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龍,魏夢茹,徐付彪
1.菏澤市立醫院心內科,山東菏澤 274000;2.菏澤市立醫院腦電圖室,山東菏澤 274000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為冠心病,是危及人們健康與生命安全的常見病。目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作為非藥物性冠收病治療方法,其通過心導管對狹窄或閉塞的心肌進行疏通,以便調節心肌血液灌注,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風險,具有微創、安全、療效可靠等優勢[1-2]。部分冠心病PCI 患者因缺少對于疾病及治療知識的理解,加之心絞痛癥狀的發作,極易出現不良心理狀況,其中以抑郁問題最為突出,給其預后帶來了嚴重的影響[3-4]。因此,亟需通過有效的治療方案糾正冠心病PCI合并抑郁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況,保障其身心健康。方便選取2018 年6 月—2020 年5 月菏澤市立醫院采用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與阿普唑侖聯合治療39 例冠心病PCI術后合并抑郁癥患者應用,現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菏澤市立醫院收治的冠心病PCI 術后并抑郁癥患者共計78 例。納入標準:冠心病符合《穩定性冠心病基層診療指南》(2020 年)中的診斷標準;抑郁癥符合第3 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hinese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Disorders and Diagnostic Criteria-Version3,CCMD-3)中的診斷標準;具有良好的溝通與認知能力;首次采用抗抑郁藥物治療;該次研究內容已向患者與其家屬告知知情。排除標準:其他精神疾病史者;遺傳性精神疾病者;腦器質性疾病者;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惡性腫瘤者;免疫功能與血液系統疾病者;有自殺傾向者;不愿參與研究,有較強的抗拒心理者。78 例患者以隨機數表法劃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39 例中男21 例,女18 例;年齡42~75 歲,平均(62.75±3.35)歲;冠心病病程2~15 年,平均(8.50±2.45)年;文化水平為大專及以上4 例,高中6 例,初中10例,小學19 例;其他合并癥為糖尿病6 例,高血壓5例,高血脂3 例。研究組39 例中男21 例,女18 例;年齡44~76 歲,平均(62.65±3.57)歲;冠心病病程2~16年,平均(8.62±2.48)年;文化水平為大專及以上5 例,高中5 例,初中11 例,小學18 例;其他合并癥為糖尿病6 例,高血壓6例,高血脂3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次研究經菏澤市立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兩組患者在PCI 術后均行常規方案治療,包括降壓、調脂、抗血小板、鈣離子拮抗劑、β 受體阻滯劑、硝酸酯類藥物等。對照組應用阿普唑侖口服治療,0.4 mg/次,1 次/d。研究組在此基礎上應用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規格:20 片,注冊證號H20171104)口服治療,10 mg/次,2次/d。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4 周。
(1)針對治療前與治療4 周時兩組患者下列指標進行觀察與比較。①抑郁情況:通過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評價,HAMD 量表評分≤7 分為正常;8~17 分為輕度抑郁;18~24 分為中度抑郁;≥25 為重度抑郁,分值越高說明抑郁癥狀越重。②睡眠質量:通過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進行評價,量表包括入睡時間(12分)、睡眠質量(18 分)、睡眠障礙(27 分)、睡眠時間(6分)、睡眠效率(9 分)、日間功能障礙(6 分)6 個維度,評分越低說明睡眠質量越佳。③生活質量:采用歐洲癌癥研究和治療協作組(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a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EORTC)制定的生活質量測定量表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re-Core 30,QLQ-C30)進行評價,量表評分范圍為0~100 分,共計5個維度(軀體、社會、角色、認知、情緒),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理想。(2)隨訪1 年,比較兩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動過速、心律失常、心肌梗死。(3)比較兩組的不良反應(嗜睡、頭暈頭痛、厭食、惡心嘔吐、便秘、皮疹等)。
采用SPSS 23.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頻數或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HAMD 評分在治療前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HAMD 評分在治療后的評分結果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抑郁情況對比[(),分]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抑郁情況對比[(),分]
兩組PSQI 量表評分在治療前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PSQI 量表在治療后的評分結果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睡眠質量對比[(),分]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睡眠質量對比[(),分]
