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一中附屬實驗學校,河北 承德 067500)
初中歷史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必修課,也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一門不可缺少的課程。但是,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為了應對考試,為了分數,我們一直采取的是“講授式”教學方式,嚴重不利于學生能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也不利于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為了展現歷史課程的價值,也為了保護學生終身學習的意識,授課時,我們要通過構建多種教學活動來重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中掌握知識、鍛煉能力,同時也為高效歷史課堂的順利實現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本文就以下面幾種教學活動為例對如何構建精彩的初中歷史課堂進行論述,以確保學生在高效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展。
所謂的茶話會讓學生圍成一圈,引導學生對相關的話題進行討論,以確保學生在相互交流、互相討論中掌握基礎的歷史知識,同時也為學生更好的發展做好保障工作。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為了打破傳統歷史課堂的沉悶,也為了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認識,更為了提高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茶話會的作用,引導學生在針對某個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的過程中輕松地掌握相關的歷史知識,提高歷史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完“偉大的抗日戰爭”這一章節時,我組織學生進行了茶話會活動,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學完這一章節后的感受,聊一聊抗日戰爭是怎樣取得勝利;議一議抗日戰爭勝利在中國反抗外來侵略斗爭中的歷史地位等等,引導學生以茶話會的形式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交換自己的意見,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而且對高效歷史課堂的實現,對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也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相信學生,鼓勵學生在“茶話會”中互相交流意見,進而為高效課堂的實現做好保障工作。
所謂的臺階式教學活動是指讓學生在讀讀、議議、練練、講講四個活動中強化學生對相關歷史的認識,同時也能確保學生在高效的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展。所以,在素質教育下的歷史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要引導學生在自主讀一讀中養成良好的歷史學習習慣,進而也為學生更好的發展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教學“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時,為了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為了有效地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在本節課的授課時,我選擇了“臺階式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課下結合教材內容以及網絡上或者是相關電視劇中所表現出來的情境對“文化大革命”的相關內容進行了解,之后,在上課的時候,為了檢驗學生讀一讀的效果,也為了確保學生真正掌握本節課的相關知識,我組織學生對下面幾個問題進行了討論,如:“文化大革命”給人們帶來的危害?……組織學生在獨立思考問題之后,解決相關的練習題,之后,再組織學生在小組內講一講自己對“文化大革命”的一些看法和觀點,這樣不僅能夠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認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對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也有著密切的聯系。
對比性教學活動的應用是歷史教學過程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也是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學習活動之一。所以,在素質教育下的歷史教學中,我們要鼓勵學生將相關的知識點放在一起進行對比活動,這樣不僅能夠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認知,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而且也能大幅度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質量。
例如,將“列強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這一章節中的相關條約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學習,比較每個條約簽訂的時間、條約的內容、簽訂的國家、開放的通商口岸、割讓的土地、相關土地的回歸時間(與后面的知識相聯系)等等,引導學生自主對比,自己在比較中加深印象,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能讓學生在對比中掌握知識、鍛煉能力。
總之,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通過組織多種教學活動來重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進而在確保高效歷史課堂順利實現的同時,也為學生歷史素養的形成以及綜合歷史學習能力的提高做好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