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娟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四十五團中學,新疆 喀什 844604)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發展和創新關系著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發展,然而,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由于教師的教學方法滯后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欠缺等因素影響,因而導致了閱讀教學還存在一定的教學問題。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逐步推進,眾多的語文教育工作者開始正視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深入剖析相關教學問題的基礎上,通過探究有效的解決策略,進而尋求了語文教學的更好發展。本文就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進行深入剖析,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發展和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和語文綜合能力的關鍵途徑。縱觀當前的教學實際,在對學生滲透語言文字方面的閱讀知識過程中,還存在著學生的閱讀學習不夠主動、學生的主體閱讀學習地位不夠明顯等教學問題。
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仍然存在著很多的教學問題,其中比較重要的問題便是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凸顯地不夠明顯。在一再強調“以生為本”的基本教育思想理念引領下,學生的閱讀學習活動也在逐步的深化和推進教育中更加切實地注重學生的能力發展。眾所周知,學生是知識的主要接受者,主體地位的切實發揮更加有利于學生的知識汲取。但反觀一些教師的閱讀過程,他們采用的教學方法仍舊比較片面,例如,閱讀短文時,好多老師習慣于統一步調,在統一帶領學生閱讀短文,分析題意的基礎上,無形中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學習需求,這樣的閱讀教學并不有利于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發展。
語文閱讀教學具有延展性,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學習興趣的培養有助于拓展學生的閱讀學習視野,對提升學生的閱讀綜合素養有著進一步的促進作用。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忽略了對學生進行語文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因而導致了學生的閱讀學習比較單一的教學局面。眾所周知,學生的語文學習離不開語言感悟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主動閱讀的良好習慣,久而久之,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語言文化素養。課外閱讀是學生涉獵學科知識的基本途徑,也是學生提升內在修養的學習渠道,因而中學生進行選擇性地自主課外閱讀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還存在一個根本性的教育問題,那就是受應試教育的體制影響,在過分地注重學生的學業成績的情況下,忽略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導致了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學生的閱讀學習思維。中學生是閱讀想象力和創造力都比較活躍的學習群體,他們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可能會表現出更多的奇思妙想,尊重學生的獨特閱讀思維,給予學生更多的獨立思考空間,遠比一味地專注于標準的閱讀習題答案更有收獲感。教師作為學生學習路上的引領者,不應僅僅關注于學生能否給出正確的習題答案,引領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的閱讀思路和閱讀方法去掌握最為根本的閱讀學習技巧,以形成正確、高效的閱讀環節和閱讀學習過程。
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關乎著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的提升,認真落實并解決好學生的閱讀學習問題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語文教育工作者當以此為重,在不斷地發現問題的同時,再有針對性地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以尋求更好地解決策略,從而促使語文閱讀教學的切實發展。
情境教學,這是當前各個學科都廣泛運用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是指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創設或引入一定情緒色彩的具體生活場景,從而引起學生一定的情感體驗的學習過程。教學實踐充分說明,情境教學不僅有助于學生很好地理解文本教學內容,而且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學習思維,對學生的閱讀學習主動性也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情境形式多樣,例如,教師可以在課文所描繪的教學情境基礎之上,通過多媒體課件等信息技術手段來創設形象鮮明的影像圖片,也可以輔助生動形象的語言文字描述,再借助于音樂的藝術感染力量,從而生動地再現了文本內容所傳達的意象和情境。情境教學,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感官視野,使學生置身其間,如臨其境。在這樣情境交融的雙邊教學活動中,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閱讀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有更好的學習興致進行充分閱讀。興趣是學習動力的源泉,初中語文的閱讀學習在進行情境創設的教學基礎上,有效地發揮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對學生主體學習地位的調動也有明顯的促進意義。
由于傳統的語文教學形式都比較單一,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也不夠新穎,因而,并不有利于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教育教學在與時俱進的改革浪潮中也不斷地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在基于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下,對學生采取有效的課堂閱讀教學形式和合理的閱讀教學方法,無形中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當然,無論是哪種教學形成,都應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學習意識為基本前提。語文閱讀教學需要實現文本、學生與老師間的有效對話,這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學習途徑。師生的對話教學是充分踐行閱讀教學的根本路徑,這樣的語文閱讀教學具有著重要的現實主義教學意義。例如,在閱讀《春》這篇優美的文章時,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主體學習意識,教師可以請學生在文本閱讀的過程中去想一想:《春》中描寫了春天的哪幾種代表性事物?也可以請學生用簡明的語言加以概括和描述。在圍繞文本閱讀的師生雙邊互動教學中,加強了學生的主體學習意識,調動了學生的文本閱讀學習積極性。作為一名語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要堅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通過不斷創新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教學形式和方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營造良好的閱讀學習氛圍,進而去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外閱讀學習積極性。初中教育階段,學生基本上已經趨向于更為自主的閱讀學習了,學生自主選擇閱讀的時間或是進行其它閱讀學習行為的時間都相對長些。因而,閱讀學習氛圍的創設不應受時間和地域空間的限定。在具體的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閱讀喜好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閱讀,也可以采用以文言文的閱讀學習方式來指明學生的課外閱讀學習方向。當然,自主探究和文本、語境意識以及閱讀活動的開展這一系列的閱讀學習都能通過閱讀氛圍的營造來促進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無論是何種形式的閱讀,只要氛圍營造好了,學生的閱讀學習情趣自然就有了。一般來說,晨讀是一天中最為適宜的閱讀學習時光,在這個時間段去閱讀有助于知識內容的記憶,而且對培養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就目前的閱讀學習而言,大多教師都在利用早晨的黃金閱讀時間來創設有效的閱讀學習氛圍,瑯瑯的讀書聲不僅能帶給學生閱讀的享受,更彰顯了讀書的韻律美。在安靜中閱讀,在閱讀中升華,學生的閱讀學習情感和閱讀學習能力也會因此而受益不少。
總而言之,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學習目標便是培養學生的閱讀學習能力和閱讀學習水平,而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學生閱讀能力低下,閱讀學習主動意識不強等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語文學習。尋求有效的解決策略,并付諸于高效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無形中成為了實施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讓學生在閱讀學習氛圍中不斷形成高尚、健康的審美情趣和道德情操,從而切實提升自身的語言文化素養能力。由此可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占據著重要的教學地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實施,教師更要積極地采取措施,找到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并通過有效的策略解決問題,以此促進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