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中
(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高級中學,遼寧 撫順 113200)
高中階段是教育實施的關鍵性時期,為培養高校建設型人才打基礎的階段。高中教學工作者必須在立足于高中生的學習行為和心理特點,調動一切教學資源,組織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從而提升教學效率。教學中,有效調動與利用教學資源,都需要獲得教學組織者的支持。因此,教學組織者只有逐漸扭轉教學思維,率先建設教學組織形式,才能為教學工作者提供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開發的渠道。而教學管理作為保證教學效果全面達成的重要部分,同樣需要教學組織管理方法和理念的引導。校長是教學組織者,也是學校實施教學條例和規章制度的責任人,其能否扭轉管理思維,對于教學工作者的教學管理能否有效開展有著決定性作用。本文對此研究分析,提出高中校長管理理念的探索方向以及實施策略。
從傳統的高中校長管理過程來看,校長更多的是對教學資源和教學成績進行管理,更為注重學校開展教學所消耗的成本,并沒有根本性地將教學效率和教學目標作為管理的側重點。建構性的管理理念是契合新課改提出的,高中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容易受到教學環境的熏陶而產生個人的看法,影響高中生思維的形成。
當高中生的學習思維陷入錯誤軌道后,教學工作者就很難再重新引導學生扭轉。然而,校園環境能否適應于高中生學習,至關重要。但校長通常不會對校園環境中各項益于高中生學習的指標進行建構,比如教學資源、教學場地和教學平臺等。
僅以投入信息技術這一教學資源來說,只有契合高中生規模和各班級高中生不同的學習特點,匹配合適的信息技術實踐任務,才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些高中生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更多是受到網絡上不良內容的刺激,因此,教學工作者只有建設信息技術知識應用基地,才能激發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興趣,從而將以前的行為改變,更加注重科學化學習。但是,許多高中校長并沒有花費資金建設實踐基地,即便是在課堂模式中,也僅僅在重點班開設了信息技術引入課程,對于其他班級卻不開設。而且在開設過程中也只是隨機授課,學習時間比例較短。
以語文學科來說,有的教師在語文課上只使用了不到10分鐘的多媒體技術,為了節省網絡費用,就需要停止使用。這種管理理念單純的基于成本管理,并沒有真正地對學生進行管理,因而在很多管理條例的制定中也較為空洞。以逃課來說,一些高中校長甚至會依據學生家長的收入水平來考慮,當學生家長出資修建操場等設施,學校條例形同虛設。而在管理教師隊伍上,也僅僅是對教師的帶課成績來評估,對于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并不考慮,即使有的教師經驗豐富且有教學成果,但是因為一次升學率不高,就會將其調配。這種管理理念顯然是不科學、不全面的。而建構的管理理念,是基于以人為本進行建構的,應以高中生的學習目標為本,以教師的個人成長為本,從而發散管理思維,提升管理效率。
高中校長首先要讓自己動起來,需要改變以往的思維,把自己定位成學生的服務者,而不是老板。校長只有真正站在學生角度看問題,才能理解學生實際需求,進而對教學環境、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手段等進行一體化建構,對內部的行為文化進行深入研究,拓展多元的管理方法。校長可以引入混合所有制和私人制度的辦學經驗,以與市場接軌的辦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實際價值。例如,可以開設實訓一體的高中生學習通道,對高中生的實踐水平進行管理。還能夠讓學生與教師進行自我評價管理,以傳導機制組成螺旋式管理的結構。校長管理教師,教師管理學生,學生管理校長,通過合理的管理監督形式,讓學生能夠試行個人在學校的權利,發揮學生的多種能力,讓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提前參與各種社會活動。
很多高中校長存在被動管理的情況,往往喜歡敷衍了事。對于學校的最新情況不管不顧,只需要聽取教學工作者的匯報。這種行為導致學校缺乏統籌兼顧的能力,常常無法對學校發生的突發性情況作出反應。以學生的安全來說,同樣是教學管理的重中之重。但是,很多校長只是安排教師宣傳安全條例,卻沒有根本性地作出預警對策,導致很多學生在學校發生安全問題。而校長的這種行為存在計劃性,難以適應學生階段性的變化。
高中生學習水平和個人素質參差不齊,如何有效地進行管理,是需要分階梯分層指定管理計劃的,并不能采用一套標準。因此,高中校長應該隨時對接不同學生和不同教師的信息,要有統籌規劃的能力,就學校各階段的管理對策和管理內容進行拓展和改良,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學校的競爭力。學校的管理體制混亂,這是很多學校的弊病。高中校長不能單獨采用單一的機制,只有開發多元的管理方法,才能適用于不同的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校管理水平。
在高中教學過程中,應該發揮高中校長的管理作用,及時地扭轉傳統的管理思想。高中生涯課程體系的構建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也是提高學生生涯發展能力的重要措施。而基于這一體系,高中校長進行管理理念的創新,也是保證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