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星(中國計量大學研究生院)
行業特色高校占據行業類高校的主體,且對地方與行業兩方的發展都存在重要意義[1]。這類高校的學科建設水平與研究生教育質量息息相關,而研究生教育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研究生招生過程中優質生源的選拔質量[2]。因此,積極發揮行業特色吸引力,精準發力研究生招生工作,吸引更多優質生源報考,對于學校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以中國計量大學為例探索提高研究生生源質量的策略。
(1)一志愿生源不足。除了“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電子信息類別下的“儀器儀表工程”“控制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技術”等特色強勢行業型專業一志愿生源充足外,其他學科領域的生源均不理想,不能滿足學校多學科交叉發展的需要。一方面,考生高度關注學校辦學層次、學科建設水平、學科師資力量,省屬院校競爭處于劣勢;另一方面,“名校情結”的思維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考生報考志愿的選擇,對優質生源產生分流效應。
(2)部分學科生源質量欠佳。學校特色強勢專業外的部分學科領域,無論是一志愿生源還是調劑生源,優質生源都不是很富足。考生有很多選擇志愿的機會,在“名校情結”的思維模式下,優秀考生優先選擇“雙一流”等重點高校。特別是推免新政策推出后,推免名額不得設置留校限額或是學位類型名額,形勢更加嚴峻。
(3)研究生生源結構失調。在國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大發展的背景下,更多的考生認識到專業學位研究生門檻較低(英語二、數學二),在后續研究生培養過程中,一方面重視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另一方面重視實踐教學和職業教育,使得學生對行業發展和未來職業生涯規劃有著更加明確的發展目標,其就業競爭力更強。近些年,隨著專業型的研究生生源報名數量的大幅度增加,學術型碩士的生源數量相應有所下降,生源質量自然受到了影響,大量考生優先選擇報考專業學位研究生,造成生源結構失調。調劑過程中,多數高校從考試科目一致性角度考慮,拒絕接收報考專業學位考生調劑學術學位專業,進一步加劇學術學位優質生源緊缺局面。
(4)研究生優質生源質量的評價體系有待完善。目前碩士研究生復試選拔中存在著缺乏量化標準、指標權重分配不合理、主觀性強等不足之處[3]。“健全綜合評價”更是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要求,是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根本方向。加強生源質量進行綜合評價研究,選拔綜合素質高、創新能力強、符合學校選拔預期的優秀考生,對于生源的選拔工作至關重要。
為吸引更多優質生源報考,選拔優秀創新人才,切實提高學校的研究生培養質量,加快學校內涵建設,貫徹落實國家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促進研究生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學校實施了優質研究生生源擴展計劃。
建立健全與培養目標相適應、有利于高質量創新人才和高層次應用型人才脫穎而出的研究生考試選拔辦法。統籌考慮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需要共同掌握的學科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設置初試考試科目,依據培養目標不同在復試考核中加以區分,在初試中按照大口徑招生,在復試環節全方位考察考生綜合知識掌握情況,加強對應用本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察,選拔優質生源。
健全研究生獎助體系,加大投入和吸引力度,資助和激勵優秀研究生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研究學習中,創造高質量研究生培養的良好環境。研究生招生工作以提升研究生生源質量為核心,優化研究生獎助體系,修訂《中國計量大學研究生獎助學金評定及管理辦法》,進一步優化獎助體系,加大對優質生源的獎勵力度,符合條件的新生(含推免生)具有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評選資格,為日后吸引優秀生源打下堅實基礎,起到良好的宣傳作用。
實施“本碩創新”計劃,主動培育優質生源,吸引本校生源報考,對學校優質生源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鼓勵與支持學習成績優秀,科研素質好,創新潛力大,具有研究潛質,學有余力的三、四年級本科生,依據《中國計量大學“本—碩創新計劃”實施辦法》《中國計量大學本科生修讀碩士研究生課程暫行辦法》,積極參加“本—碩創新計劃”,提前選修研究生課程。學生參加對應課程學習并獲得相應學分,考取我校研究生的,可申請免修已學合格課程。但是在吸引本校優質生源的過程中,任課教師和本科輔導員對學生思想具有導向性,提起考研高校選擇,多數教師會向學生推薦“雙一流”高校,而任課教師的建議恰恰迎合了考生追求名校的口味,造成學生對本校的認可度下降。
繼續實施夏令營計劃,吸引校外優質生源,方便全國高等院校的優秀學子了解中國計量大學學術、科研環境,促進校內外本科生相互交流,促進大學生工程應用能力的培養,進而吸引優秀生源一志愿報考。參加我校“夏令營”且第一志愿報考我校被錄取的研究生,可認定研究生培養階段一定的實踐類學分。
“線上線下,點面結合”,做好招生宣傳工作。學校組織各招生學院通過中國教育在線、掌上考研、新浪微博等多家網絡宣傳平臺進行直播宣傳,擴大宣傳載體范圍。同時,學校還在中國研招網、中國學位網、中國研究生公眾號、中國教育在線等平臺積極發聲,重點介紹學校研究生教育概況、學科優勢與特色、招生就業政策、獎助學金政策、研究生學習生活環境等方面的情況,對意向考生的生源學校進行集中精準投放宣傳材料。在此基礎上,學校先后舉辦了 2020 年研究生優秀生源線上暑期夏令營、校內研究生招生宣講會。
面對部分學科缺口大、網絡遠程復試考生參加復試成本低、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普遍擴招、擇優復試形勢下高分生腳踏多只船等現狀,經認真分析,我校確定“初試成績查詢復核”“國家線公布”“34所高校開始復試”“國家研招網開通”4 個關鍵時間點,通過發布“致研究生考生的信”“答考生問”“關于考生做好研究生復試、調劑準備工作的通知”等內容回復考生關切,引導考生了解學校調劑政策,組織各招生學院積極進行“感情聯絡”,加深對我校“忠誠度”,吸引優秀生源調劑我校攻讀碩士研究生。
為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服務《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區域方案》中金義片區發展需要、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布局,浙江省教育廳與義烏市人民政府簽署協議,以“省市共建”的方式支持中國計量大學創建一流學科。為切實貫徹落實教育部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要求,經過多次研究和探討,學校與義烏開展產教深度融合“訂單式”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對接義烏“先進裝備制造、信息光電、醫藥健康、日用時尚消費”四大產業集群,構建具有“義烏特色”的產教融合發展模式,將企業具體需求與實際問題整合,融入研究生培養方案,通過積極參與義烏經濟建設活動,打造“產教研”融合創新平臺,為研究生導師以項目合作方式參與當地建設活動創造條件,提升了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促進了義烏經濟社會發展,有效縮短了學校與企業、人才與市場的距離,實現了政府、學校、導師及研究生共贏。
建立健全教育培養質量保障體系,加強培養各環節的監管,確保人才培養質量有保障。通過開展研究生重點課程、案例庫、課程思政、在線課程建設工作,引導資源整合,樹立高質量研究生培養典范,形成良好口碑效應。
研究生教育作為高層次教育,提高碩士研究生生源質量工作任重道遠,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塑造良好的社會口碑和廣泛的認同感,將此項工作作為一項長期重點工作來抓。提高研究生生源質量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充分發揮學校行業特色的吸引力,通過優化招生宣傳體系、完善復試選拔機制、凸顯特色學科優勢,促進生源質量整體提升;主動培育校內、校外優質生源,發揮品牌特色優勢,樹立高質量研究生培養典范;優化研究生獎助體系,吸引優秀本科生一志愿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