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紅松 (安徽省路橋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安徽 合肥 230031)
常見市政污水管網施工采用的直接放坡開挖,如果遇地質復雜的深基坑埋管可采用鋼板樁支護施工或頂管施工,這兩種方法工藝成熟、施工便捷,在市政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然而,遇見地質特別復雜的富水粉土、粉砂地質,鋼板樁支護施工及頂管施工不能保證完全的安全可靠及質量合格,且工程費用較高。采用頂管施工方法,施工后出現粉砂、粉土流失、路面沉陷問題,且后期多次返修仍效果不理想。
固鎮縣南城區四期路網濠城東路工程項目,為新建固鎮縣城區主干管,整個縣城的污水將通過此管網流向污水處理廠。現場地質為1層素填土、2層粉質粘土、3層粉土、4層粉砂、5層粉質粘土。地下水主要存在兩個地下含水層組,第一層含水層組:地下水類型為上層滯水,主要賦存于1層素填土和2層粉質粘土的上部土層中;第二層含水層組:地下水類型為承壓水,主要分布于3層粉土、4層粉砂、5層粉質粘土所夾粉土薄層中。
為了有效解決預防類似粉砂粉土地質管網工程出現的問題,在施工周圍沒有建筑物,具備相應的明挖條件情況下,考慮到經濟性和安全、質量要求,在此基礎上,總結以往項目明挖施工管網施工經驗結合管井降水方案,不斷總結、改進,最終形成了此施工工藝。
施工準備→測量放樣→管井降水→分層開挖→地基處理→澆筑混凝土墊層→管道安裝→接頭處理→管座混凝土澆筑→檢查井施工→分層回填→試驗檢測。
①進行平整場地、機械、材料配備;
②編制管井降水及深基坑管道施工專項施工方案,經專家論證并經公司審批后,進行現場交底;
③繪制施工管井降水平面圖、管道開挖斷面圖指導施工(圖1)。

圖1 管道開挖斷面圖
①施工測量實行測量復核制,施工前,對樁點進行復核測量;
②引測臨時水準點和管道軸線控制樁,應便于觀測,牢固不易擾動,沿線臨時水準點,每200m不宜少于1個;
③施工測量的允許偏差應滿足國家現行標準《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20)和《城市測量規范》(CJJ/T8-2011)的有關規定。

圖2 管井施工現場

圖3 管道降水示意圖
①首先編制管井降水的專項施工方案,經專家論證審批核準后實施;
②井位設在開挖線以外,施工時注意不影響,設置單排或雙排井點,管井井點數量、間距、深度等應根據涌水量經計算確定;
③采用機械鉆孔泥漿護壁成孔沉井工藝,降水井井深管井埋設的深度和距離根據需降水面積、深度及滲透系數確定,成孔直徑宜選用800mm。濾管采用內徑400mm的無砂水泥濾管,濾料采用直徑1mm~5mm綠豆砂;
④降水過程中實時觀測井內水位,做到按需降水,保證降水深度低于施工面基底0.5m;
⑤成孔施工采用孔內造漿,鉆進過程中泥漿密度控制在1.10~1.15,當提升鉆具或停工時,孔內必須壓滿泥漿,以防止孔壁坍塌。
①開挖方式及支護方法要根據工程地質、施工方法、周邊環境等要求進行技術經濟比較,確保施工安全和環境保護。
②在挖土前先做好四周排水溝,以防地表水的流入。
③開挖前,測定出上口線、下口線,固定標高樁。
④基坑開挖時工作面、修理邊坡須自上而下分層分段進行,每段開挖長度為10m~30m,根據現場土質情況及變形情況確定,土質差及變形控制要求嚴格取最小值,開挖深度為1.5m,均衡開挖。嚴禁超深、超長開挖土方,開挖每層后作業面暴露時間不得超過12h。
⑤采用放坡留臺階開挖的方式,為了保證基坑的安全穩定,根據現場土質情況宜采用1:1進行放坡,中間留設臺階,寬度為2.4m,滿足機械、材料施工運輸;
⑥當土方開挖離坑底200mm時,采用人工修整坑底,用水準儀抄平。從第二層開挖要特別注意對已經支護的壁面不得碰撞;
⑦溝槽底部的開挖寬度應符合相關規范要求,可按 B=D+2(b+b+b)計算確定。
⑧基坑兩側臨時堆土應符合相關規范規定,堆土距離坑邊不小于1.5m,且高度不應超過1.5m。
①管道地基應滿足地基承載力不小于100kPa及管道地基降水效果不佳段落,強度不能滿足要求時,采用拋石加固處理,厚度在50cm~80cm。
②用其他方法進行地基處理時,應滿足國家有關規范規定和設計要求。
①混凝土墊層施工應符合相關規范規定。
②墊層混凝土宜采用強度等級不低于C15的低坍落度混凝土;必要時可采用自密實水下混凝土施工。
③混凝土澆筑時,由于地質復雜,應盡量避免擾動邊坡,必要時采用汽車泵泵送混凝土施工。
④混凝土墊層應按要求設置變形縫,變形縫位置應用接口位置相一致。
⑤混凝土澆筑中應防止離析,澆筑后應進行養護,強度低于1.2MPa時不得承受荷載。

