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永鴻
(河北省蔚縣柏樹鄉(xiāng)中心學校,河北 蔚縣 075700)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這一點是《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的,也給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帶來了指引。在教學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注重朗讀活動、賞析妙詞佳句、展開有效訓練和創(chuàng)設交流情境都屬于行之有效的培養(yǎng)策略,此時小學語文教師就可以將之貫徹落實到自己的教學中,旨在達到自己教學的核心目標,促使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有著更好的發(fā)展。
朗讀是學生與文本溝通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學生需要在朗讀的過程中積累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方式,進而為日后的語言表達奠定基礎??梢赃@么說,學生的朗讀質(zhì)量會直接影響到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诖?,小學語文教師就需要重視朗讀活動,他們需要在課堂教學的時候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朗讀空間。不僅如此,學生不能盲目地去朗讀,他們需要讀正確、讀流利以及讀出感情。此時小學語文教師就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例如:《花的學校》是一篇富有童真童趣的課文,筆者需要學生帶著感情展開朗讀,進而去體會課文中蘊含著的語言美。此時筆者就會利用多媒體將課文中描繪的情景生動地展示給學生,如關了門做功課的花、被老師罰站墻角的花、在綠草上跳舞和狂歡的花.....這樣的話,學生就能夠?qū)⒒ǖ膶W校和自己的學校聯(lián)系在一起,也就自然而然有了感同身受的情感。此時筆者就會對學生進行課文的范讀,讓學生進行傾聽。在傾聽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然后筆者就會讓學生帶著情感和自己的想法去進行課文的朗讀,并且在朗讀的過程中將自己喜歡的字詞或者語句摘錄下來。接下來筆者就會引導學生進行字詞或者語句的賞析,旨在幫助學生積累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方式。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循序漸進,小學語文教師對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亦是如此,此時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妙詞佳句的賞析。如果將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喻為構(gòu)建大廈的過程,那么妙詞佳句就相當于構(gòu)建大廈所需要的磚瓦水泥等材料,由此可見其重要性。在賞析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鼓勵學生表達出自己內(nèi)心真正的想法,他們可以用獎勵來對學生進行激勵,促使學生大膽發(fā)言。例如:在進行《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這一篇文章的教學中,筆者會讓學生在朗讀環(huán)節(jié)將自己喜歡的字詞或者語句摘錄下來。然后筆者就會將學生分成小組,每一個小組需要輪流發(fā)言,他們需要說出喜歡的字詞或者語句,并且給出自己的理由。如有的學生喜歡“道路兩旁的法國梧桐樹,掉下了一片片金黃金黃的葉子。這一片片閃著雨珠的葉子,一掉下來,便緊緊地粘在濕漉漉的水泥道上了”這一句,他認為這一句很有意境。此時其他小組的學生以及筆者就需要進行補充,如這一句體現(xiàn)了作者的觀察細致和描寫具體。無論是發(fā)言的學生還是補充的學生,不管他們的發(fā)言是否正確,只要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都是能夠得到筆者的獎勵的。這樣的話,學生就能夠積極地進行發(fā)言,進而在發(fā)言的過程中對妙詞佳句有著深刻的理解。
俗話說:熟能生巧。學生是無法在短短的課堂時間內(nèi)熟練掌握規(guī)范語言表達方式的,他們是需要經(jīng)過反復練習的。此時小學語文教師就需要為學生組織有效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學生就能夠做到熟能生巧,進而靈活地對規(guī)范語言表達方式進行運用。此時小學語文教師就需要注意一個問題,那就是不同的學生在語言表達方面可能會有著不同的缺陷,因而教師需要展開分層訓練,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例如:還是以《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這一篇課文為例,其中涉及到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其能夠讓學生的語言更加生動。因而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筆者就會促使學生對這兩種修辭手法展開練習。在訓練的過程中,筆者會尋找蘊含比喻或擬人修辭手法的語句,讓學生進行判斷;會讓學生去造句,造成蘊含比喻或擬人修辭的句子。然后筆者就會根據(jù)結(jié)果分析出學生的薄弱點,有的學生對比喻修辭掌握得并不是很好,有的學生則對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存在困惑。接下來筆者就會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幫助他們攻克自身在語言表達方面的薄弱點,促進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要想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培養(yǎng),小學語文教師還需要為學生提供機會,促使學生將所積累的規(guī)范語言表達方式進行應用,進而在應用的過程中將之徹底內(nèi)化為屬于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為了提高學生應用的積極性,小學語文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的交流情境,讓學生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交流的樂趣。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就可以對各種教具展開應用,如多媒體教具、實物教具等。例如:《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抓住景物特征觀察事物的表達方法都是學生需要學習和運用的。此時筆者就會對學生所喜歡的景物進行統(tǒng)計,然后在此基礎上為學生搜集相關的圖片和視頻。然后筆者就會要求學生兩人為一組,依次上臺進行對話。他們需要向?qū)Ψ浇榻B自己所喜歡的景物。在學生介紹的過程中,筆者會將相應的圖片和視頻用多媒體呈現(xiàn)給他們,進而促使他們更加積極地展開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筆者會要求學生運用在《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篇文章中學到的規(guī)范語言表達方式。這樣的話,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就能夠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
相較于其他學科學習的是內(nèi)容,語文這門語言類的學科則是學習語言的表達形式,內(nèi)容只是語文學科的副產(chǎn)品。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分清主次,不要一味地將精力放在講述課文的內(nèi)容上面,而是要努力促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培養(yǎng)。在此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拋棄傳統(tǒng)教學在的弊端,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策略的有效創(chuàng)新,旨在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語言表達的良好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