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張立輝
1.日照市中醫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山東日照 276800;2.日照市中醫醫院胃腸肝膽病科,山東日照 276800
在臨床中呼吸衰竭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其主要是由于各種因素引起的呼吸系統病變,進一步導致機體的換氣功能和通氣功能受到影響,造成機體發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情況,最終導致患者出現各種生理紊亂和代謝紊亂[1]。在臨床中肺組織疾病、肺血管疾病、呼吸道病變等各種病變都會引起呼吸衰竭。很多呼吸衰竭患者都具有血管、支氣管、心、肺等各種器質性疾病史。呼吸衰竭病情危重的患者往往需要進入重癥監護室進行治療,在重癥監護室中具有非常齊備的搶救設施,可以有效保證患者的搶救工作,挽救患者的生命,保證其身體健康。在重癥監護室中除了要對患者進行積極地搶救和治療外,還必須要做好護理配合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保證患者的治療效果,并且進一步改善其預后[2-3]。對此,該文方便選取該院2018年8 月—2020 年3 月收治的132 例呼吸衰竭重癥監護患者,分析并研究呼吸衰竭重癥監護患者采用人性化護理對其臨床指標和并發癥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正式審查并批準,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呼吸衰竭重癥監護患者132 例作為該次的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劃分為甲組和乙組,各66 例。甲組中女31 例,男35 例;年齡最大77 歲,最小59 歲,平均(68.2±6.7)歲;呼吸系統疾病病程最長18年,最短5 年,平均病程(11.6±2.8)年。乙組中女30 例,男36 例;年齡最大79 歲,最小58 歲,平均(68.4±6.5)歲;呼吸系統疾病病程最長17 年,最短6 年,平均病程(11.5±2.9)年。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確診為呼吸衰竭重癥監護者;對研究內容知曉同意,并簽字確認者。排除標準:不同意參與該研究者;言語表達不清者[4]。
甲組予以常規護理,主要護理內容為:叮囑患者嚴格按照醫囑定時定量服用藥物;定時對患者進行翻身,防止出現壓力性損傷,盡可能使患者保持舒適的體位;定時擦拭患者的皮膚護理,保證患者皮膚的清潔和干燥;嚴密監測患者病情,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采取措施加以處理;做好對患者的吸痰護理。
乙組在此基礎上予以人性化護理,具體護理方法如下:①心理干預:護理人員要積極主動地與患者開展交流和溝通,在與患者溝通的時候,護理人員要多采用鼓勵性和安慰性的語言,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主動地了解和詢問;對患者的情緒變化予以嚴密觀察,一旦發現異常,要主動詢問導致患者情緒變化的原因,認真傾聽患者的心聲,然后有針對性地對患者實施心理疏導[5]。此外,護理人員還要將成功治愈的病例告知患者,從而能夠使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讓患者多觀看一些娛樂節目、聽一些舒緩的音樂,從而使其保持愉悅的心情,緩解其心理壓力。②并發癥護理: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及家屬了解和學會呼吸道的基本清理方法,比如通過咳嗽將體內的氣體排出;采用空心掌對患者進行叩背,從而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利用無菌操作方法清除患者鼻腔及口腔當中的各種分泌物,使其呼吸道時刻保持通暢性[6]。定期對患者進行翻身,做好皮膚清潔,如果有必要則通過氣墊床、水墊、氣囊等實施減壓,防止出現壓力性損傷;每天都要按摩患者的腿部,指導其開展直腿抬高等訓練,發放至深靜脈血栓。③環境護理:護理人員要保持病房的干凈整潔和衛生,適當地將病房當中儀器設備的報警聲調低。有報警聲出現的時候,要將報警的原因向患者進行及時告知和解釋,防止對患者產生刺激;合理地控制病房的濕度和溫度,最大限度地減少噪音和光線對患者的影響,護理人員在夜間巡視的時候,必須要做到輕手輕腳,降低噪音,保證患者能夠獲得充足的休息,提高患者的舒適度。④營養護理:重癥監護室的患者往往無法正常進食,所以護理人員必須要做好對患者的飲食管理,在早期可以通過靜脈補充營養或鼻飼飲食的方式為患者提供營養支持。在患者能夠經口進食之后,先讓患者使用流質的食物,再逐漸過渡到半流質食物和普通食物;要確保患者具有足夠的蛋白質和熱量攝入,嚴禁食用刺激性的食物。⑤呼吸訓練:對患者進行呼吸功能訓練指導,使其通過深呼吸訓練和咳嗽訓練等來改善呼吸功能。
比較兩組的并發癥,主要為深靜脈血栓、肺部感染、壓力性損傷和呼吸機相關肺炎等。
比較兩組的焦慮、抑郁評分,通過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對兩組的焦慮、抑郁情況進行評價,患者的分數越高表明其焦慮、抑郁情況越嚴重。
比較兩組的護理滿意度,通過科室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兩組進行調查,分值0~100 分,分為非常滿意(≥90 分)、一般滿意(75~89 分)以及不滿意(≤74 分)。(非常 滿意例數+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0%=總滿意度。
