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自己
游泳可以提高人的心肺耐力和身體柔韌性,改善人體體脂率,因此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但游泳場館是公共場所,存在多種復雜的健康影響因素,若不注意講究衛生,很可能在游泳過程中感染疾病。那我們如何才能既鍛煉身體,又能遠離安全隱患呢?
游泳池水是最主要的健康風險來源。它直接與人體接觸,人體的代謝物(尤其是尿液和汗液)和涂抹的化妝品(防曬霜)等都會進入池水,為池水中微生物繁殖創造適宜的環境,同時由于外源性污染,水中還會存在引起腹瀉、紅眼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細菌和病毒,而這些病原菌不能通過游泳池水處理系統去除,所以在衛生條件差的游泳場館游泳結束后,游泳者經常會患紅眼病、鼻竇炎、中耳炎、泳池熱、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或者出現皮膚發癢、潮紅和胃腸道疾病等。
氯化消毒,即采用氯氣或氯化物經與水反應,釋放次氯酸來殺滅細菌和病毒。氯化消毒方式歷史悠久,最早應用于飲用水的消毒處理。
次氯酸鈉(N aC lO)俗稱高效漂白粉,市售藥劑含有效氯為10%~15%,價格較低,容易獲取,是使用頻率較多的消毒劑。三氯異氰尿酸(T C C A)俗稱強氯精,有效氯的含量為85%~95%,是一種有機氯殺菌消毒劑,能有效快速殺滅各種細菌、真菌、芽孢、霉菌、霍亂弧菌以及滅藻。其性質穩定,對人眼和皮膚刺激作用較小。因此,現在游泳池水多采用三氯異氰尿酸作為消毒劑。
在游泳場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受到場館衛生管理狀況差異、游泳者數量變化以及池水溫度和換水頻率等因素影響,游泳池水中消毒劑的濃度會發生變化。如果消毒劑含量偏低,池水無法有效消毒,容易滋生微生物;如果消毒劑含量偏高,則會對人體皮膚黏膜產生刺激作用,會腐蝕人體皮膚和黏膜。相信大家都有過這種情況,在水中時間久了,眼睛會發紅,手部的皮膚會起皺、發白,還有就是頭發很干燥,這可能是水中的氯氣在作怪。
同時游泳過程中,進入池水的人體的代謝物和防曬霜等都會進入池水中并與消毒劑反應生成消毒副產物,也會影響游泳者的健康。
游泳過程中應該如何做好個人防護?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佩戴好泳帽、防水眼鏡、鼻塞、耳塞。游泳過程中,泳鏡進水后不要用手直接揉眼,要及時用清水沖洗眼睛和泳鏡。在游泳過程中嗆水,要及時用清水漱口。另外,要杜絕以下不文明行為,具體包括入池前不沖淋、不帶泳帽、不洗腳、泳池吐痰、泳池小解,以及入池后搓澡等。游泳之前不要喝酒。建議游泳者游泳時間不宜過長、過于頻繁,否則一些敏感體質的人可能會出現皮膚過敏等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