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冬宇
上期我們講了乒乓球雙打比賽的規則以及2021東京奧運會乒乓球混雙比賽的決賽。這次,我們講2021東京奧運會乒乓球比賽中比較重要的4場半決賽。
由于奧運會賽制的緣故,每個國家或特區單打項目只能兩名運動員報名參賽。我國本次出戰的男子運動員是馬龍、樊振東。女子運動員是陳夢、孫穎莎。他們分別在各自的半區戰勝對手,來到了半決賽。半決賽中,馬龍遇到了打了多年的老對手——來自德國的迪米特里·奧恰洛夫。樊振東則是碰到了來自中國臺北的年輕小將林昀儒。陳夢的對手是來自新加坡的選手于夢雨,孫穎莎的對手則是中國女乒頭號敵手——來自日本的伊藤美誠。
先說說馬龍與奧恰洛夫的比賽。從以往的戰績來看,馬龍的優勢絕對是碾壓式的,兩人總共交手18次,馬龍全勝。也就是說,在這幾乎貫穿了兩人職業生涯的9年時間中,奧恰洛夫始終沒能取得對陣馬龍的突破。為了準備本次比賽,奧恰洛夫在練球時,甚至讓自己的愛人穿著馬龍的隊服陪自己訓練,足見奧恰洛夫對于馬龍、對于本場比賽的執著。
比賽開始。
第一局比賽,奧恰洛夫就有所變化,先是改變了自己常用的發球方法,采用了正手下蹲式發球。這個發球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導致馬龍接發球頻頻出臺冒高,連續打了好幾個發搶。其次,奧恰洛夫在接發球環節也出現了新的變化,用了新的接球手法,給的落點以半出臺居多,逼迫馬龍上手進攻質量降低,自己可以從容地防守或反擊。這些比較有針對性的變化也取得了應有的效果,中局階段奧恰洛夫一度8:4領先。不過,久經沙場的馬龍經驗豐富,在前三板環節吃虧后,轉而主動打長球,拼相持,利用自己在相持中的速度、節奏優勢頻繁得分,接發球的時候也盯住奧恰洛夫發球中的出臺球搶先上手,不給奧恰洛夫后續進攻的機會,最終扭轉了第一局先下一城。
第二局開局,馬龍就以長球為主,配合些短的不轉球來牽制,這樣一來,奧恰洛夫在接球時就不好運用新的手法,只能回一些質量不高的上旋球。借此機會,馬龍率先發力進攻,在發球環節搶回主動權。其次,馬龍在半出臺的處理上吸取了上一局的經驗,站位稍稍靠前,加強了拉球的質量,并且在拉球時加了勾腕的動作,追求更大的角度,反客為主,克制了奧恰洛夫的既定戰術。此外,馬龍在接發環節也有所調整,給奧恰洛夫機會的概率有所下降。就這樣,馬龍再下一城。
第三局開局,馬龍仍延續了上局的打法,一路領先至中局。中局之后,奧恰洛夫索性放開手腳開始搏殺,能不能發力的球都加力打,并且,通過前兩局的比賽對馬龍的節奏有所適應后,自己反手的優勢開始展現出來,不斷通過高質量的變線攻擊馬龍的正手位,最終以11:9追回了一局。在這局比賽中,雙方都意識到了,能否處理好半出臺球將成為整場比賽的關鍵。
第四局開局,馬龍仍沿用之前的戰術,在控制與反控制中占據優勢地位,比分也是8:5領先。不過在這之后,奧恰洛夫的反手突然爆發,先是接發球直接擰到馬龍的正手得分,隨后打了一串看似不合理卻強勢到了極點的反手進攻,最終以11:9將兩人拉回同一起跑線。
第五局是關鍵局。馬龍率先改變了自己的比賽節奏,減小擊球力量,更注意落點的把控,本著“不需要打死對手,只要讓對手難受”的原則,并加強了防守,以此來應對奧恰洛夫火熱的搏殺狀態。這套打法有效地克制了奧恰洛夫的發揮,奧恰洛夫雖然狀態火熱,但面對這種突然的變化,還是出現了一些失誤,還被防回了幾個搏殺球。最終,馬龍以11:7贏下了關鍵局。
第六局,奧恰洛夫開局打得不錯,4:0領先,隨后兩人你來我往,比分交替上升,在8:5的時候出現了個小插曲,馬龍的發球被判違規失分,之后馬龍也放松了對本局的追求,將注意力放在了決勝局。最后,奧恰以11:5將比賽拖到了決勝局。
在決勝局中,由于雙方前面已經進行了6局比賽,對于對手的球路以及技戰術都有了充分了解,而且能戰至決勝局就說明誰都沒有太大的優勢,那決勝局的關鍵就在于關鍵問題的處理和意志品質。開局后,馬龍率先打發搶,在接球的時候盡力控制,盡量不讓奧恰洛夫打出高質量的發搶,只要能挺住比對手多回一個球,就能獲得一點優勢。戰術仍舊是奏效的,不過奧恰洛夫也沒有放棄,緊追著比分。馬龍10:7領先后,奧恰洛夫毫不手軟,連續用高質量的反手追分,將比分追至10:9,幾乎將馬龍逼到了絕境。最后一球,在雙方高質量的對拉中,其實奧恰洛夫已經打出了能贏的機會,但無奈腳下已經跟不上了,在擊球下網之后,跪在了地上。最終,他還是敗了,繼十八連敗之后,又得到了第十九次失敗。不過,奧恰洛夫是可敬的,這種永不服輸的拼搏精神早已超越了比賽的輸贏。對于馬龍,我想說的是“你可以永遠相信馬龍”,這個偉大的戰士會用過硬的球技和堅不可摧的信念,拼搏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