治療前,兩組QLQ-C30 量表中各項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QLQ-C30 量表中角色、認知、軀體、社會、情緒功能評分較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分]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分]
隨訪1 年時間,研究組室性早搏、室性心動過速與心肌梗死的發生率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心律失常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1 年內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對比[n(%)]
研究組治療期間出現惡心嘔吐2 例,頭暈頭痛與厭食各1 例;對照組出現惡心嘔吐、便秘、嗜睡、皮疹各1 例。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均為10.26%,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00,P=1.000)。
冠心病是由冠狀動脈血管病變引起心肌缺氧、缺血所致的心臟疾病。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冠心病所致的死亡例數高達70 萬,且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該病的發病群體也向年輕化趨勢擴增,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5]。目前,PCI 是治療冠心病的首選非藥物方案,然而臨床工作中發現許多PCI 術后患者存在不良心理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預后質量[6]。有學者發現,心絞痛癥狀能夠使冠心病PCI 患者產生心理障礙,其中抑郁問題可以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概率[7]。1985 年,美國教授Jefferson 首次提出“雙心醫學”理念,即心理心臟學,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PCI 術后患者已形成“心理、藥物、運動、戒煙與營養”5 個康復管理模式[8]。因此,積極探尋有效的藥物促進冠心病PCI 術后合并抑郁癥患者的“雙心”康復效果十分必要[9]。
阿普唑侖屬于苯二氮艸卓類藥物,具有催眼、鎮靜、抗焦慮、抗抑郁等功效。口服阿普唑侖后能夠快速刺激中樞神經系統中的中苯二氮艸卓受體,促進中樞抑郁性神經遞質γ-氨基丁酸A 型受體與γ-氨基丁酸結合,使細胞超極化,調節神經元興奮度,繼而維持正常的神經元活動狀態[10-11]。一些研究發現單純應用阿普唑侖治療心血管疾病相關抑郁的效果仍有所欠缺[12-13]。氟哌噻噸美利曲辛屬于復合制劑,其中氟哌噻噸作為多巴胺受體拮抗劑,能夠有效促進多巴胺釋放與合成[14-15];美利曲辛則為雙相抗抑郁劑,其通過抑制突觸前膜對于5-羥色胺與去甲腎上腺素的再提取作用,繼而增強5-羥色胺水平;兩種成分復合使用能夠發揮出顯著抗抑郁與焦慮作用[16-17]。
學者孫喜文等[18]對64 例PCI 術后焦慮與抑郁患者應用了氟哌噻噸美利曲辛治療,結果顯示患者治療4周時HAMD 評分(7.27±2.54)分較常規治療對照組(12.84±3.25)分更低。尚良等[19]對52 例PCI 術后焦慮抑郁患者應用了阿普唑侖聯合氟哌哇噻噸美利曲辛治療,結果顯示治療后生活質量QLQ-C30 量表中角色功能評分(78.67±6.20)分、認知功能評分(79.84±6.27)分、軀體功能評分(67.65±6.28)分、社會功能評分(69.87±6.42)分、情緒功能評分(56.46±6.52)分較對照組(75.78±6.21)分、(72.37±5.38)分、(63.41±6.22)分、(66.58±6.31)分、(51.49±6.35)分高。該文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HAMD 評分(9.23±0.54)分較對照組(15.65±0.98)分低(P<0.05),QLQ-C30 量表中角色功能評分(79.65±6.05)分、認知功能評分(79.65±6.52)分、軀體功能評分(67.52±6.02)分、社會功能評分(69.54±5.02)分、情緒功能評分(56.85±4.85)分較對照組(75.52±6.02)分、(75.00±5.03)分、(62.45±5.68)分、(62.45±4.85)分、(50.65±3.78)分高(P<0.05)。同時,睡眠質量與抑郁癥之間具有密切的相關性,睡眠障礙是引起抑郁的獨立危險因子,同時也是精神障礙性疾的早期典型癥狀表現[20-21]。該研究中,治療后PSQI 量表評分(32.52±4.78)分較對照組(46.66±3.70)分更低(P<0.05)。結果說明兩種藥物聯合應用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癥狀,提高睡眠質量,繼而保障整體生活質量。從此類患者的PCI 術后恢復情況來看,王志強等[22]將104 例PCI 術后合并焦慮抑郁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行常規心理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聯合應用氟哌哇噻噸美利曲辛,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室性心動過速、心肌梗死與室性早搏的發生率為3.77%、3.77%、7.55%較對照組的17.31%、19.23%28.85%低。該文研究與上述結果相近,隨訪1 年時間,研究組室性早搏、室性心動過速與心肌梗死的發生率為5.13%、5.13%、0.00%均較對照組的23.08%、23.08%、15.38%低(P<0.05)。結果說明,兩種藥物聯合應用通過調節患者的心理狀態,進一步抑制了相關心血管不良事件風險,保障預后效果。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均為10.26%,此結果證明兩種藥物協同作用并不會影響整體治療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聯合阿普唑侖治療冠心病PCI 術后合并抑郁具有顯著的效果,適于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