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甲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24.2%,乙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3.0%,乙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甲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甲組的焦慮評分為(52.6±1.9)分、抑郁評分為(51.7±1.7)分,乙組的焦慮評分為(41.2±1.5)分、抑郁評分為(40.9±1.6)分,乙組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等均明顯低于甲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焦慮、抑郁評分對比[(),分]

表2 兩組焦慮、抑郁評分對比[(),分]
甲組的護理滿意度為80.3%,乙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6.9%,乙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甲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在臨床中呼吸衰竭是一種常見病,患者在發病之后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很容易引起死亡。呼吸衰竭患者在進入重癥監護病房之后,面對陌生的病房環境很容易出現焦慮、抑郁和恐懼等各種不良情緒,極大地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壓力,在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導致治療效果受到影響[7-9]。所以,在呼吸衰竭重癥監護患者進行積極搶救的同時,要采取科學合理的護理措施對患者進行護理,改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降低并發癥,保證其治療效果。
呼吸衰竭重癥監護的常規護理方法主要是保證患者的呼吸功能,利用呼吸護理、體位護理等各項護理措施確?;颊吆粑耐〞承?,加快其恢復肺功能。不過常規護理措施在臨床護理實踐中缺少主動性和預見性,無法有效地預防各種風險事件,也沒有將患者的自身能力充分地調動起來,因此在整體護理效果方面并不理想[10]。人性化護理措施注重從患者的需求出發,在對患者進行常規護理的同時,充分地照顧患者的心理需求,尊重患者的個體化特點,能夠有效改善護理質量。在人性化護理中,通過心理干預能夠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使其盡可能保持愉悅的心情,進一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和配合度;通過呼吸道護理能夠更好地保證患者呼吸的通暢性,防止發生呼吸道感染,并且提高患者的舒適度,還可以減少患者的各種應激反應;利用環境護理能夠為患者提供一個溫馨舒適的病房環境,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減少環境因素對患者的刺激,確?;颊吣軌蝽樌赝瓿芍委?;營養護理能夠為患者提供充足的營養支持,提高患者的機體免疫力,避免不良飲食對患者機體造成不利影響;活動護理能夠進一步增強患者的機體免疫力,改善其身體功能,還能夠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11]。
在該次研究中,甲組予以常規護理,乙組在此基礎上予以人性化護理,結果發現:甲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24.2%,乙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3.0%,乙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甲組(P<0.05)。這與王靜[12]的研究結果: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9.09%低于對照組的27.27%(P<0.05),基本一致。表明人性化護理能夠降低呼吸衰竭重癥監護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對于促進患者身體康復具有重要作用。甲組的焦慮評分為(52.6±1.9)分、抑郁評分為(51.7±1.7)分,乙組的焦慮評分為(41.2±1.5)分、抑郁評分為(40.9±1.6)分,乙組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等均明顯低于甲組(P<0.05),表明人性化護理能夠有效改善呼吸衰竭重癥患者的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此外,甲組的護理滿意度為80.3%,乙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6.9%,乙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甲組(P<0.05),證實了人性化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針對呼吸衰竭重癥監護患者采用人性化護理效果顯著,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還可以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