次寫作,而寫作反思除了針對本次寫作外,還需要考慮之后的寫作。也就是說,在反思中,學生需要明確自己在寫作中做得好的地方及做得不好的地方,并尋找提升與改進的方法。而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還以人工智能方面的寫作教學為例,在寫作修改結束后,筆者讓學生看著修改后的作文,回顧整個寫作過程,并進行反思。
總而言之,寫作雖然只是聽、說、讀、寫四大方面之一,但寫作與聽、說、讀三個方面聯系緊密,寫作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學生其他三方面能力的提升。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認識到寫作學習的重要性,并從核心素養培養的角度出發,設計出多種策略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能夠寫出優秀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