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琳 沈敏敏(青島科技大學傳媒學院)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是網絡化,信息化時代發展的必然潮流和趨勢。在這樣的潮流趨勢推動下,高校只有適應網絡化發展的現實環境,積極融入時代發展潮流,才能與時俱進,更好地適應時代網絡化、信息化發展帶來的沖擊,在新的時代環境中更好地把握住機遇,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因而“互聯網+”的時代環境不僅為高校造成教育體制改革方面的沖擊,也同時帶來了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提升教育質量、改進教學水平的發展機會。如果高校能夠以積極的眼光,努力把握和利用這一機遇,運用現代網絡技術、信息技術改進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可能轉變不利的發展因素為有利的因素,從而在科技化發展的潮流中迎難而上,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優化升級高校的教育教學模式和方法,提升高校的教學質量。為更好地在高校推進實施“互聯網+”計劃,以下本文擬從高校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改革入手,詳細探討如何使用現代科技措施實施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進升級。
通過對高校目前的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現實情況調查分析,筆者發現,高校還沿用以往傳統的實驗室建設模式,很多實驗器材設備登記數量跟實際不符,實驗室管理效率低下,漏洞百出,一些實驗品已經過期變質而沒有得到及時更換更新,一些實驗設施過于陳舊,實驗中存在嚴重安全隱患,而因為實驗室管理工作內容繁多,需要管理的器材設備與實驗品數量巨大,而負責實驗室管理的教育工作人員配備數量不足,同時還屬于兼職管理,導致管理人員專業化水平低下,沒有能力做好實驗室的嚴密細致管理,造成實驗過程中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影響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效果,甚至帶來安全隱患。
高校目前在實驗教學和實驗室建設上缺乏足夠的重視,對實驗室的建設缺乏資金投入,這導致實驗室中一些陳舊的器材設備得不到及時更新,實驗用品短缺得不到及時補充,雖然現代高等教育領域已經研發出了很多信息化、科技化的實驗教學方法,但是因為高校在實驗室建設上并未購置引入先進的信息化教學器材設施,因而無法使用先進的信息化實驗教學課件、教案、教學視頻與素材資源,這導致實驗教學的質量水平因為高校在實驗室建設上缺乏重視,缺乏有效的資金投入而受到一定的負面影響。
高校目前還沿用以往傳統的模式實施實驗室建設,實驗室中缺乏現代信息化通信設施、教學器材、監控檢測設備,很多實驗教學主要以教師親自操作演示、學生觀看教師演示后動手操作開展實驗為主,而一個班級幾十個學生,教師很難一一對學生的實驗學習情況給予觀察指導,高校的實驗教學中先進的信息化教學手段運用不足,導致一些先進的信息化教學素材資源無法利用,信息化教學課件教案難以應用到實驗教學活動中,教師也難以使用先進的信息化措施對學生的實驗操作情況給予嚴密監督與細致的指導,導致高校的實驗教學質量難以獲得有效改進和提升。
通過進行高校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的“互聯網+”升級,可以讓高校在實驗教學上使用現代信息化、科技化的教學方法和素材,改進教學模式,提升實驗教學效果。一方面通過使用信息化的教學器材與設施,可以讓教師把實驗教學中一些微觀的,難以通過操作演示與口頭講解的實驗要點,以多媒體視頻音頻與立體三維模型演示等先進的信息化教學方法給予演示說明,讓學生了解實驗活動的很多要點和內在規律,從而更好地講解實驗知識,改進實驗教學效果。同時也能夠讓教師通過使用先進的信息化實驗教學素材與課件、數字實驗教案,而彌補傳統口頭實驗教學在資源素材上的不足,讓實驗教學獲得更多的素材資源與教案支持,提升實驗教學的專業化水平。另外,通過實施實驗室的“互聯網+”改造,還可以通過先進的視頻監控技術,監督所有學生實驗操作的每一個流程與環節,讓教師發現學生在實驗操作上存在的問題,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從而改進實驗教學效果。
通過引入信息化、網絡化的現代科技手段,高校可以在實驗室中建立實驗過程監督監控措施,對所有的實驗教學過程給予錄音錄像和監督,通過信息化的管理,對實驗教學實施嚴密的安全性監督,發現實驗安全問題及時報警,第一時間做出處理,從而有效防范實驗安全事故的發生與事故危害擴大。同時可以通過對優秀的實驗教學過程錄制視頻,形成實驗教學教案,便于教師在行業領域橫向溝通交流成功的實驗教學經驗,分享實驗教學的優秀素材。另外還可以通過聯網觀看其他高校的實驗教學過程,分享其他高校的信息化實驗教學素材,使得高校的實驗教學更好地吸收先進經驗,提升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由于“互聯網+”改造方案的推進實施,主張在高校實驗室建設上大量使用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的器材設施與設備進行建設,因而可以為學生提供以信息化方式模擬高難度、高危險性實驗的有利條件,對于以往需要投入大量成本,消耗昂貴的實驗品開展的實驗,以及一些帶有危險性的實驗,可以僅在教師演示上使用實操,而在學生操作上使用信息化的實驗課件模擬操作,運用信息化的實驗教學課件,模擬整個實驗程序,讓學生通過上機操作,體驗實驗過程。