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至29日,由陜西師范大學基礎教育研究院、杭州銘師堂教育主辦,廣州大學附屬中學承辦的“泛在共生·啟勢聚變——2021中國高品質學校建設名校長百人峰會”(廣東站)在廣州圓滿召開。
一、峰會現場,嘉賓薈萃
國家督學、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原副司長鄭增儀,銘師堂教育華南分公司總經理盧巍,廣州大學附屬中學校長歐衛國,銘師堂教育戰略合作部總監錢飛飛、廣東分公司總經理王雪妮,揭陽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黃銳輝,汕尾市海豐縣教育局副局長歐永欽,佛山市順德區教育發展中心主任彭任清,汕尾市城區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蔡小然,佛山市順德區教育發展中心監測室主任徐安平等領導嘉賓蒞臨現場。來自廣東省各地市的200余位教育行政部門領導、高中校長、教學校長與會。本次峰會由廣州大學附屬中學教科所主任郭春曦主持。
開幕式上,陜西師范大學基礎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康維鐸以“云端連線”的方式遠程致辭,指出此次峰會是高中管理者相互學習與交流的盛會,希望會議能夠分享學校高質量發展新經驗,交流名校教學管理改革新路徑,助力學校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跨入新階段,進而催生新時代學校特色教育發展的新態勢。
銘師堂教育華南分公司總經理盧巍現場致開幕辭,表示由衷感謝陜西師范大學基礎教育研究院、廣州大學附屬中學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多方共同努力,讓銘師堂教育能夠在新時代教育綜合改革背景下,以優質資源為高中學校落實高質量創新發展助力,為推動廣東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二、亮點繽紛,賦能變革
“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
會上,國家督學、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原副司長鄭增儀圍繞“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的主題展開講座,從新時代中國教育的新使命出發,高屋建瓴地剖析了深化高中課程教學改革和建設優秀教師隊伍的諸多理念、政策,并切實提出落實建議,為高中學校改革指明了方向。
銘師堂教育教學教研主任吳鎏琳從互聯網教育“賦能學校,培養學生”的視角,結合升學e網通多年實踐經驗,闡述了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學校如何融合優質互聯網資源和技術,有效落實生涯規劃、心理教育、多元升學、素養落地等內容,助力教師構建“雙線共生”的教學新模式。
“擁有好教師的學校是一所好學校,能造就好老師的學校才是真正的名優學校。”
湖南省桃源縣第一中學黨委副書記、校長燕立國在“教育的情懷與科學”專題講座中,以桃源一中多年的優秀實踐為藍本,指出教育要有情懷,才有境界與格局,才有責任與擔當,才有定力與堅守;同時,教育也要堅持科學發展觀,落實“素質教育在課堂、立德樹人在情感”;此外,學校也要構建現代管理體系,保持純潔的校園文化。
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黨委書記、校長王繼兵為大會帶來“新課程 新高考 新思維 新舉措”的專題講座。王校長從新課程改革的初衷愿景、新時期普通高中的使命擔當出發,分享了如東高級中學在教育觀、課程觀、課堂觀、教師觀、學生觀五個方面的思考與實踐,以及制度重構、生涯規劃、考核機制、教學研究、綜合評價等方面的新高考應對策略。
三、名校觀摩,篤行致知
29日上午,全體與會代表前往廣州大學附屬中學,觀摩交流學校國防特色教育、集體教學教研、學生素養培育等優秀經驗,并在歐衛國校長《廣大附中辦學的實踐和思考》報告中,詳細了解了學校“有高度、有厚度、有溫度”的現代化教育體系。
面向“十四五”教育改革新形勢,各地區正不斷強化學校主陣地作用,提升基礎教育質量,促進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
作為一所厚植紅色基因、教學實力雄厚的廣東名校,廣大附中通過建設高水平教師隊伍、培養高水平優秀學子、打造高水平學校管理、開發高水平特色教育和校本課程等措施,并將愛國精神、中華文化、人文精神、科學意識、體育愛好等優秀品格融入日常教學,近年來高考成績、學科競賽、多元升學、集團化辦學等成果豐碩亮眼,正向著“打造全國一流教育集團”的目標不斷奮進。
作為“2021中國高品質學校建設名校長百人峰會”系列活動成功舉辦的首站,此次陜西師范大學基礎教育研究院、杭州銘師堂教育攜手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和諸多專家、校長齊聚廣州,為全體參會者構建起了系統化的交流學習場域,互學互鑒,共思共享,正將助力廣東高中學校提升辦學品位和育人品質,促進高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