圖4 管道安裝施工現場
①管道安裝前進行外觀檢查,發現裂縫、保護層脫落、接口掉角等缺陷,應修補并經鑒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②管道安裝前應將管內外清掃干凈,安裝時保證管道中心和內底高程符合要求。
③管道安裝時采用人工配合機械吊管,安裝時注意保證安全操作,不得擾動邊坡。
④粉砂、粉土層宜選用鋼筋混凝土Ⅱ、Ⅲ級承插管、企口管,其他土層也可用鋼筋混凝土Ⅱ、Ⅲ級平口管。
①企口管橡膠圈接口應符合圖5的規定,接口橡膠圈采用滑動橡膠圈。

圖5 企口管橡膠圈接口
②承插管橡膠圈接口應符合圖6的規定,并進行1:2水泥砂漿捻縫,加抹三角灰。

圖6 承插管橡膠圈接口
③承插管的承口應逆著水流的方向,管道的橡膠圈接頭以及管子與窨井連接處確保密封不漏水。
①管座混凝土澆筑可采用木模板支撐。
②管座混凝土一般選用不低于C20的低坍落度混凝土。
③管座混凝土澆筑前,應將墊層混凝土鑿毛沖洗干凈,并將與管體接觸的腋角部位,用同強度等級的水泥砂漿填滿、搗實后,再澆筑混凝土,使管體與管座混凝土結合嚴密。
④管座混凝土宜采用汽車泵泵送混凝土施工,避免擾動基坑邊坡,特別粉土、粉砂層。
⑤混凝土澆筑中應防止離析,澆筑后應進行養護,強度低于1.2MPa時不得承受荷載。
①井室的混凝土基礎與管道的基礎同時澆筑。
②采用裝配式混凝土檢查井,盡量節約施工時間,減小涌砂塌方的可能;
③預制構件及其配件經檢驗符合要求,安裝牢固。
④采用水泥砂漿接縫時,企口坐漿與豎縫灌漿應飽滿,裝配后的接縫砂漿接硬化期間加強養護,并不得受外力碰撞或振動。
⑤底板與井室、井室與蓋板之間的拼縫,用水泥砂漿填塞嚴密,抹角光滑平整。
⑥管外壁與檢查井壁洞圈之間采用水泥砂漿坐漿飽滿、密實。

圖7 分層回填施工現場
①粉砂、粉土挖除后,應采用換土回填,管頂50cm范圍內采用中粗砂回填,管頂50cm以上換填黏土回填。
②管側回填采用分層夯實施工,保證密實度;管頂50cm范圍內,應采用輕夯壓實,管道兩側壓實高差不得大于15cm。
③分段回填壓實時,相鄰段的接茬應呈階梯型,且不得漏夯。
④井室周圍的回填,應與管道周圍的回填同時進行,且不得漏夯。
⑤分層回填每層壓實度應符合規范規定要求。
粉砂、粉土地質管網施工,采用鋼板樁或頂管施工,施工成本較高,在地下水豐富的情況下,施工難度較大,且工后質量難以保障。采用管井降水明挖方法,可以大大地節約施工成本,加快施工進度。回填采用優質粘土或砂礫分層碾壓,工后質量較好,但要求有足夠的工作面,確保建筑物安全距離,受天氣影響較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