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
(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第三小學,河北 承德 067399)
在當今小學英語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已經越來越普遍,它在經過探索實踐驗證的基礎上,已廣泛得到各個學校的認可和推廣。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不僅能發揮班級優秀學生的能力,還能兼顧個性差異較大的學生。既可以發揮小組團隊的力量,又能鍛煉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如何科學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決定了課堂教學成功與否,它不僅是成功教學的基礎,而且也是進行各種教育決策的基礎。在英語課堂小組合作的學習評價中我們可以運用這些策略。
傾聽是教師具備的最基本的素養之一,是尊重學生主體的主要體現。通過傾聽去理解、交流和溝通,這本身就是給與學生課堂發言的最好評價。
針對學生的課堂發言,教師在傾聽后應及時提出疑問,從而更好地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
例如,在“In the library ”一課的教學中,通過主旨句Don’t… 學習了在圖書館不可以做的諸多行為。此刻教師在引導學生回答之后繼續提問在教室、劇院、動物園不可以做的行為。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展示他們的討論結果,并在某一小組展示結束之后由其他小組進行點評和補充,最后經由教師點評評價。這就是一種有效追問,不僅激活了學生的思維,點燃討論的沸點,還引發了小組在課堂上的精彩發言。
在傾聽完學生的課堂發言之后,教師需要對學生的發言及時表達自己的驚嘆之情,以此給予學生進一步發言的信息和動力。
例如,在上一個案例中,某個小組在分享完他們的討論成果之后,教師此時就可以通過一些手勢、眼神、激勵性的話語,表達對學生發言的驚嘆之情。同時還要引導其他小組對本組進行身體語言的評價,將評價公平化,平等化。比如:you do a good job,excellent!Wonderful!Great!等激勵的話語。或者對學生的描述表示肯定和贊賞I got it!We can’t do these things in class.等等。讓本組學生不僅體驗到全班同學對他們的肯定,還有老師對其發言的肯定,從而激發學生進一步思考和回答問題的動力和勇氣。
在課堂中,學生都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對于老師一個問題的提出,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回答,甚至包括一些無厘頭的回答。針對學生的個性鮮明、充滿童真的發言,教師應該及時表達自己的喜悅和喜愛之情。
例如:在“holidays”一課的教學中,教師提問What’s your favourite holiday?及Why?一位學生答曰:I like new year’s day,because it’s my birthday.這個回答本身并沒有錯誤,只是他沒有按常理出牌,沒有按老師所設想的句型和詞組來解釋,這個時候教師可以輕松地接過他的回答,表達自己的驚訝之情,用一句so you can…接著幫助他進一步說出原因,不僅愉悅了學生的情緒,又在緩解班級氛圍的過程中完成了老師的教學目的。這樣就使得師生的問答充滿情趣,不斷激發學參與學習的內部動機。
課堂發言的主題是學生,教師要站在學生的立場,用學生的視角去觀察和思考,用學生的心靈去感悟。教師要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提升對學生發言的理解和感悟,并做出及時而適度的評價。
在課堂對話中,教師要與學生面對面平等對話,讓學生自主表達自己的思考,同時,適時的評價學生充滿創新思維的課堂發言。
比如:在教郵票這個詞的時候,教師出示的例子動物郵票,要求學生模仿組詞,很快,學生就說出許多名詞搭配的詞組。這時一個學生卻說出了買郵票這樣的動詞詞組,似乎又是不按常理出牌,教師此刻應該適時引導,按著他的思路引出了收集郵票,進一步對這個學生的愛好給予肯定,并邀請他下次將郵票帶過向大家展示。在這樣的評價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尋找學生回答的閃光點,并立即給予贊賞性評價,促使個別學生回答中的創新點轉變成有利于課堂的精彩生成,從而延伸課堂教學的深度和廣度。
教師應該把握課堂教學目標,選用精煉而有效的評價語言,既為學生提供思維發散和發展的空間,又增強了課堂交流的有效性。
比如:還是在“holidays”一課的教學中,我們要學習不同的節日及風俗,那么在這樣課堂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先搜集有關這些節日的資料,并進行中外節日對比,這樣,在課堂上,學生就由原有的聽老師說轉變為學生表述,教師加以引導和補充,這樣的課堂既滿足了學生發言的欲望,又提升了本節課節日學習的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既包括靜態的計劃安排,又包括動態的實施過程。靜態的教學計劃與安排是教學的準備階段,可稱之為教學預設。充分的教學預設是課堂教學的本源,也是課堂生成的土壤和催化劑。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語言錯誤反映了其知識水平掌握的真實水平和思維的真實狀況。因此,對于學生的錯誤發言,教師不能急著去解釋和下結論,不妨將錯誤拋給學生,引導學生在辨析語言錯誤的過程中掌握各個語言知識點,內化所學知識。
英語是一門語言和思維相統一的學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既學習了語言又發展了思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發言時出現的語言錯誤,發現其中隱含的教學價值,引導學生展開思考。
總之,教師應努力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使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發現別人的不足,反省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使每個學生都明確改進方向,促進學生更好地合作,從而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另外,在評價的過程中還應做到:結果評價與過程評價相結合,側重于對過程的評價;教師評價與學生互評相結合,側重于學生間的互評;小組評價和個體評價相結合,側重于對小組的評價,從而充分發揮評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