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春偉
(寧夏青銅峽市第一中學,寧夏 青銅峽 751600)
高中生雖然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但很多學生仍不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一方面與老師重視學生的學習結果,忽視了對學生學習過程有關系。另一方面,也與老師對自主學習理解不夠深入有關系。所以,即使在課堂中組織學生自主學習,也常表現得十分的隨意,甚至是完全采取“放羊式”的教學管理模式,不僅會影響最終的教學任務完成情況,還會將課堂十分的喧鬧。對此,筆者將根據新課程的要求以及語文教學經驗,對高中生語文自主學習的指導之策進行介紹。
高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過程中,學生的有效預習十分重要。因此,在課前老師要充分備課,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對預習作業進行布置,有學生在課前有效預習。比如在教學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一課時,要求學生了解毛澤東,了解課文的創作背景,誦讀全詞,掌握字音字形,最后對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進行說明。通過對導學案地提供,可以讓學習的預習有效果,并對自己疑惑的內容進行了解,同時能讓老師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了解,為課堂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做好準備,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高中生的人生閱歷和知識儲備還不足,對于自己還不了解的領域,通常好奇心較強。如果語文老師能夠利用學生此心理,在教學中靈活設計懸念,那將會讓學生在好奇心的驅動下主動探究學習。此過程中,不僅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被激發出來,而且學生學習的效率和學習能力也會不斷提升,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十分有幫助。
比如在教學《燭之武退秦師》一課時,為了有效激發學生的自學興趣,在進入課堂之初,老師可以向學生呈現如下懸念:將燭之武和秦王還比螞蟻和大象,兩者之間有天壤之別,但在如此大的差距面前,螞蟻依然撼動了大象,為什么會這樣?在學生期待老師語言時,對話可以到此結束,并以幽默的語言告訴學生,如果想要了解原因,那么就在課文中一探究竟吧。學生們對課文的閱讀產生了興趣,認真地對課文進行研讀,徹底解決了學生對文言文學習興趣不高的問題,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由此可見,通過對懸念的合理設計,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激發效果十分理想。
這里所指的角色互換就是指老師與學生的角色互換,角色互換要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包括備課、授課和評價。通過角色互換,學生為了出色地完成扮演任務,會主動進行自主學習,而且會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學習。同時,學生通過對老師角色的扮演,會獲得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
比如在教學《歸園田居(其一)》一課時,由于古詩篇幅長,在讓學生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自己備課,不僅難度大,而且難以保證其備課效果。因此,老師可以采取小組的方式讓學生備課,在備課時,學生由詩人、詩文創作背景入手,對古詩文的語言、意境、情感等進行了解,實現由基礎到拓展的準備。并且,通過小組備課的過程中,學生們還可以趁機在小組中預演,對課堂中學生問的問題進行預設。學生在講課的過程中,并沒有筆者想象到的膽小,而是全程帶著笑臉,這就說明他們對此自主學習成果十分滿意和享受。由此可見,在難度適宜的情況下,老師通過與學生互換角色,能讓學生自主學習的自信和能力不斷提高,并持久保持自主學習行為。
在讓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老師要具有引導學生探究學習的意識。在引導學生探究的過程中,通常由老師給學生一定的線索,學生為了對線索另一端的信息進行了解,便會自主探究學習。在長時間的堅持之下,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意識會越來越強烈,逐漸養成自主探究學習的習慣,而此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也會不斷提升。在學生獨立探究中,老師最好不要有過多的干預,以鼓勵學生對探究學習任務的完成。在學生整個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會明顯提高,這對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提升十分有利。
決定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點在于學生課堂中的收獲,而不是老師講解的多與少。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通常由學生自主探索,并根據老師的啟發自主拓展資料,幫助學生有效自學,之后老師除了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總結外,還要指導學生對學習方法進行總結和優化。在課文學習時,引導學生將精讀和泛讀結合起來,促使學生語句賞析能力的提高,在學生遇到疑問時,不要著急解答,讓學生通過上網查資料、圖書檢索等方式尋求答案,促使學生綜合能力和素養的提高。另外,課下要鼓勵學生多進行文學作品的閱讀,進行全面的積累,提高其整體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自主學習策略的指導,體現出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高中生處于能力和素養發展的關鍵期,老師要在教學中對自主學習的理念進行滲透,并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的提高。如此,學生便會在學習中收獲快樂、自信,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