這樣的信息化實驗是無須投入實驗器材,消耗實驗用品的,同時也不具有危險性,因而可以極大降低實驗成本,保障實驗的安全,降低實驗中出現錯誤與失敗帶來的損失,因而對改進實驗質量,提升實驗教學管理水平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由于采用現代先進的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實施高校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的“互聯網+”升級,可以使得高校在實驗教學上引入應用很多新的信息化教學方案,通過引入信息化的實驗教學素材與課件,豐富實驗教學資源。這可以打破以往單一的以教師演示、學生跟隨為主的實驗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接觸到很多有用的實驗視頻和實驗教案,并通過體驗信息化的虛擬實驗而反復進行操作訓練,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實驗操作機會,提升學生的實驗操作水平。同時豐富靈活的實驗教學模式,也能夠賦予學生更多的實驗自由,極大激發出學生實驗學習的動力,使得學生在實驗學習上全身心投入,從而實驗能力獲得顯著的提升。
網絡技術的出現以及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為高校構建網絡化、開放型的實驗室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高校可以通過在實驗室中安裝各類先進的信息化視頻采集設備、監控器材,對實驗過程實施全程視頻采集與監控。
一方面可以把優秀的實驗教學過程通過視頻采集,制作成實驗素材或教案,在高等教育領域跟其他高校進行分享,同時也可以通過實驗教學直播,接受高等教育領域實驗教學方法各個專業教育工作人員的監督和指導,使得高校在實驗教學上一些做得不夠、不到位的地方通過實驗直播過程中獲得的監督與指導,從而優化實驗教學程序,改進實驗教學水平,通過以現代信息技術、視頻監控技術、網絡化通信技術建設聯合開放的實驗室,使得高校的實驗教學可以更好地實現高等教育領域的橫向溝通與交流,從而利用高等教育領域專業的實驗教學隊伍實施高校實驗項目的教學流程優化與質量管理,提升高校的實驗教學專業化水平。
為了更好地引入和利用現代先進的網絡技術、信息技術實施高校虛擬聯合的實驗室建設,高校一方面要跟其他高等院校實施聯絡,就共同構建“互聯網+”實驗教學模式進行技術標準、實驗互聯之間有關問題的商討,盡量使用相同型號、兼容性較強的信息化器材與設施,在技術上消除信息孤島現象,同時構建各個高校相互聯合、信息共享的實驗教學數據庫系統,通過對各個高校的實驗教學資源素材實施數據互聯與信息共享,構建網絡化、信息化、互通互聯的高校實驗教學聯合網絡,讓各個高校都能通過聯網而分享其他高校的實驗教學素材資源,通過聯網觀察其他高校的實驗直播,構架虛擬聯合的高校實驗教學平臺,加強各個高校在實驗教學上的互通性與互助性,從而為高校更好地提升實驗教學的整體水平而做出積極的推動。
為了更好地進行高校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的信息化、網絡化升級,實施高校實驗教學的“互聯網+”建設,高校應從領導層做起,在教育思想上充分重視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的科技化革新與升級,投入更多資金進行先進信息化網絡化設施器材的購置,校園網的鋪設,對網絡設施、網絡數據庫、校際聯網工程實施積極的資源投入。高校目前在實驗教學和實驗室建設上缺乏足夠的重視,對校園網的建設資金投入不足,這導致高校的很多實驗室尚未實現聯網,很多信息化、科技化的實驗教學方法無法使用,因此為推進高校在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上的“互聯網+”建設,應購置先進的信息化教學器材設施,使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實施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造升級,通過更多重視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的信息化建設,加大資金投入,積極購進硬件器材和進行軟件通信環境的建設,讓高校真正構建形成信息化、網絡化的實驗室,并針對信息化器材設施與教育教學工作,設立專門的管理團隊,實施信息化管理,從而為高校的實驗教學模式改革升級做出有力的推動。
高校要進行實驗教學的“互聯網+”模式建設,除了投入資金資源,實施各類軟硬件設施環境的建設以外,還需要針對信息化器材的使用,信息資源的生成、存儲流通,配置與管理,設置專門的信息化管理團隊,以專業的信息化管理對技術性要求較強的信息資源、網絡資源實施科學管理。這要求高校要設立專門的信息化管理部門,統一對高校中所有的信息資源、信息化通信設施、教學器材設備等實施統一管理,并建立高校校園網、信息資源數據庫,對教育教學活動中形成的各類信息化資源實施統一監督管控。并對高校跟外部的聯網溝通、信息共享等實施嚴密監督管控,防止信息竊取與失密。這要求高校要組織掌握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專門人員,組建高校的信息化人才團隊,通過專業化團隊的建設,對高校各類現代信息化器材設備與資源進行專業化的管理,通過構建信息化的管理平臺,把高校的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委派專業人員實施管理,通過專業化的信息管理,提升高校的現代化、科技化管理水平,并通過專業化的信息管理,充分保障高校的信息安全。
時代在不斷發展進步,在當今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高校實施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的信息化、網絡化升級,是積極迎合時代發展潮流,運用先進科技手段進行教育模式改革創新的積極舉措。在信息化發展的潮流中,高校作為教育領域的前沿陣地,更應當迎難而上,積極投身到信息化教育改革的工作中,通過積極探索,克服困難,努力進行高校的“互聯網+”建設,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高等教育的先進性,讓高校始終在教育領域占據前沿地位,引領我國教育系統向更高層次發展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