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夢楠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遂城鎮遂城小學,河北 保定 072550)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它強調“課堂應以學生為中心,課堂教學應成為學生在教師引導下構建知識、活躍思維的過程”。改革英語課堂教學、打造高效課堂既是推行新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學校全面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必由之路。
高效的小學英語課堂是師生真實、自然的互動過程。在教學中,我根據教學實際經驗和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維特點,從優化教學過程入手,在教學中大膽地運用多樣的教學方法穿梭于教學中,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處于愉快、生動活潑、富有情趣的教學氛圍中,從而使英語教學質量出現質的飛躍。
實踐證明,把學生在其他方面表現出來的興趣遷移到學英語中來,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口訣來幫助記憶,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筆者有時還創造條件安排學生自編短劇,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學以致用是學習的終極目標,英語學習也不例外。在任教高年級英語課時,筆者會安排在上課前由兩三個學生一起表演他們已編排好的短劇,劇情可依照文本中的情景,也可由學生加入自己的創意,要求臺詞必須要用已經學過的內容。這樣的目的為了溫習之前的知識,而這種復習又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一種創造,是在活用語言中加深學生對新知的理解,最終達成學以致用,融會貫通的目標。學生在笑聲中自編自演課本劇,鞏固舊知識,避免了緊張的提問復習法,收效甚好。筆者對這點深有體會,一些已畢業的學生依然念念不忘曾經英語課上那短暫而又難忘的五分鐘表演。這種方法既能活躍氣氛,同時又能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值得一試。
培養學生在特定的語境內領悟和使用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點。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應在課堂中想方設法為學生提供實際交流的場所和機會,并立足課堂,設置語言情境,為學生搭建拓展語言環境的舞臺,筆者班上每天課前五分鐘的交流平臺,足以讓學生在模擬的生活氛圍中,逐漸提高英語的交際能力。有研究表明,影響人的發展的兩大因素是環境和教育。學習外語,環境是不可或缺的。對英語環境的拓展,就好似給跑步的人修筑跑道,給游泳的人修建游泳池一樣,是必不可少的。如筆者發現班上留守兒童缺少父母的愛,情感相對來說比較脆弱,內心更多的是隱藏和孤獨。因此,筆者在英語課活動中,會采用一些富有挑戰性的游戲,來滿足他們的需求。如通過游戲提供一個玩的平臺,讓學生跳一跳才能摘得到果子,讓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體驗英語獨特的魅力,在師生共同演繹英語課堂的精彩中,凝固的文本開始變得靈動起來。
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教學中的細節也同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說是教學過程中影響教學效果的細枝末節。
我對自己的教學細節主要從關注表揚開始:每個人都喜歡自己受表揚,小至幾歲的孩子,大到白發蒼蒼的老人,所以在我的課堂上我從來不吝嗇自己的表揚,從細微處尋找孩子們的閃光點,然后放大,以此在班級上給予表揚。教學中有個實例讓我印象很深刻:我有一個學生,他的英語基礎不扎實,平時課堂上不認真聽講,愛講話,作業不按時交。剛開始接觸他的時候我很是頭疼,他在課堂上搗亂,我只是一味生氣的批評他,那時在我看來他沒有一個地方值得我表揚的,但是后來的一次細節事件讓我大大改觀了。有次上英語課,我讓他站起來讀一個新授單詞,他讀對了,讓我很高興,于是我夸大他的進步,在班級里大大的表揚了他一番,說他這段時間進步很快,課堂表現很積極,希望我們班其他同學能夠向他學習,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他感覺有點害羞了,但是從那以后在課堂上表現卻更加自信,也更加活躍了。這個學期開學以來,他一直保持的進步速度讓我驚訝,不僅作業按時交了,并且正確率大大的提高了,課堂上總是坐的很端正,認真聽講,每當這個時候我總是感到很欣慰。學生并沒有優差之分,他們的好與壞只是在我們老師的一念之間,這樣的表揚我相信是永遠不會嫌多的。
高效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不僅要充分體現新理念“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樂于學英語,善于學英語,真正成為學習英語的小主人;而且還要使教學活動的設計符合新理念下的教學目標與要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在多元化評價中形成持久的學習動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學習成功的愉悅,以完善和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課堂效率。相信隨著我們不斷探索研究,實施高效課堂的步驟將會越來越完善,最終成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