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勛章
(欽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廣西 欽州,535000)
心臟正常搏動起源于竇房結,順著傳導系統在一定時間內到達心房、心室,形成心臟常規收縮、舒張。而心律失常是指竇房結激動異常,或竇房結以外部位產生激動,激動地傳導緩慢、阻滯或傳導途徑異常。心律失常作為心血管疾病中較嚴重的一類,可單獨發病,也可與其他心血管疾病合并發病,且其發病危急,易發生持續性累及心臟引發心力衰竭或猝死[1]。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射頻消融術已在臨床得到廣泛運用,其在X 光血管造影引導下通過穿刺股動靜脈或鎖骨下靜脈,在心臟置入電極導管,消融局部心肌細胞,以達到消除病灶、治療心律失常的作用[2]。其介入后難免出現外周血管或心臟瓣膜損傷、皮下血腫、房室傳導阻滯、氣胸以及肺動脈栓塞等術后并發癥,因此在手術前后予以積極高效的護理措施,有利于手術順利開展,同時預防及降低并發癥風險[3]。本文結合相關文獻資料,對此展開綜述,闡述如下:
心律失常的主要病因包括以下幾點:(1)器質性心臟?。盒呐K的竇房結與傳導系統受到病變損傷的影響引發心律失常,如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臟病、心包炎、心內膜炎、心肌病以及心臟瓣膜病變等。(2)神經、內分泌系統紊亂或水電解質失衡:低氧血癥導致的心肌缺氧,以及全身或心臟局部平衡失調。(3)藥物因素:抗心律時長的藥物作用機制基本為①改變離子通道,②穩定細胞膜,③改變心臟的不應期,④直接作用于心臟受體。以此達到預防或治療心律失常,但此類藥物若使用不當,反而會介導心律失常,甚至發生死亡。常見藥物有:洋地黃類、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米力農、多巴胺、氨力農以及多巴酚丁胺等。(4)其他因素:當健康人群出現情緒激動、憂郁或受到驚嚇時,均可能發生心律失常,飲食方面過量飲酒、飲濃茶或濃咖啡亦可能發生期前收縮或心動過速。其中老年人群發生概率高于青年人群[4-7]。
(1)術前準備:停用抗心律失常類藥物5 個半衰期,避免藥物影響術中操作及術后判斷,開放靜脈通路,予以雙側鎖骨及腹股溝局部備皮,做血常規、肝腎功能、心電圖等相關術前檢查,觀察動脈搏動,并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咳嗽、屏氣等動作,練習在床上大小便,預防術后體位改變導致尿潴留、排便困難以及過早活動引起的出血等。同時準備并檢查除顫儀、心電監護儀、臨時起搏器以及射頻儀等設備的性能是否完好,將可能使用到的藥品(多巴胺、利多卡因、阿托品、腎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準備齊全,置于易取處[8-9]。(2)心理護理:接受射頻消融術治療的患者無論心理還是生理上都相對較為脆弱,易導致心理產生抗拒和孤單感,均會對病情產生不利影響,醫護人員應根據其個人性格、文化程度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溝通交流,耐心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治療方式,消除疑慮,提高治療信心。也可通過語音、動作、肢體接觸等方式對其進行安撫,或采用聽音樂、讀書等活動,緩解患者焦慮情緒,取得患者更好的配合[10-11]。
(1)協助患者取平臥位,貼電極、連接監護儀、射頻儀,予以鼻導管吸氧,確保靜脈通道通暢,遵醫囑準確用藥,并觀察用藥后患者有無不良反應。(2)標測靶點時均會發生短暫室性心動過速,及時告知醫師抽回少許導管,若出現持續性心動過速則需停止操作,觀察患者有無胸痛胸悶、惡心嘔吐、血壓下降等癥狀。(3)心理疏導:由于射頻消融術采用的是局部麻醉,患者術中意識清醒,對醫護人員的操作、言行時刻關注著,因此術中醫護人員的言語、態度、行為、表情對患者心理狀態均有重要影響,應適當分散其注意力,予以鼓勵和安撫,在不影響手術進程的前提下加強溝通交流,解釋手術步驟、原理及注意事項,消除不良負面情緒,以良好的心理狀態配合手術完成[12-13]。
(1)穿刺護理:由于射頻消融術需經動靜脈穿刺置管,因此拔管后應注意止血部位的正確壓迫,避免過早活動引起局部血腫或出血,盡量保持平臥位,伸直患肢,動脈置管患者拔罐后需予以加壓包扎止血24h,避免劇烈運動。靜脈穿刺患者靜臥8h 后下床進行適當運動,預防血栓發生。(2)并發癥護理:術后極易發生出血、感染、房室傳導阻滯、心包填塞等并發癥。應在術后即刻開始予以心電監護2h,測體溫4 次/d,觀察有無心律失常或休克等癥狀,同時可適當予以抗生素類藥物預防感染。(3)生活護理:制定科學飲食計劃,主要以易消化、高維生素、高優質蛋白為主,禁食油膩、辛辣、刺激性飲食,多飲湯水、多食新鮮水果、蔬菜。保持皮膚干燥、清潔,穿刺處未愈合前選擇擦浴或盆浴,避免創口遇水感染,指導學習自我監測,術后3 個月復查[14-15]。
射頻消融術具有經濟實惠、操作便捷,對患者損傷小、恢復快、手術用時短等多項優勢,但術后仍存在一定并發癥風險,因此為確保手術成功,除術者專業的操作外,護理人員在術前、術中、術后各階段的護理干預同樣至關重要。專業的術前準備、心理疏導、術后監測、生活指導,均可有效提高手術成功率,降低并發癥風險。