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2日,由廣東省教育廳指導、廣東省教育研究院主辦的“南方教研大講堂”第十七場——“聚焦物理情境教學 培養學生科學思維”主題研討活動開講。華南師范大學熊建文教授、張軍朋教授,教育部名師領航工程工作室主持人、梅州市物理教研員張書良正高級教師,華南師大附中教學處主任黃愛國老師,茂名市電白區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楊榮,中山市華僑中學岳鵬老師,汕頭市金山中學鄭佳老師參與研討活動。廣東省教育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傅湘龍,副院長李海東,教學教材研究室主任曾令鵬現場指導。研討活動由廣東省教育研究院教學教材研究室高中物理教研員余耿華主持。
本次研討活動主要探討新時代背景下,“聚焦物理情境教學,培養學生科學思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路徑,通過案例展示、教研沙龍、專家講座等形式,為各層教學及教研主體提供可借鑒、可推廣的“聚焦物理情境教學,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策略、方法與實施路徑,進而達到發揮教研對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專業支撐作用,引導教師育人方式變革,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落地的目的。
案例分享環節,岳鵬以第二屆廣東省中小學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一等獎第一名的課《牛頓第一定律》為例,講述這節優質課背后的思考,岳鵬創設一段從亞里士多德觀點到牛頓第一定律的物理學史大情境,通過設置基于學生認知沖突、符合學生最近發展區的進階問題鏈,推動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的發展,特別是科學推理和科學論證能力的發展,提練出創設物理情境,培養學生科學思維教學策略。
鄭佳以《實驗:探究平拋運動的特點》為例,創設實驗情境,從實驗探究的視角,探討通過實驗、通過大任務驅動下的闖關進階問題鏈指引,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像游戲一樣不斷闖關進階,科學思維不斷提升發展。
案例分享后,張軍朋進行點評:兩位老師基于物理情境的科學思維培養的課例分析非常有意義,有深刻啟示。首先,物理課程是思維的課程,科學思維應該成為物理課程的中心。其次,教師要轉變過去以知識為中心的觀念,形成以物理知識為基礎、以科學思維為中心的教學觀念。再次,教材中科學思維培養的素材(或欄目)應得到重視。最后,科學思維培養要講究方法,要將情境和科學思維作為物理課程核心素養落地的重要抓手。
專家講座環節,熊建文、張軍朋分別作題為“聚焦物理情境教學 培養學生科學思維”“高中物理新教材與科學思維培養”的專題講座。熊建文從理論層面綜述了什么是科學思維,并分析了物理課程標準中的科學思維,同時指出科學思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培養模型建構思維、質疑創新思維、科學推理思維、科學論證思維等。張軍朋從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對科學思維的解釋著手,層層深入剖析,明確課標對科學思維的培養要求,教材中科學思維培養的關鍵點以及基于科學思維培養的案例及科學思維培養應注意的問題。
余耿華在活動總結中指出,此次活動全面深入地探討了“聚焦物理情境教學,培養學生科學思維”這一有價值的問題,分享了易學習易領悟的實際案例,在傳遞先進理念、分享先進思路的同時,為各層教學及教研主體提供可操作易推廣的實施路徑,也為形成上下貫通、左右聯動的教學研討機制提供范式探討,有助于教師的專業素養發展,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地,助推廣東省中學物理教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