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
(鄒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山東 鄒城 273500)
國土空間規劃是空間發展和空間治理的工具,生態修復是國土規劃實施過程中的落地環節,同時也是綜合各類規劃的實施平臺。推進土地綜合整治、礦山生態修復、綠色礦山建設等項目,啟動實施了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桂林漓江生態保護和修復提升工程、藍色海灣整治行動等,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力度,我國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的技術理論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定的生態問題上,對于生態景觀、區域生態、修復機理的系統研究還不夠深入,在提出應對生態系統功能退化、地質災害頻發、海洋生態環境破壞等問題的解決方案時缺少理論支撐。
現如今我國的生態環保修復市場化主要是根據政府購買服務以及市場主體承擔工程施工任務作為主要的內容,最近幾年來,圍繞著如何吸引以及支持市場主體自籌建資金進入到生態保護修復中,每一個部門和各一個地方都是在不同角度進行了相應的實踐,例如根據“信用”交易市場化的實踐,當今我國開展的這類市場化探索主要是包括了補充耕地指標以及減少用地指標和碳排放權等等內容,但是因為市場的發展程度并不同,我國統一的自然資源和環境交易市場并沒有形成規模。
在我國需要建立起省市縣等三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的編制工作,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分析:一是需要制定和完善生態修復目標以及任務,并且滿足當地經濟發展的情況,根據自然恢復作為主要內容,避免過度人工干預出現,結合區域生態環保以及土地利用規劃等,不斷去提高生態功能,同時對生態系統品質進行優化。二是需要建立起三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系統,制定出完善的修復工作標準和實施細則,例如開展各類生態修復工程前,需要充分的分析生態和農業以及城鎮等三類空間的生態修復情況,積極的布局點和線以及面相互結合的生態修復系統。
必須要積極的引導企事業單位以及科研院所和社會組織等積極主動參與到國土空間生態修復中,促進資源得到共享,形成一股合力。首先是需要建立起完善的PPP經濟發展模式,積極的鼓勵社會資本根據特許經營和參股控股等方式,通過釋放政策紅利和設立專項資金以及股權出讓等多種方式,吸引企業以及社會資本等參與到其中,堅持市場化的環境運行。二是在社會資本參與到生態修復項目實施的過程中,還需要充分的針對國土空間生態修復中生態補償的特殊性和復雜性,適時靈活調整各主體間的利益關系,充分提高社會資本的使用效率,創新適用于生態補償的投融資產品,因此在實際進行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保障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工作可以得到順利進行,在這個基礎上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快速的發展。
一是需要持續的提高國土整治以及生態修復相關的學術研究內容,積極學習國外相關領域的先進理念和技術的方法,并且還需要參與到生物多樣性以及生態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等土地和生態領域的國際間合作組織,不斷豐富我國生態修復理論體系。二是在污損土壤智力以及廢棄礦山治理和鹽堿地治理等方面需要開展科研攻關,是可以通過校企相互合作以及企地合作等聯合進行攻關,更好的實現科研成果之間的相互轉換,同時促進我國國土生態系統能夠實現持續穩定的發展。三是需要積極鼓勵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等開展先進的生態檢測監測裝備研發,實現在環保設施、環境監測、固廢處理、大氣治理以及智慧環境管理等領域全覆蓋,在這個基礎之上不斷向著自動化以及智能化和立體化方向快速的發展,最終全面的去提高生態修復的監測一會評估和調查等工作能力。
總結:綜上所述,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事業,需要整合多學科、多行業、多主體的參與,在區域、問題、技術、工程各個環節,把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穩定性、連續性和可持續性考慮到位,科學制定生態系統的修復方案,不僅要實現結構的修復,還要突出功能的修復。加強監管與執法力度,鼓勵第三方專業化的市場主體為其提供生態保護修復服務,并完善各類服務與“信用”交易市場;完善綠色認證制度及配套支持政策,鼓勵責任主體優化資源開發利用方式,減少生態損害。在統籌運用各類盈利模式的基礎上,還需建立各行政區域、各部門、各權益主體之間的協調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