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飛
(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 長沙 410019)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戰略資源,被譽為現代工業的“維生素”,是改造傳統產業和發展新興產業的關鍵性材料。廣東擁有充沛的稀土礦產資源以及其他資源省市無法比擬的稀土應用市場優勢,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和發展,已初步形成了從礦山采選、冶煉分離、深加工到新材料及應用產品的較完整的稀土產業鏈,有力促進了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但目前廣東稀土產業發展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稀土功能材料對區域先進制造業支撐不足,高端材料科技創新能力薄弱,產業結構失衡等,嚴重制約了廣東稀土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將結合廣東稀土產業發展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與總結,為其提出發展建議,以期為當地稀土產業發展有所幫助。
廣東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較完整的稀土產業鏈。在資源方面,廣東是我國南方以中重稀土為主的離子吸附型稀土資源大省,占全國中重稀土儲量30%以上,特別是在廣東南部沿海岸線有豐富的獨居石(以輕稀土為主)和磷釔礦(重稀土為主)與鈦、鋯、鈾、釷等有價元素伴生,形成了廣東省的資源特色;在資源開發與冶煉分離方面, “私挖亂采”現象得到有效遏制,稀土資源管控取得實質性進展,并且稀土全分離技術在國內甚至在全球都處于領先水平,可大量提供規格種類齊全的高質量稀土化合物、稀土金屬和稀土合金產品;在深加工方面,廣東在梅州、惠州、江門、東莞、四會、肇慶等多地建有從事稀土磁性、發光、儲氫等稀土功能材料的生產企業,省內部分材料性能和產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在永磁材料、發光材料等領域已具備一定的產業基礎和生產規模,初步具備了培育高端稀土新材料產業的后發優勢。
從“資源—新材料—應用”產業結構來看,廣東省的稀土產業呈現“啞鈴式”結構。即前端稀土資源量大,儲量占全國的五分之一以上;末端稀土應用市場需求大,稀土磁性、發光、儲氫等主要稀土功能材料應用量分別占據了全國市場總應用的30%、40%、70%,但稀土新材料產業支撐不足。例如,2018 年廣東省稀土磁性材料使用量超過4 萬噸,但本省企業的供應量不足2000噸。另外,受制于國外技術封鎖和國內研發水平影響,稀土產業鏈延伸不足,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品匱乏??傮w來看,廣東省是中重稀土儲量大省和稀土應用大省,但卻是開發利用小省,稀土產業整體處于價值鏈的前端,稀土產業結構有待優化,產業鏈有待進一步延伸,產業發展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
廣東作為我國經濟第一大省,在汽車、石化、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新型軌道交通等傳統產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發展勢頭強勁,相較于其他省份具有突出優勢,為廣東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但目前廣東稀土產業與省內有色、石化、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等相關產業融合程度不夠,稀土生產企業與稀土下游應用企業協同程度不強,需要進一步促進產業融合、企業協同發展,實現稀土下游深加工產業與應用產業協同發展,以滿足終端市場應用需求,促進廣東先進制造業快速發展。
廣東在稀土基礎理論研究和稀土功能材料開發應用方面創新能力有待加強,應用端眾多產業的技術進步和產品的升級換代,長期依賴國外或國內其它省市提供高性能稀土新材料,制約了廣東高新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
建議進一步加強廣東稀土資源管控,做好資源勘查,重點加強對已查明的稀土礦產地和稀土資源潛力區包括韶關、清遠、肇慶、河源、梅州、揭陽等地稀土資源儲備和保護;探索對南部沿海岸線鋯英砂、鈦鐵礦、金紅石等資源(含稀土)進行綜合回收利用;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地緣優勢,以及企業技術、人才和資金優勢,積極拓展海外稀土資源,加快稀土資源海外布局。
稀土礦山方面建議加快推進黃畬、仁居礦擴界整合工作,以及韶關新豐礦建設,力爭使新豐礦山盡快投產和穩產;冶煉分離方面建議重點推進現有梅州富遠、德慶興邦與清遠嘉禾改造升級等項目建設與提質改造,控制冶煉分離產能,加快推動冶煉分離環節優化升級;稀土功能材料方面,建議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重點聚焦稀土磁性材料和儲氫材料,加快推進惠州福益樂磁材和梅州東電化磁材擴產升級進程,以及在廣州南沙等地新建磁性材料和儲氫材料工程,做強、做優、做大稀土功能材料。
應探索建設協同發展機制,實現稀土生產企業與下游應用企業聯合創新、共享創新、跨界互補,提升稀土功能材料及元器件研發生產水平,大力推動稀土深加工及應用產業一體化發展,實現稀土永磁、發光、催化、合金等材料與永磁電機、顯示器件、工業爐窯脫硝功能器件、汽車及航空航天零部件等產業緊密銜接,引導下游企業參與上游稀土新材料研發。
建立健全廣東稀土產業科技創新機制,推進稀土產業國際科技創新合作中心建設。一是加強科技創新人才引進與培養,創新企業人才引進機制,通過項目引進、合作引進、兼職引進等人才柔性引進機制,培養孕育能夠在國際稀土前沿領域開展研究工作的研究團隊,快速提高稀土技術創新能力;二是加強與國內外重點稀土科研院所交流合作;三是圍繞稀土功能材料及器件應用,加大科技投入,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研發與轉化應用。
加強稀土資源的高效開發與利用,推廣應用綠色高效采選和冶煉分離新技術,提高稀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加強尾礦資源、伴生資源的綜合回收利用,開展鋯英砂、鈦鐵礦和金紅石等資源的綜合回收利用研究;加快對現有企業升級改造,降低物耗能耗,提高清潔生產和循環利用水平,打造綠色礦山和綠色工廠;建立健全稀土廢舊產品回收制度,完善回收體系,盡快實現稀土廢舊產品綜合回收項目建設。
建設稀土國際創新合作平臺、海外投資平臺和稀土交易平臺。通過建設國際創新合作平臺,大力開展國內外科技交流與合作,提高稀土科技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通過建設海外投資平臺,加強與海外稀土企業合作,實現海外稀土布局;在大灣區建立面向世界的稀土金融、交易平臺,探索建立全球稀土產品貿易窗口。
廣東是我國離子吸附型稀土資源大省,粵港澳大灣區更是我國主要的稀土功能材料應用區域,建議通過加大廣東稀土資源管控與儲備、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稀土科技創新能力、加快稀土產業綠色化轉型等手段,推動廣東稀土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有力促進區域先進制造業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