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帥
(山東省淄博第十七中學,淄博云帆藝術培訓學校,山東 淄博 255000)
在傳播技術普及和市場經濟體制縱深改革的引導下,媒體融合也成為新時代發展的主流趨勢,這一趨勢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媒體行業之間的溝通壁壘和局限,讓傳播潛力顯露出了去中心化的特點。這也就意味著,傳統媒體也面臨著新一輪的挑戰和機遇,其自身的播放形式和內容并不能完全滿足群眾的多樣化需求,而新媒體恰好可以彌補這一缺陷和弊端。對此,傳統媒體要想在新時期維持自身的地位,就必須要充分結合新媒體的特點和優勢,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
當下,媒體已然滲透到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也與群眾的日常生活相輔相成,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是無法估量的,這也就意味著,即便是在未來,媒體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不會被削弱,對此,從業人員也需要結合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方向,把握好兩者的優勢,實現互相補充,相互促進,讓媒體產業實現規模化的延伸和拓展。
首先,新媒體在近些年來的發展趨勢是尤為迅猛的,并且也占據了相當比重的市場份額,但其自身仍舊存在一些明顯的不足和缺陷。
其次,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信息的傳遞僅僅依靠新媒體的推動是尚不足夠的,這必然會擾亂互聯網的秩序,也無法發揮出主流價值觀的導向和引領作用。在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的內容生產力是其最為核心和根本的優勢。從網站的瀏覽中也可以看出,一些新媒體發布的新聞與傳統媒體的信息是極為相似的,甚至會出現許多復制粘貼的問題。這也就意味著,新媒體在內容生產上也依賴著傳統媒體的運轉,如果只顧發揮新媒體而忽略了傳統媒體的地位,必然會讓內容的產出趨于單調和同質化[1]。
最后,從人才隊伍建設的角度來看,那些從事傳統媒體工作的人員,都在過去接受了長時間的專業訓練,參與了各種類型的社會實踐,積累了充足的經驗和教訓,所以他們自身的采編手段和方法都較為成熟,社會經歷十分豐富,能夠勝任不同類型的信息編輯工作。
以上這些都足以說明,新媒體的出現的確讓社會經濟的發展擁有了更多可能,也的確為群眾的日常生活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便利,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但新媒體的出現也必然會進一步凸顯出網絡的開放性,信息安全和信息質量都無法得到有效的保證,公信性和權威性仍舊有待商榷。在這種情況下,推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結合,就能夠充分發揮出兩者的優勢,實現協同進步,為群眾提供更加完善且便捷的社會服務。
行業的發展必須要借助機制的力量,需要制度與體系的約束和引導,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在這其中,媒體產業也自然不會例外。對此,國家應當在宏觀上強調并宣傳媒體融合的路徑,出臺一系列的鼓勵政策和獎勵機制,適當放寬基礎設施建設的市場準入,寬限一定的市場條件,減少束縛,要適當分散傳統媒體行業的權力,為新媒體行業的成長保留充分的空間和余地。同時,國家也應當充分利用好市場競爭機制,讓媒體行業能夠在競爭中反思自身的不足,凸顯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通過創新提高自己的服務質量,制作出更加高效的產品。也就是說,國家應當為媒介融合創造更加有利的體制環境,打造兼容并包,寬嚴相濟的資本空間[2]。
傳統媒體應當積極調整自身的資本運營機制,要拓展投資和融資渠道,積極爭取渠道商的支持,內容運營商也應當調整思想和理念,建立完整的產業鏈條,不能只是局限于眼前的利益,用行業壟斷的形式去維持自己的市場競爭地位,而是要利用有限的資源,塑造品牌形象和市場優勢,提高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質量,讓運營商和渠道商的效益向最大化的方向邁進,讓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齊頭并進。
傳統媒體應當打破思維定勢,積極引進先進的媒體技術,由此來推動媒介融合的順利完成,構建復合型的人才隊伍,讓各個部門各個組織通力合作,為媒體行業構建更加完善的通用技術標準,為技術的普及和推廣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在這里,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應當構建長效的合作機制。具體來講,兩者應當實現傳播內容上的合作,傳統媒體應當發揮出自身信息收集的作用,確保信息的真實有效,然后進行資源的共享,讓新媒體發揮出自身的服務價值準確投放不同類型的內容。同時,兩者應當實現傳播渠道的合作,新媒體可以利用電子報紙的形式傳播信息,傳統媒體也可以開通官方微博或者是公眾號,及時發布國家的最新消息。
綜上所述,持續性推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是合理且必要的舉動,這是順應新時代發展趨勢的應有之策,也是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有效措施。本文通過競爭市場的構建,內容生產的創新,技術的結合這三個角度,論述了兩者融合發展的途徑,充分尊重了新時代媒體行業發展的特點,具有理論上的合理性與實踐上的可行性。在未來,傳統媒體需要持續性突出自身的核心力量,新媒體應當積極構建獨特的品牌優勢,兩者要逐步實現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