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少帥
(大連建發建筑設計院,遼寧 大連 116000)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基本滿足。在此基礎上,人們逐漸關注精神生活、生活環境等問題,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在舊居住區的景觀改造和設計過程中,必須迎合社會原則,科學改造居住區的綠化,滿足居民的日常活動和交流需求,從而豐富他們的生活。
在舊居住區景觀改造設計中,必須遵循經濟原則,即節約改造成本。因此,我們必須在改造設計中節約成本,然后考慮如何使設計多樣化,使用新技術和新材料,以實現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舊社區內,原有景觀經過自然生長已經形成一定規模,但改造時盡量不破壞原有特色,本著保持生態的原則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利用好原有的生態,達到預期的目的,從而更具生態感。
舊居住區景觀改造設計時,需要將自然景觀與人工改造的景觀相結合,達到協調統一的效果,才能更加美觀,住在這里的人會感到無比的快樂。
在我國大多數地區的舊住宅區改造中,植物和草的修剪和設計非常單一,極缺乏特色。而且種植的植物比較簡單,大部分是常見的灌木或喬木。因為花卉需要護理,所以大多數住宅景觀設計都不選擇融入花卉。這些居住區的景觀綠化大多色彩一致,沒有四季分明的層次感,觀賞價值也較差。另外,整個小區的綠化設計很松散,不協調,綠化效果不顯著。
與現代居住區設計相比,舊居住區的綠化設施建設得不好。比如景觀綠化現場沒有休閑椅和街牌,即使有也會因年久失修而生銹脫落。觀景區沒有出入口的標志,附近也沒有停車的地方。所以大部分居民都不愿意在自己小區的園林里做娛樂。
一般居住區的園林是居民活動的主要場所,不僅可以為人們提供各種活動場所和設施,如一些極端天氣、下雨、強風等。,但也有地方避難,而且孩子們也有特殊的活動區域。但是很多老社區長期沒有照顧和建立這些場地和設施,不能為居民提供相應的需求。
在舊居住區景觀改造設計中,人們非常重視,建設范圍廣。其中涉及的工程結構比較復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在設計理念上,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環保、美觀等因素,然后分層次進行設計,把舊住宅區變成新時代的高檔住宅。
住宅道路最好用瀝青鋪筑,因為這種材料在車輛行駛時不會產生太大的噪音,而且路面容易清理,成本相對較低。因此,瀝青路面是舊住宅區改造設計的首選,需要拓寬道路以避免擁堵,并及時更換損壞的路緣石,從而優化住宅區的道路。在節約的方向上,可以用黃銹石做的石磚代替種草磚,然后規劃停車位置,可以有效解決用戶的停車問題。其次,對排水系統進行改造和設計。地下溝渠要疏通,路面的坡度要保證不積水。景觀樹池由花崗巖制成,方向美觀,鋪設在人行道兩側。
在舊住宅區的設計中,人們的使用功能是主要目的。然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齡化的出現,居住在舊住宅區的人數增加,對可欣賞和使用的景觀和設施的要求也日益增加。舊游廊已不能滿足視覺審美要求。因此,為了在保證使用功能的基礎上改造玄關框架的形狀和材料,可以從公共藝術的角度出發,將木和鋼結合起來,設計出一系列的設施,既有設施的外形美觀,又具有觀賞性和防雨性能,然后在臺階上設置防護圍欄,以保證老人和幼兒的安全[3]。
娛樂在現代人的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老小區要選擇一個區域作為娛樂場所,然后地面鋪防滑地磚,設置兒童游樂區,地面鋪塑料,避免兒童摔倒。在娛樂區,需要增加一些綠色植物,為人們提供一個空氣清新、風景優美的生活和娛樂環境。還需要設置相應的室內娛樂場所,增加書籍區,讓人們在閑暇時有一個放松的地方,滿足人們的娛樂休閑需求。
舊居住區原有綠化應增加一些新的綠化植物,如彩樹、季花等,可以突出居住區景觀的四季,重新粉刷綠地的墻壁。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很多綠地會有高度,孩子會因為調皮而攀爬。因此,需要修建相應的臺階和護欄,并在兩側覆蓋綠色植物,這樣就可以成為一個平臺式的綠色景觀,既可以觀賞,又可以保證安全。
安全和方便是小區最重要的景觀設計因素。在設計中,需要對每個節點的護欄進行加固,增加其高度。小區外的圍欄也要這樣設計,防止外人隨意進入,防止孩子攀爬。在護欄下面,要建立相應的灌木叢,可以防止人靠近護欄,從而增加安全性,加固一些長期失修的地方。
綜上所述,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舊社區的景觀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因此,在景觀改造和設計過程中,必須堅持經濟、綠色、方便、安全、有機美化的原則,在不改變原有生態景觀的情況下,從綠色植物入手,使舊社區的生態景觀更加美觀和安全。它不僅能滿足人們的生活和娛樂需求,還能為他們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