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疆 艾合買提·熱扎克
作為土生土長的新疆吐魯番人,從基層干部到領導崗位,我長期在經濟、教育、法制領域工作,親身經歷和看到了新疆的巨大變化,特別是我們吐魯番的變化。
吐魯番市有18個自治區級扶貧開發重點村(分別在高昌區、鄯善縣、托克遜縣),錄入國家扶貧開發貧困戶建檔立卡管理系統,扶貧人口7千多戶2.5萬人。近年來,吐魯番市明確18個貧困村發展布局,強化田間管理和技術服務,鞏固貧困村領導干部“示范田”建設,推廣林果業標準化生產,建立與湖南步步高集團等內地企業長期合作關系。依托貧困村自然、民宿等特色旅游資源,重點發展鄉村旅游、消費扶貧和電子商務,電商扶貧覆蓋18個村,扶持旅游扶貧村9個;就業、技能培訓、創業扶持方面給與了支持;逐年上調農村低保標準,實行應納盡納;實現了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零輟學”;加大“先診療后付費”;推進貧困村飲水安全等基礎設施的投資等等政策的落實,徹底讓吐魯番各鄉鎮、村、街道面貌煥然一新。到2019年年底,全市最后52戶全部脫貧,實現全市貧困發生率降至零。各項脫貧攻堅工作優惠政策的落實讓貧困村得到了徹底的改變,讓村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比如,高昌區其蓋布拉克村、鄯善縣迪坎村、托克遜克爾堿村,這些貧困村離區、縣城六七十公里,邊遠偏僻,村民一直住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蓋的土房子,村間鄉道土路,飲水不達標,教學、醫療條件差,因交通、醫療等問題農民得不到及時的治療等等問題常年沒得到改善。如今在各級黨委的高度重視下,認真落實脫貧攻堅工作,其蓋布拉克村、迪坎村、克爾堿村從落后、偏僻村改造成旅游景點,村里通上了公交車,村巷道從土路改柏油路,農民住進了富民安居房,飲水、教育、醫療等條件有了徹底的改善,農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并作為視察、學習的典型吸引了疆內外游客。
作為一名退休干部,我親身經歷、親眼目睹了黨和國家對新疆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改善給予的關心和關懷,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全市脫貧攻堅戰取得了決定性成果。貧困群眾實現了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飲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18個貧困村全部實現“五通七有”(通水、通電、通路、通廣播電視、通寬帶或通訊、有村“兩委”班子且發揮作用、有支撐穩定增收的產業、有村集體經濟收入、有村級黨組織陣地、有雙語幼兒園、有便民服務中心文化體育活動場所、有衛生室)。
目睹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由衷為吐魯番脫貧攻堅工作取得的實質性成效而高興,并對決勝全面小康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充滿信心。雖然現在我已經退休,但我終身不忘黨對我的培養,嚴格要求自己,畢生為吐魯番穩定、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